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西指梁岷路屈盘,犹能矍铄据征鞍。大庭临遣皇恩重,还俗传征睿诏宽。
峰耸云妆银世界,江深春动锦波澜。遨头老矣民知否,莫作风流太守看。
赠五岳观王道士二首 其二
道士修真心地乐,域自逍遥乡寂寞。世间名利任纷纷,一弄清琴一炉药。
题杭州普应院偃松
老松低偃四时荣,太守重来眼为青。密叶动摇翔凤势,深根盘为卧龙形。
每容狂客春携酒,长庇閒僧昼看经。一百年来霜雪操,肯随群木漫彫零。
题天彭鲍郎中南楼
彭门于蜀最无双,人悦南楼重叹降。㶁㶁鸣泉漱金玉,森森佳木拥旌幢。
仙飙出洞清来坐,峦雪排岩冷透窗。太守瞻云日登向,巴江迢递隔吴江。
招刘绛主簿游山
青城峰顶更楼台,世界随高俗意开。今夜云归有明月,按琴倾酒待公来。
杭州上元观灯 其一
元夕观灯把酒杯,宾朋不倦醉中陪。一轮丹桂当天满,千顷红莲匝地开。
烟火楼台高复下,笙歌巷陌去还来。因民共作连宵乐,直待东方明始回。
招运判霍交回辕
自邛之雅渐高丘,所过从容尽胜游。白鹤山头云里寺,金鸡关外雨中州。
公今南按蠲民瘼,岁已西成辍上忧。江渎荷花开似锦,且同归去采莲舟。
寄前人二首 其一
小蓬莱对望秦山,有会无边不解颜。太守新诗踰百首,迩来传诵满人间。
六弟司户生日
祖教双修日用间,芳醪不饮自朱颜。欲知难老真消息,曾饵融峰九转丹。
次韵台州姚舜谐见赠二首 其一
解印全吴二载馀,近来人楷事何如。寻真遍赏台山后,假道行观雁岭初。
把酒幸陪登帢帻,泛舟忻得缓徒车。别来早获鱼中素,两首新诗一纸书。
青社有怀杭州
早暮涛声绕郡衙,湖山楼阁衬烟霞。浑疑出处神仙地,不似寻常刺史家。
假守半年无惠爱,退公连日不諠哗。东州久发同归梦,却念重来未有涯。
赠别周元忠秀才
吾里推高节行孤,诸生师帐是规模。穷经不治五亩宅,教子已为千里驹。
暂出林泉飞两桨,且陪风月赏西湖。了知富贵傥来物,谁向浮云问有无。
忆松溪三兄县尉
忆别扬州六月中,倏今三已换春冬。烟帆去蜀七千里,云岭瞻闽几万重。
莫为沈迷嗟下邑,要将清白广吾宗。天遥最是书难得,早倩来鸿寄一封。
次韵陈经侍御史禁中牡丹
灵根得地占雕栏,禁苑春深奈晓寒。烟叶绿舒成翠幄,露葩红耸似朱冠。
自殿院得请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过颍寓言 其一
颍波清阔接淮沂,人似游山棹似飞。酒熟鲈肥何以乐,与公同是故乡归。
题鱼关
奔流出万山,乱石销孱颜。彼跃龙门者,何尝惧此关。
送郑琰大夫赴建昌军
三拥朱轮志少酬,忠怀曾不为身谋。桐江郡政居优课,柯岭乡评占上游。
里彦昔陪公共荐,帝俞今幸我先休。分携莫惮炎威盛,到日清风一变秋。
有虎
有虎竞磨牙,逢人事攫拿。夜声闻别坞,晓迹印平沙。
迫路奔惊犬,藏林噪乱鸦。过舟无可奈,极目是蒹葭。
江上遇雪
冻云交四隅,飞雪满江湖。急势团风转,閒容到水无。
并游渔喜唱,失侣雁惊呼。客棹沿湾泊,村醪觅径酤。
去程方数蜀,归思正遥吴。得句同诸弟,余怀幸不孤。
题瑞岩圣寿寺
宝界香园接翠微,此焉空翠远尘机。寒冰扣晓人无垢,古剑藏秋谷有辉。
水石潺顽迷客径,松云洒落护禅扉。我来笑被名缰锁,斜日匆匆策马归。
惊涛
路半狂飙起,江心巨浪横。苍茫舟子叫,匍匐稚儿惊。
古岸移时入,新醪薄暮倾。此宜无足道,大抵似人生。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五
谒广慈大师诗颂 其二
送海印长老赴峨眉都僧正二首 其二
十八男㞦太仆寺丞生日
送茂守吴彦先郎中赴阙
酬杨鸿渐察判见寄
次韵提刑张广民度支射中金钱
送昭文刘少卿移知南海
谢赐飞白御书晏群玉殿
湖北运使学士十二弟扬生日
送十二弟太博扬倅潭州
次赵少师叙感叹老
杭州鹿鸣宴示诸秀才
按狱眉山舟行
月夜听僧化宜弹琴
送交代杨推官
次韵文学士寄仲南长老四句
送石秘校
酬张唐英
送前人赴阙
再登亭偶作
清风阁即事
次韵叶纾太博惠砚二首 其一
同万州相里殿丞游溪西山寺
题孤山寺湖上阁
次韵程给事寄赵少师三首 其一
书道士虞安仁房壁
题府庭海棕
次韵赵少师寄程给事二首 其一
宿漫岭
勉郡学诸生
钤兵王閤使素芳亭赏梅花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九
次韵何若谷寄提刑蔡挺
次韵王宪中秋不见月
寄知福州范师道龙图
题三辅院
题甘棠楼
题僧正仲灏定阁
夏末喜雨
题婺州永康县延真观松石
登越州新昌石佛阁
洞真观
次韵前人见寄二首 其一
次韵孔宪蓬莱阁
寄谢云安知军王端屯田
用蓬莱法酿酒成以四壶寄越州程给事三首 其二
和戴天使重阳前一夕宿长沙驿二首 其二
题张唐英秘校桂香亭
题三井瀑巾
寒食郊园即事
送吴柏节推赴阙
自温将还衢郡题谢公楼
成都转运翠锦亭
次韵见和
送张唐英太博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四
过岭回寄张景通先生示邑下同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