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岁暮田居寄子云希尹

岁暮田居寄子云希尹

明代 薛蕙

疏散弃簪裾,归休依井闾。自知非宦侣,雅意是閒居。

伐木构新宇,种苗开旧墟。踟蹰寄农圃,出入偶樵渔。

岁晏风霜早,田家耕穫馀。空墙悬耒耜,敝箧贮诗书。

谈笑过邻父,喧呼避里胥。绽衣添败絮,酌酒爨枯鱼。

扬子贫犹在,嵇生懒未除。驽骖忘蹭蹬,落羽谢吹嘘。

嘿嘿寡同调,悠悠无起予。近来思二仲,相念复何如。

诗人薛蕙的古诗

夏日游道观

明代 薛蕙

隔竹窥丹洞,临池坐碧沙。
翠杯寒玉水,石碗净云芽。
展簟来风色,吹笙上月华。
休论河朔饮,讵似醉流霞。

读金刚经

明代 薛蕙

一卷天华罗梵筴,千年马耳射春风。知言安得蒙庄子,具眼惟闻陈了翁。

小园旧名退乐中丞马敬臣先生改曰常乐因为题榜兼赋古诗二章见赠蕙 ...

明代 薛蕙

荒园负城郭,穷巷翳榛莽。谁云一区小,我怀殊自广。

结茅尚素朴,种竹爱萧爽。乐此林庐就,忘彼年岁长。

自予释缨绂,一纪脱羁鞅。独学叹孤陋,成性愧存养。

稍知天路近,欲陟未能上。希音寡偶和,好事莫来往。

遂辍邱中琴,千载寄遐想。晚遇林虑公,折节猥相访。

望洋增大观,披云快高仰。谅非温伯子,何以酬心赏。

送许伯诚侍御之江南

明代 薛蕙

金门散吏著书成,乌府仙人揽辔行。七国早时先报捷,三吴今日尚屯兵。

锦帆深驻芙蓉苑,紫盖高悬虎豹营。久拟功名望公等,愿看风采慰苍生。

奉同何大复苦热行十首 其三

明代 薛蕙

六月长安冰井台,雪宫杳杳风门开。江边此日苦消渴,阙下当年拜赐回。

春日禁中遇雪

明代 薛蕙

紫禁春朝雪,花飞彩仗新。
雾交随雉尾,风引避龙鳞。
掌湿金人立,窗寒玉女颦。
翠华沾洒处,遥忆属车尘。

龙虎山歌送范同年汝和

明代 薛蕙

豫章之东龙虎山,南斗垂耀当天关。祝融庐霍引襟带,三江九

次韵苏允吉侍御台中四咏 其一 台鹤

明代 薛蕙

乌府新承宠,瑶台别故群。缓行帘外入,清唳枕边闻。

藻翰经题品,高轩拟见分。苏耽真爱汝,何啻附青云。

药室咏六首 其二

明代 薛蕙

寂寥花水上,结构羽人庐。窗户生云闇,松杉映月虚。

犬灵因试药,鹤老解窥书。长揖当涂客,荣华不可如。

酬刘希尹赠古镜歌

明代 薛蕙

故人遗我鲁国之宝镜,远自燕都寄谯邑。慇勤预恐到时久,封外兼将锦为袭。

夜来梦君在君侧,朝得君书长叹息。开缄寒雪洒衣袂,入手秋蟾照颜色。

背间篆刻无人识,鸟迹鳞皴土花蚀。依稀尚有双盘龙,似我于君连羽翼。

当年与君游帝乡,岂意今者遥相望。摩挲明镜览愁发,坐惊骚屑生秋霜。

此时憔悴君不见,作诗寄君空断肠。

明代 薛蕙

昔闻咏塘上,今见玩池中。
紫茸含细蕊,绿带舞轻丛。
蜻蛉高下逐,翡翠往来通。
徘徊桂兰渚,竟日与君同。

奉同何大复苦热行十首 其九

明代 薛蕙

盘古山中太始雪,六月天边万里风。下界并愁炎火劫,丈人长对水晶宫。

远游曲十首赠郑继之 其十

明代 薛蕙

天地今经几劫灰,区区人世只堪哀。莫漫著书抛岁月,径须餐玉访蓬莱。

雪(五绝)

明代 薛蕙

永巷沉沉夜漏稀,玉阶寂寂雪花飞。
空持纨扇歌琼树,愁对银缸襞舞衣。

读李空同诗

明代 薛蕙

可怜词客李空同,治第筑园学富翁。地下定遭刘主笑,我犹如此况如公。

病中何仲默蒋子云过访

明代 薛蕙

何人顾寂寞,尽日少欢娱。慰藉烦知己,扳留强病躯。

浊醪来近市,野饭出中厨。珍重交亲意,艰难愧腐儒。

春雪怀孟望之

明代 薛蕙

朝来酒畔看春雪,忽忆故人春雪诗。袅雾含风不忍见,吟诗对酒益相思。

山川冀北非吾土,桃李江南异昔时。此日悲君已迟暮,他乡愁见更支离。

辛卯春日作

明代 薛蕙

满榻尘埃两鬓丝,六年懒赋一篇诗。非关多病捐文字,实恐无闻近死期。

何物乾坤能不朽,此生精力欲安施。春来忽有挥毫兴,正是风花烂漫时。

中夜观月出

明代 薛蕙

残露洗青霭,倾河流素晖。自为生迟暮,遂令相赏稀。

赠董应期侍御

明代 薛蕙

同时多逐客,而我独怜君。弃置勿复道,凄凉不可闻。

风波一流落,江海遂离分。他日书相及,常因西北云。

薛蕙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4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