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耳聩二首

耳聩二首

宋代 陆文圭

几年本分做家公,虽是凝顽幸不聋。
何必张皇惊轩暗,更须辛苦望樊龙。
湿窗暗想催花雨,开户遥知戛竹风。
间夜何其将夜半,元来野寺已鸣钟。

诗人陆文圭的古诗

送丘景唐赴安岂教

宋代 陆文圭

元枢出督宣威地,名姓江淮草木知。
今见闻孙骑款段,去为博士拥佧比。
诗书泽远真难继,功业时来亦可为。
往事百年无年部,庆岂亭下稻连陂。

送王行可赴宣城学官

宋代 陆文圭

闭关坐十年,扣门得一士。
自言贫为得,非谓学优仕。
执手问何之,赠言聊复尔。
清溪生芹藻,流入泮宫水。
先令我清心,次令人洁已。
铸金师范巧,琢玉士习美。
六经悬日月,颜孟元不死。
君欲从之游,青灯茅屋底。
相逢莫相间,扰扰鼓箧子。

送张文龙州判

宋代 陆文圭

太息君侯有祖风,樽樽五载簿书业。
功臣昔绘云台上,循吏今標汉傅中。
绿水江风送行色,紫金亲月照孤忠。
预人家国非吾事,但喜诗书气味同。

题园亭

宋代 陆文圭

把酒看花贫亦乐,携琴对竹静相宜。客来若问朝家事,回首东风谢不知。

辛卯入杭呈王察判

宋代 陆文圭

古人糟粕在遗经,圣学非由积累成。
每向同中参孔释,时于异处别朱程。
一川水满源头活,半夜天高月色明。
下学工夫迟十载,小儒终是雾中行。

点绛唇·笑靥多羞

宋代 陆文圭

笑靥多羞,低头不觉金钗溜。凭媒将就。凤枕回双绣。月地云阶,何日重携手。心坚否。齐眉相守。愿得从今后。

题说心诗卷并记遇仙事云

宋代 陆文圭

东轩记待说,从笔说性命。
岂惟不知说,实亦不知性。
文虽欧苏工,理至闰洛定。
人心如明说,尘垢失清净。
雾收海气澄,天迥风力劲。
持我光明珠,照此大圆镜。
镜中双彩荼,翔立请骖乘。
御宴影娥池,神飚忽吹醒。
莺飞晓镜空,龙睡渊珠静。
依旧碧潭心,无潭琼楼舆。
韩郎固有言,仙人未贤圣。

挽张州尹夫人

宋代 陆文圭

新颁五色金花诰,彩服儿孙正满堂。
不见鱼轩随五马,空令莺镜照孤凰。
车中发老愁潘岳,案上眉低忆孟光。
流水无情飘素幔,凉宵燕寐独凝香。

题画白雁二首 其一

宋代 陆文圭

芦花秋半黄,三两下寒塘。北风正萧瑟,书远不曾将。

生意堂赋玉先花得相字

宋代 陆文圭

娟娟秋兰花,绿叶何披猖。
沙鹭明玉羽,冰无吐丝肠。
倩盼宜素明,追琢少金相。
居然铁石心,爱此风露香。
何当竞春华,亦复委朝霜。
折花三太息,援笔临清旬。
明年花好在,坐客忘潇湘。

和张仲守绝句四首

宋代 陆文圭

平生梦不到黄扉,安得京尘染素衣。
只把一竿江海去,相看鸥鸟亦忘机。

寄戴师初先生

宋代 陆文圭

词章科目溯当年,壁水名流孰子先。
杜甫生逢天实未,陶潜空忆闰臣前。
明庭结绶怀新渥,暗壁移灯理旧编。
约对青山谭出处,一冬润雪长新泉。

雪夜不寐偶成短句十首用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为韵 其七

宋代 陆文圭

此身如断蓬,飘萧随北风。钱塘一望地,家住西湖东。

四时佳兴题徐景阳园堂五首 其三

宋代 陆文圭

穷秋破屋檐头雨,残腊征夫陌上霜。公子閒居无一事,可能忧乐两相忘。

题南宫子中画莺

宋代 陆文圭

金衣何璀璀,飞向垂杨树。久立却无声,东风吹不去。

春日不出

宋代 陆文圭

春风不著人,微寒带微和。
落梅枝上稀,桃李园中多。
桃李尚为容,青草被陵阿。
时至气自应,美恶同一科。
无声花蝶拍,有韵山鸟歌。
老人闭门坐,如此景物何。

腊月二十六日立春

宋代 陆文圭

陇梅未寄江南信,邹黍先回燕谷春。忽忆少陵巫峡句,菜盘思见玉纤人。

送麻姑山道人

宋代 陆文圭

麻姑一女子,处处有仙坛。
地古留遗嘛,君今住此山。
流泉清涧底,落日乱峰间。
闻有蔡经者,时时得往还。

点绛唇 王仲谦席上,歌者胜都惜求子华写真

宋代 陆文圭

小立娉婷,歌声低遏行云住。不胜珠翠。玉面慵梳洗。除却姚黄,胜紫谁堪比。君描取。卷中人美。得似崔徽未。

别管韶夫

宋代 陆文圭

胸中耿耿挟孤征,刺口逢人辄论兵。投笔少年真燕颔,著鞭中夜忽鸡声。

功名险处方成就,节义穷时要讲明。别有中庸书一卷,劝君西谒范高平。

陆文圭

陆文圭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50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