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古鍊师

寄古鍊师

清代 陈恭尹

五千言外悟精真,劫劫过来不坏身。浇酒乍禳东国火,掷泥闲化下方人。

开将笑口流春电,养得家鸡在日轮。归去阆风上头住,玉芝宫阙总如银。

诗人陈恭尹的古诗

次先司马韵寄吴尔景

清代 陈恭尹

月下论诗夜不眠,鲤庭同试凤山泉。平陵歌入千秋史,头白门人说往年。

折杨柳歌五首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放马在南涧,马嘶时向北。龙出渥洼中,万人皆辟易。

香蕉三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瘦似篁初笋,纤如月一弯。青皮开白肉,香在齿牙间。

戊辰正月十日舟泊端州王础尘自开建适至令子紫巘招同李苍水过集高 ...

清代 陈恭尹

正月溪山馀暖气,炎方别自为天地。乘兴拿舟入峡来,故人恰自康州至。

客中无地可为欢,高君况在郊南寺。落落乾坤数老翁,天涯想见俱憔悴。

贤郎高燕为客开,李生后至初挥杯。登楼旷望见原野,定山数点青崔嵬。

园桃一树红如火,折向瓶中如笑我。东风只自恋新枝,何处林间寻硕果。

年当壮盛好努力,白发生来无一可。且烧高烛佛灯前,狂歌纵饮开新年。

东南之美略已具,人间此会非徒然,为君白眼望青天。

王十洲学使以其高祖渼陂先生文集属为选定赋此答之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高曾遗矩未云遥,三百年来德愈昭。遂有使星临粤峤,重将文体振兴朝。

千金吕览谁增损,一阁藜灯久寂寥。窃记儿童时讽咏,山中如得听箫韶。

送谭天水入闽

清代 陈恭尹

蓝关秋高草色黄,清溪枫落兼微霜。去棹萧萧荻花下,念君可是徒然者。

周郎千骑三山东,画堂邀客飞银骢。折铛故鼎尚有耳,老夫岂不闻高风。

风尘意气望相识,何况与君心莫逆。心莫逆,吹笙竽。

见故人,乐何如。

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 其五 双松书坞

清代 陈恭尹

双龙何夭峤,屹立竦毛发。兴至一摊书,爱此松下月。

有时清梦中,风涛坐超忽。

题朱开黄望云图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家住维扬廿四桥,幅巾萝带好逍遥。怪君诗思清无比,鹤骨棱棱在九霄。

祝于清远

清代 陈恭尹

峡山清绝古来闻,为政风流迥不群。琴曲欲追单父宰,凤箫遥和二禺君。

星居村户宵无警,火种畬田夏尽耘。相见跻堂称兕后,紫薇垣外更瞻云。

花朝后二月何侯招饮署中即事

清代 陈恭尹

清斋银烛敞华筵,况值融和二月天。春得一晴花尽放,望连三月月犹圆。

中心自醉非酬酢,入耳仁声胜管弦。吴下旧交今寂莫,因君重为说当年。

琅琊王歌辞八首 其五

清代 陈恭尹

琅琊大道王,更唱琅琊曲。侧有如花人,许以英雄目。

送查德尹

清代 陈恭尹

前年君自潇湘至,江上维舟初擘荔。今年荔子尚青青,数日扁舟不肯停。

问君此别将何适,五月风涛下洞庭。君山一点青在眼,江汉双流何限情。

送君心已登黄鹤,更向天边念脊令。

行路难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君不闻蜀山多阴稀见日,群犬吠之盈万室。又不闻野人有妇一目偏,出见举世皆不妍。

是非好恶何有定,昨者高岸今为渊。劝君且自酣杯酒,劝君不用狂开口。

正言自古有戈矛,上士闻之皆却走。

题乌丝红袖图为王黄湄都谏三首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北仕燕都西住秦,南来使节动星辰。多年已作罗浮梦,满眼梅花树底人。

题彭艾庵画舫

清代 陈恭尹

酒船来去好相招,朝是山林暮市朝。夹柳画桥金络马,入城秋水木兰桡。

剪秋罗花

清代 陈恭尹

裁成天地道空高,品物流形亦太劳。小叠红牙开野萼,十分文彩付溪毛。

仙人霞帔何烦染,织女机丝不待缫。莫谓化工无快剪,西风吹面利于刀。

海中吟

清代 陈恭尹

海中何所有,有树名三珠。上有同巢鸟,分飞从鹓雏。

西飞黑水头,北飞越黄河。远者啄玉门,戛戛鸣天都。

路长羽翼短,力尽归其居。上天天有弧,入地地无涂。

口饥不谋食,终日衔枯芦。人情有独嗜,此鸟宁谓愚。

解纷不以拳,吊死不以乌。凤凰其不来,吾衰已矣夫。

喜廖南炜自都门挈家归里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犹及承平记土风,先朝人物足称雄。可能地气来从北,欲挽狂澜尽向东。

负郭席门贫孺子,襄阳耆旧老庞公。交情两世还谁在,长忆吾翁与若翁。

送张振六观察内召

清代 陈恭尹

玺书隔岁下炎州,九罭歌声不可留。北阙乍回卿士月,南人争送巨宽舟。

二年宽政频觞酌,五日清江恋唱酬。见说俸钱俱散尽,归装还典鹔鹴裘。

寄祝冯再来中丞是日值立春三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官为白简生风地,德应青阳解冻天。欲使疮痍归衽席,顿将鸾凤易鹰鹯。

精诚星日高难格,忠信波涛涉亦全。金马棠阴无恙否,石羊城下已三年。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93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