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屈翁山六十一举第五子阿需值其母八十七寿赋诗索和次韵四首 其二

屈翁山六十一举第五子阿需值其母八十七寿赋诗索和次韵四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颜家何必胜陶家,但是多男便足誇。欲可未妨求疠火,命名曾已筮需沙。

四时序岁原兼土,五瓣同心共一华。能读父书他日事,不知谁解学诗葩。

诗人陈恭尹的古诗

赠何令萃庵

清代 陈恭尹

一从大邑绾金章,四壁何归尚此乡。五斗并无陶令米,一钱时似杜陵囊。

川原未竭当年泽,鬓发新添昨夜霜。犹有国人公论在,儿童相戒护甘棠。

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 其六 小华子冈

清代 陈恭尹

溪山不自名,胜地因人有。不知今古人,梦寐相反否。

丸丸华子冈,小大俱不朽。

四时白纻歌五首 其三 秋白纻

清代 陈恭尹

素衣轻举襳袿红,朱唇不动音微通。如骄似怨不自容,翩若芙蕖秋被风。

轻弦细语传纤手,寄心赠君君不有。白云东下雁南飞,令颜一去不复归。

代寄毛子霞

清代 陈恭尹

久辞黄绶逐征篷,欲讯离居意万重。倚马近飞何处檄,烹鱼频是隔年封。

江湘屈指三千里,衰老低头四百峰。一读新诗一惆怅,鹤楼尊酒限相从。

送吴山带北上

清代 陈恭尹

吴子澹荡人,其性不汲汲。及乎为文章,孤军遂深入。

精思涉混茫,妙语离沿袭。缥缈三神山,飞尘莫能及。

积雪峨眉巅,晶莹照原隰。无意当世知,声名乃遥集。

游戏翰墨间,生机勃然立。适兴一流连,当饥或忘粒。

如何此行迈,风雪趋皇邑。岂无惜别心,白驹勿维絷。

黄金古有台,青紫芥可拾。每爱太冲诗,功成独长揖。

埽石越溪南,为君理蓑笠。

怀何不偕三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南客见毳毛,安知可为旃。英雄在史册,宁无行路间。

夫子久飞遁,徒步来南山。长歌宫阙下,北首望燕然。

龙德而蛇行,谁能测其全。夕醉王侯宅,朝游侠少年。

送石鉴禅师住匡庐

清代 陈恭尹

英英丰骨透眉棱,五老峰前作老僧。已悟心中无一法,却归林下演三乘。

风摇冻壑闻冰解,水涨平湖见月升。回忆十年论剑夜,云泥今日隔千层。

感怀十七首 其十

清代 陈恭尹

野犬吠行人,深巷闻荒鸡。荡子今何之,有司在门闾。

朝出伏草今,夜起匍匐归。有亲谁当养,有田莫耘耔。

岂敢负公家,有罪诚当治。甘瓜生井傍,百尺蔓其枝。

祸来常无根,免身为令谋。

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 其十一 石丈

清代 陈恭尹

晋国昔能言,泰山曾自立。神异即不无,幽奇讵能及。

拔起若兴云,濛濛翠犹湿。

筑室谣和何不偕三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少小师前修,安能事一室。老为妻子累,艰难结蓬荜。

十年迁播妻易居,匪自求之天我兀。谁怜鸠拙不能巢,只闻兔狡存三窟。

次先司马韵寄吴尔景

清代 陈恭尹

月下论诗夜不眠,鲤庭同试凤山泉。平陵歌入千秋史,头白门人说往年。

次答周雪客

清代 陈恭尹

须眉白尽似非吾,感物依然独向隅。百岁春光驹过隙,一生行迹雁衔芦。

非鱼庄叟宁知乐,如凤寒虫只自呼。君是梁园贵公子,未应同恸阮公途。

同宁都魏和公昆山徐原一同里王震生高望公湛用喈程周量何不偕梁器 ...

清代 陈恭尹

竹窗藤几迥无尘,一会西园尽俊人。济上魏舒为旧好,邺中徐干是嘉宾。

霜催细菊浮香早,风落高梧透月新。随兴摊书还席地,野情疏放本来真。

送家园屺弟赴都补选

清代 陈恭尹

百年风木恨如何,复著征衣脱芰荷。岂但太平须黻佩,由来三径待弦歌。

飞凫旧路闽中近,牧马边声塞上多。愿向东南分百里,新诗容易得相和。

晤何慎思顺德于珠江舟中率尔投赠

清代 陈恭尹

东风飞舄早相闻,一揖而今慰望云。千里故人劳问我,五峰明月喜来君。

炎州地迥梅先白,泽国冬残雪未雰。幸近乐郊闻善政,旧居归拟事耕耘。

龟峰白云为徐凤池赋四首 其四

清代 陈恭尹

负土即旧茔,招提开法雨。谁知青莲花,结子中心苦。

闭瓮菜

清代 陈恭尹

嘉蔬擢根苗,濯濯在平壤。甘苦各天性,宁期君子赏。

醢人司四豆,菹以事宾飨。辛咸适所宜,调剂具分两。

深藏闭风日,揉择劳指掌。经时色尚青,生意犹可想。

方兹饫醇醲,所贵在萧爽。徐徐入齿牙,历历有清响。

山珍与海错,对之皆敞罔。真味异五滋,逸韵殊豪上。

顿令酣醉人,当杯能倔强。贫居五十年,饮食多卤莽。

黄齑日所亲,荼蓼心所奖。岂知鼎俎间,非独口腹养。

凡物尽其材,用之斯不枉。农经极草木,修制存畴曩。

姬公作周礼,纤悉固有仿。七菹与三臡,供之惟用盎。

得名自古来,赋咏从吾党。

曲肱处自得居为王云庵赋

清代 陈恭尹

一肱伸缩总吾身,偶枕闲斋梦亦真。世上浮云皆外物,个中谁是独醒人。

为黄驭远题其祖黄文简公画像次其自题元韵

清代 陈恭尹

百年天地真如寄,达士千秋名自异。与时用舍有机衡,过眼浮云等游戏。

黄公岳岳立先朝,直道不逢真宰忌。玉殿传胪简在心,词场掉鞅如丝辔。

六卿掌礼协神人,九重入告回天地。和羹鼎鼐到何难,脱屐山林归若弃。

祖道争看少傅疏,徵书屡召山人泌。退身所幸属时平,遗荣岂必须年至。

家似金张七叶貂,姓同黄绮商山四。绘工初写颊边毛,诗笔自抽囊底智。

仙姿道骨落丹青,铁画银钩传指臂。先正风流渺莫攀,后生愿睹何由觊。

文孙相遇五羊城,开函使我生遐思。章服如瞻汉代仪,纪年尚识神皇字。

满前光霁蔼可亲,纸上须眉殁犹视。别写持竿著鹿冠,想见当年好幽致。

尹生公后百馀年,不偶于时甘弃置。江海难消涕泪痕,斗牛自掩干将气。

皓首无从博酒温,终身已分餐菱芰。不敢披公第一图,愿与别图居第二。

送朱子成之赣州

清代 陈恭尹

仆仆南中路,穷游亦壮游。义能存故友,分不见诸侯。

五岭天磨蝎,双江地咽喉。何心成聚散,吾道正悠悠。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93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