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易有幽人象,天垂处士星。知音辞相府,归养为亲庭。
閒和碧云句,深穷白首经。惟贤二千石,优顾眼尤青。
次韵程给事寄法云禅师重喜
法云尝负没弦琴,有曲古名清夜吟。心指寂寥谁肯顾,遇公倾耳作知音。
送黄贲赴渭州机宜
我愧非才敢赠言,告新今幸接英躔。炎威满路千山去,和气流民百口传。
就捧丝纶天子命,到参帷幄主人贤。前筹要使边陲静,报德铭功愿两全。
杭州上元观灯 其二
初逢稔岁改初元,元夜从游驾两轓。寺曲水灯多巧怪,河塘歌吹竞喧繁。
安排百戏无虚巷,开辟重关不锁门。愿以民心祝尧寿,从星高拱北辰尊。
登望阙台
江外三千里,城头百尺台。神都瞻宝阙,星斗切瑶魁。
风阔春襟快,云披晓月开。山川增气象,栏槛出尘埃。
天际横归雁,林梢露出槐。喜逢冠盖客,半是日边来。
题东报恩寺
松撼寒声竹锁阴,梵宫潇洒称行吟。庭前花意自荣落,门外山光同古今。
夜榻近轩孤月满,晓锄寻药乱云深。中间若了休休事,不信欢愁解到心。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四
短书临发意徘徊,寒夜霜晴上月台。濉水瀫江天共远,举头惟见雁南来。
次韵荣学士按简州见寄
我昔坤维滥使权,简池行部属丰年。盘桓郡驿留单骑,徙倚江亭按七弦。
今愧高贤传丽藻,远闻清思涌寒泉。置藏巾衍光华甚,不使珠玑只媚川。
次韵王宪中秋不见月
一城歌管中秋乐,薄暮楼秋六幕垂。明月幸无亏损处,浮云应有敛收时。
聊因表海今宵醉,却起钱塘去岁思。有美堂前如白昼,练铺江面镜须眉。
次韵楼蓬闻角
龙蛰穷冬万否开,蛩吟清晓在蓬莱。五更枕上惊残梦,一曲楼蓬动小梅。
入牖凉飔声咽绝,满庭斜日思徘徊。新年合我七十一,柯岭不如归去来。
次韵六弟抗黄花驿楼作
税鞅凭栏眼更醒,须求国手上丹青。楼前云水无穷好,楼下尘喧不复听。
题三辅院
武阳夏侯氏,参立鼎峙足。秉钧相三朝,仗钺帅全蜀。
茅土当时荣,照焕人耳目。事业申意气,遗像俨壁屋。
寄永倅周敦颐虞部
君去濂溪湖外行,倅藩仍喜便乡程。九疑南向参空碧,二水秋临彻底清。
诗笔不閒真吏隐,讼庭无事洽民情。霜鸿已到衡阳转,远绪凭谁数寄声。
赠禅僧二首 其一
云意乘秋任往还,泉音终日自潺潺。师心正与云泉契,不称城居祗称山。
次韵前人郡斋秋暑
老为乡郡止偷安,自愧仙踪未易攀。八面松阴笼古寺,三秋桂易下灵山。
良朋寄意诗篇里,高会追陪梦寐间。却忆会稽清旷处,樵风朝暮若邪弯。
南康公馀有作
道未中充气未闳,圣神遭遇本寒生。廷中入愧言无补,岭下来欣治有名。
世路计身焉用巧,古人逢物要推诚。从容章贡台前望,赣水秋天一样清。
次韵程给事寄赵少师三首 其一
去日莲花红朵朵,来时荷叶绿田田。临期更作四湖会,两两舟同李郭仙。
观潮因寄五弟拊生日
祝弟生辰不惮遥,元丰六稔庆三朝。源源祺寿来无尽,一似钱江两信潮。
外弟李定少卿挽诗三首 其一
子舍竞诜诜,号天日月昏。有绡传秀像,无药反英魂。
右棘官虚位,西山墓闭门。遣余衣上泪,时复有啼痕。
酬张唐英
方予谳狱唐安归,火云炽日交炎威。炉烘炭赫几千里,百鸟不能凌空飞。
尘埃簿牒几前满,肤汗如雨淋漓挥。俗官冗状纷未省,胸腹堙郁气力微。
蟾宫有客桂新折,忽遣诗筒慰慵拙。词佳句好吟未穷,一坐凉飙夺炎热。
退居十咏 其三 放鱼
鱼不能言似可哀,竭池千数竞徘徊。瀫江深处呼僮放,羡尔优游得所哉。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杭州鹿鸣宴示诸秀才
别杭州
惠
送讲师惟爽归杭州
同毛维瞻度支游烟霞洞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八
成都西楼
次韵广东转运董仪职方同年见寄
次韵吴中复龙图题长桥铺
题天彭鲍郎中南楼
次韵见寄
题马伏波庙二首 其一
双阙山
同信守赵诚司封会灵山亭
己未岁除言怀示诸弟侄子孙二首 其二
题石龙山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五
清思堂偶成
和交代韩公绛端明别后见寄
次韵吴龙图别后言怀
次韵张侨庆毛维瞻得谢
寄酬蔡仲偃都官
寄题袁教授思轩
游海云山
次韵台州姚舜谐见赠二首 其一
寄酬前人上巳日鉴湖即事三首 其二
赠琴台僧正
送何孟侯先生之平原
次韵台州姚舜谐见赠二首 其二
春日雪雷并作
送姚源道郎中赴阙
次前人游梅山寺
闻雷可喜
续梦中作
和曾交见报代者
寄里中亲友
石桥
答前人喜杭越二守赓唱
游戒珠寺悼右军故宅
会稽智印大师可升复为僧正因寄
和勉三兄
次韵看山
次韵程给事同孙觉学士杨宪景略游天衣寺
泛舟离台港
答彭守鲍叔轲郎中
谒水心院讲僧继忠
宿漫岭
次韵杨鸿渐察判见赠
自殿院得请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过颍寓言 其二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邃亭
送余林二生赴举
题张果老洞
早离温江夜泊白沙步
寄酬齐州曾巩学士二首 其一
男㞦随侍还乡欲回温赠行
屡乞致政诏答未允述怀
劝成都府学诸生
自殿院得请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过颍寓言 其一
岁暮偶成寄前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