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沧洲野堂卷 其二

题沧洲野堂卷 其二

明代 王恭

大堤深树绕高原,渔榜蒹葭接远村。江上只留三亩宅,人间不记五侯门。

青林白鸟闲书幌,细雨飞花送酒樽。

诗人王恭的古诗

送刘炷归菊潭

明代 王恭

春深花里未成欢,何事秋深惜别难。沙堰醒来枫叶变,江潭归去菊花寒。

鱼风卷幔鸣琴坐,蚌月临窗对酒看。此后相思应不远,也须双鲤报平安。

送老兵还乡

明代 王恭

解剑辞边将,萧条白发新。无家也归去,胜作异乡尘。

霜后燕别

明代 王恭

小堂红烛吐烟清,钟漏微微出县城。赏地不堪人又别,离筵莫厌酒频倾。

星河卷慢浮霜影,砧杵谁家起夜声。明发空江分手去,片帆天外挂离情。

云树图寄林和斋

明代 王恭

曾记沙头怅别离,秋风几度梦新安。暮云春树无穷思,都付离人两地看。

梅江旅夕

明代 王恭

澄江如练绕枫林,仙峤横江带夕阴。秋满山城飞一雁,门临潮水抵千金。

白云几处怀亲梦,黄叶他乡在客心。无那愁肠偏爱酒,戍楼寒鼓又霜砧。

渊明

明代 王恭

带印何如漉酒閒,五株残柳旧乡关。石头城下秋烟冷,正是东篱采菊还。

闻渔笛

明代 王恭

渔人将楚竹,吹向月明中。莫奏凉州曲,金河有断鸿。

陈大家题董羽神变图

明代 王恭

神踪发幽秘,变化谁可知。玄感竟莫测,孰能驯扰之。

当其永潜翳,曾不异蛟螭。时来一奋激,沛然与天期。

简曾伯刚

明代 王恭

逢君倾盖转销魂,多少离心不忍论。白首异乡无旧业,青山衰草闭閒门。

关河夜雨频惊梦,雕鹗秋风久负言。莫向樽前同感慨,旧游能有几人存。

赋得云溪别棹送宪从事赴京师

明代 王恭

手折台上柏,送君天外心。云飞隔溪水,望望隔层阴。

仙棹去俄顷,沧波杳难寻。行将拂霄汉,发轫当在今。

我有千古怀,寄情江海深。别离贵有赆,愧无双南金。

拟唐韩君平送长沙李少府入蜀

明代 王恭

世路何如蜀道难,临岐谁不怅离颜。湘潭骑影寒流外,巫峡猿啼夕照间。

夜火锦城江上驿,暮云剑阁鸟边山。秋来应有相思梦,莫惜音书寄往还。

邢逸人寒夜见过

明代 王恭

每忆家林结弟兄,别来空感故乡情。天涯白首重相见,客里残觞且共倾。

积雪寒江枫尽落,断

书怀简刘大 其二

明代 王恭

海上残春积雨香,旅怀谁为落花伤。未须对酒惊蓬鬓,且喜移花近草堂。

匹马寒原香渐远,百虫孤馆夜偏长。太常峰顶闲宵月,尽付离人照断肠。

题秋江待渡扇面

明代 王恭

孤庭枫树暮江头,何事匆匆逐去舟。莫向瞿塘滩下过,两崖明月断

清江散人为林孔逸写前林过雨图

明代 王恭

清川带长林,雨后宜水木。澹沲天影寒,孤光霁人目。

归云澹空青,虚窗响悬瀑。日夕山气佳,心閒道机熟。

烟际下遥钟,西岩数峰绿。

留别黄山周氏兄弟

明代 王恭

候馆逢霜落叶深,更堪憔悴对青衿。荒村野水残阳路,远树孤云故国心。

绝地也怜频送酒,情多谁忍更分襟。惠连群从皆清俊,别后相思总解吟。

书问耕堂

明代 王恭

庞公喻刘表,仲尼小樊迟。为学贵自广,遗樊亮无危。

若人隐耕稼,取乐宁在兹。用舍随所遇,荣贱心弗移。

闭门面场囿,开轩瞩清池。棕叶覆我牖,藤花垂我衣。

方春始微雨,薄言往东菑。田叟既相勉,耰种恒及时。

稻苗日已长,稂莠日已稀。远心易无闷,悟物兼忘疲。

虽云体力倦,斗酒聊自怡。伐檀夙有戒,素食良可讥。

岂不善微禄,知命复奚疑。

沧洲十咏 其十 秋香亭

明代 王恭

池净秋气寒,黄花日朝露。卷幔待情人,幽香满林路。

陆推府望露思亲卷

明代 王恭

陆侯东胶士,家林西楚乡。别来念亲舍,目楚孤云翔。

孤云飘飘洞庭渚,梦飞不到三湘浦。天门西望数峰遥,澧水东流寸心苦。

昨日承恩别紫宸,闽州父老候车尘。争看壁水环林秀,来佐朱幡皂盖臣。

莫言束带恒推府,韩琦赵抃多殊遇。三尺探知犴狱情,一帘隔断苞苴路。

朝朝讯谳不辞烦,名宦由来古所言。若待锦衣归省日,夫人含笑问平反。

题董教沔阳王以义水墨扇头

明代 王恭

暮云归鸟也知还,烟树苍茫楚望閒。想是泮林官暇日,此心遥在五华山。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78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