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隔江灯火越王城,别有新春喜复惊。累夕思乡还有感,三年怀旅岂忘情。
歌钟浩浩临香陌,罗绮盈盈簇彩棚。秉烛夜游公不倦,也知斯乐为民行。
常山县公姚存哀词二首 其一
爪期终代促装前,常遗吾书索赠言。今日却成哀挽句,霜风江上送灵幡。
次韵前人蓬莱阁即事
蓬莱窗外晓光分,梦觉初惊杜宇魂。但有吏供衙府喏,断无人到讼庭喧。
濛濛宿霭开湖面,隐隐更潮过海门。一水两州皆重镇,越清杭剧不同论。
次韵前人见寄二首 其一
羡公铃閤绝纤尘,顾我何尝德被人。讼牍自怜无日暇,诗筒翻喜入秋新。
白头未许还官政,紫诏频烦慰老臣。一去蓬莱已踰岁,梦魂长到十洲春。
寄题袁教授思轩
补过尽忠随进退,潜心高与古贤期。吾儒造次必于是,何用凭轩始再思。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八
南荣来汉诏,北阙近尧天。懿绩隆三岁,丰储备九年。
威严多摘伏,荐籍几登贤。去去民思甚,销魂尽黯然。
寄酬蔡仲偃都官
守蜀思无羽翼飞,所思东向瀫江湄。山林适意君先手,轩冕辞江我后时。
道阻八千通远信,年迎七十是归期。故人恩意如金玉,新得邮中数首诗。
题杭州双竹寺
粉箨双双脱,修篁两两高。同心齐管鲍,并节汉萧曹。
寒岁霜威禦,炎天暑气逃。此君真可异,吟绕不知劳。
过鄱阳湖先寄洪守唐介待制 其二
内阁朝廷号正臣,朅来江外拥朱轮。危樯西喜洪都近,谏省当时旧主人。
次韵毛维瞻度支过杭见赠
吴民疲病惭攻治,寻胜西湖不放稀。秋后涛江增气势,夜深灯放斗光辉。
望云翻忆青山旧,上印须添白发归。孝弟里闾松竹茂,柴扉谁复羡朱扉。
渔父五首 其二
月印苍波入夜寒,寂寥灯火水天宽。儿孙未解谙风色,几度船头失钓竿。
次韵前人长至有怀二首 其一
诗美皇皇使者风,礼修戎馆致雍容。去年佳节辽东会,此日新阳湖上逢。
答江钺都官见招
风波岐路益驰奔,疏静嗟谁得似君。乐矣夜觞西岭月,傲然秋钓北溪云。
诗章有趣为千首,利禄无心顾一分。鸡黍辱招来慰意,俗拘何计入兰薰。
正信表询长老
欲导群迷建法门,千言百句与谁论。入泥入水劳心力,不负黄龙五代孙。
和六弟过飞仙岭
云岭观游讵肯劳,飞仙岭过稳翔翱。道风仙骨朝真去,未必不缘功行高。
题甘棠楼
阑干十二压仙瀛,占得龙峰作画屏。林映远笼千里月,湖光寒照一天星。
望来瀑布真霜练,飞过沙禽半雪翎。人赏不知春已老,隔桥依旧柳青青。
送周古尉武康
少时来访武夷峰,学业优殊志气雄。今我老归公始仕,神仙宫在水晶宫。
退居十咏 其七 归欤亭
密径修筠郊外居,小亭随意榜归欤。等閒早暮携筇到,池沼东头是旧庐。
次韵江钺都官凉轩
执己刚玉性,谁得同趣向。涕唾无所藉,归居宅深旷。
左右山林间,巑岏立屏障。坐期清风来,未许酷日晃。
高棚立西轩,密叶覆其上。益为晚宇荫,讵隔霞空望。
圣书乐名教,俗事绝尘鞅。恬然宠辱惊,足矣庭闱养。
下榻迟佳朋,盈樽倒新酿。药剂矜有灵,神明助无恙。
贤豪重出处,词句大奔放。谓愚可与道,缄遗俾酬倡。
忽如穷窘人,护发金玉藏。收储箧笥光,孰顾贪惏谤。
次韵吴中复龙图题长桥铺
山东去蜀右,不惮客程遥。酒酌杯中醁,琴携爨下焦。
故人题大笔,佳句刻长桥。快读离怀解,如冰暖日消。
廉泉二首 其一
岁旱江潢万井污,此泉深净肯清渝。伯夷死后泉流在,能使贪人一饮无。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次韵程给事赴越任过杭相会
次韵高阳吴中复待制见寄
石桥
次韵提刑张广民度支射中金钱
湖北运使学士十二弟扬生日
过台州登巾子晚游东湖
退居十咏 其三 放鱼
题僧正仲灏定阁
和范御史过陈州
和记长老道颂
劝学示江原诸生
自殿院得请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过颍寓言 其三
次韵范师道御史
江上白乐天祠
险左绵偶成
男㞦随侍还乡欲回温赠行
次韵王居卿提刑游云门山
次赵少师叙感叹老
过左绵偶成
次韵王宪表海亭赏雪
观宝林院塔偶成
次韵樊祖安秀才连理木
和前人见寄 其二
辛酉岁旦偶成
和彦涂田曹见寄
初入天台示男㞦
题府庭海棕
次韵即事见怀
忘归洞
登飞泉寺会峰亭
自殿院得请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过颍寓言 其二
和六弟飞石
麓山十咏 真身湖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十
游戒珠寺悼右军故宅
陪前人游西湖兼简坐客
次韵前人治西园池馆因怀昔日太守蒋堂侍郎二首 其二
次韵许少卿寄卧龙山茶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望秦楼
次韵孔宪重九出巡未回
登云黄山
外弟李定少卿挽诗三首 其三
送讲师惟爽归杭州
席上感别送桂倅
次韵何若谷别后见寄
岳麓寺
和何节判观水
向晚
越州讲僧智月见访
闻致政赵少师概入境寄献
寄衢僧惟简
寄梓州才
和范御史石仓晚泊
和淮上喜雪呈贯之
次韵何若谷寄提刑蔡挺
次韵前人和许少卿见怀三首 其一
送运判韩宗道赴阙
送五弟得替赴阙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