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薛蕙
白雪霏霏拂玉阑,银釭耿耿夜漫漫。熏笼火冷青绫薄,不管娉婷不耐寒。
九日周守宴集
九九欣嘉节,仍嗟岁月催。郡斋高宴会,野老忝追陪。
联句挥彤管,吹花捧玉杯。山公爱留客,日暮未能回。
八月十四日夜饯伯昭五首 其四
抱怀不可写,徘徊讵云已。渐聆寒漏促,屡顾清阴徙。
宵深河敛素,曙近云成绮。愿子引馀觞,为别怅伊迩。
自西山归经西湖遇雨
恰向山头窥泛滥,旋从湖畔望嵯峨。云轻不隔翠微色,雨细初增绿水波。
树影离离岩际少,鸟声噭噭雾中多。未愁沾湿穿花去,更拟青春载酒过。
六月八日西阙遇雨
宫词十二首 其三
年年永巷掩朱扉,愁惯多愁却渐稀。偶对春风见花落,一双玉箸堕罗衣。
余有洮溪砚乃孔汝锡所赠者每怀其人因成斯咏
閒居无一事,雅好独斯文。每拂洮溪砚,因怀阙里君。
题诗情款曲,挥翰思缤纷。凭寄关西使,何时到陇云。
宝刀篇
谯国王生名博古,故物叠累满环堵。中有百辟之宝刀,太白之精来下土。
烂如白虹皎如雪,紫气纷纷长不灭。卷之如钩垂欲折,舒之还成三尺铁。
异哉神物那可比,坚能割玉柔绕指。蛟龙变化乃如此,刀虽奇谲不宜尔。
王生王生善宝藏,何年持之献我皇。指麾上下威四方,廷中佞臣如负芒。
佞臣屏退进群贤,巍巍帝德光配天。小儒敬赋宝刀篇,颂声洋溢千万年。
徐子容薜荔园十二咏 其六 观耕台
东菑及农节,高台试登陟。阡陌路逶迤,陂塘水纡直。
历历原上耕,依依陇间食。虽无耒耜勤,端居增叹息。
邯郸馆中
送顾华玉边廷实归南都
边顾文章伯,声名三十年。价高双白璧,调逸两朱弦。
忆昨初倾盖,看君早著鞭。龙门愁峻绝,骥尾慕寅缘。
中岁逢迎阻,清宵梦想偏。盍簪重见日,鸣玉并朝天。
置酒春壶满,题诗锦字连。城隅方曲宴,陌上忽离筵。
言送东南美,真如李郭仙。望尘悲往路,临水惜徂川。
吴会浮云外,燕京落日边。相思日延伫,须枉济江篇。
戏成五绝(录一首)
奉同何大复苦热行十首 其三
六月长安冰井台,雪宫杳杳风门开。江边此日苦消渴,阙下当年拜赐回。
荅何大复
宵欢不继晨,朝游岂延夕。款念未云周,劳心弥已积。
笃好追昔悰,兴言抚今戚。缠绵金玉音,参差翰墨迹。
开帙虚云阁,临觞阙瑶席。惠思荷来章,褰裳奉良觌。
长安西门候朝
隐隐夕唱传,肃肃宵车骛。兹夜方向晨,中心惮将暮。
朱华沦未启,瑶光俨初度。绛霄丽明月,素飙流藻雾。
严防限中禁,周庐扃内附。岧嵽北宫朝,徙倚西墉步。
晒目紫微宇,蹀足玉阶路。矫迹承华侧,徒惭班振鹭。
小阁
曲几匡床小阁深,数函图籍一张琴。不闻世上諠哗事,自爱林间宴坐心。
皇帝行幸南京歌十首 其一
白鹭洲边玉帐开,锦帆东指凤凰台。怪底鲸鲵窜江底,君王驾驭六龙来。
春日漫兴十二首 其二
草芽半吐参差碧,花蕊初开浅淡红。安得黄金高北斗,尽输青帝买东风。
戏成五绝 其三
雅知文艺未为尊,次第沿流直讨源。不但学诗高一格,信然闻道小群言。
次韵苏允吉侍御台中四咏 其一 台鹤
乌府新承宠,瑶台别故群。缓行帘外入,清唳枕边闻。
藻翰经题品,高轩拟见分。苏耽真爱汝,何啻附青云。
蒲汀诗 其四
风尘谢高韵,廊庙企鸿猷。适已道虽胜,匡时智弥优。
德人鲜凝滞,大化任沉浮。终参子房幄,始泛䲭夷舟。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472篇诗文
龙虎山歌送范同年汝和
远游曲十首赠郑继之 其八
游仙 其五
送许伯诚侍御之江南
志感(二首)
效阮公咏怀 其二十九
八月十四日夜饯伯昭五首 其三
春日漫兴十二首 其十
山馆
河曲避暑
春日漫兴十二首 其八
元夕兴隆寺观灯
江云
荅祝礼部
效阮公咏怀 其二
送刘子纬病归
赠刘希尹
戏成五绝 其五
田园乐七首 其一
舟行杂诗九首 其一
春日漫兴十二首 其六
文徵仲蔡九逵初至都下会饮兴隆寺王直夫馆中分韵得凉字
书省内壁
过城西野
赠继之
滁阳孙氏山中五咏 其五 留客亭
次韵酬徐远卿侍御三首 其一
田园乐七首 其七
送范师舜调南京兵曹兼讯顾英玉
嘲杨花
山亭
送朱侍御之南台
游仙 其六
九日同何仲默出郊
卧病赋怀
赠孟望之四首 其三
水亭二首 其二
晓寒
赠孟望之四首 其一
雨霁
效阮公咏怀 其十六
元夕郡巾招观灯不赴
奉同何大复苦热行十首 其一
春日宴集
候大驾回
次韵酬徐远卿侍御三首 其二
重游萧氏园 其二
送马伯循 其二
城西亭子宴集 其四
过孙世其馆中
屏风
庄生
李子西送佛头青花得自永宁王宫中盖牡丹之殊
原上晓望
牡丹送寺中供佛兼题短句
中秋看月二首 其二
晚起
游仙 其十
送刘遵教赴河南佥事兼河北兵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