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中秋对月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中秋对月

宋代 强至

莫畏流光催白头,且欣圆魄半清秋。
当时初作今宵会,每岁还同故事修。
飞盖漫游亏燕喜,胡床独坐减风流。
何如锦席笙歌拥,醉看银盘射玉楼。

诗人强至的古诗

京师逢徐良温叟明府

宋代 强至

弱冠相逢今四十,当年壮气虬龙蛰。
交情独在酒盏深,人事细论衣袖湿。
诗书误身浪自怜,公相满眼谁可揖。
苍颜已变长安风,后会更应尤戢戢。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春雪

宋代 强至

草木空催造化忙,六花先出压群芳。
酒寒玉斝消春味,烟湿金群减昼香。
地暖落霙堆旋失,风和乱片舞初长。
相公更好调元去,已兆丰年在此乡。

甲寅二月罢户部勾院移群牧判官待次数月乙卯

宋代 强至

谁容豺虎漏谗人,又遣花封食贫。
渐老可无诗过日,连年唯有闷偿春。
奔波尘土非吾事,流浪江湖合此身。
且信浊醪存妙理,一杯万虑付洪钧。

依韵和崔伯宪谢王正甫遗三灵丸蜀茶

宋代 强至

一丸道士曾投药,七碗先生亦爱茶。
服久有时轻俗骨,味新应早摘灵芽。
病躯自健遗藤杖,睡眼全醒耐烛花。
可是兼饶诗力壮,芙蓉幕里句堪嘉。

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

宋代 强至

人悦禅翁巧结庐,更营飞阁取幽虚。
溪山雨后翠欲活,棂槛风来清有馀。
龙象几年成佛界,猨猱深夜杂僧居。
还如梦得闻涵碧,谁写丹青复寄予。

离京兆国独里人叶舜举秘丞胡从道户曹远饯至

宋代 强至

两经辟命住秦关,府罢东随相国还。
物态当时倾附后,人情今国有无间。
青门雨送归行色,白酒风吹上别颜。
相见去留终不改,只应同里与南山。

九日陪两制诸公燕赵氏园亭

宋代 强至

筋力追欢胜去年,不应吹帽愧华颠。
壮心未折秋风里,笑口频开晚照边。
学士带欺黄菊烂,侍臣绶夺紫萸鲜。
自怜蹭蹬诸公后,一醉犹能赋此筵。

入山谒怡然上人因成短篇皆书即时事

宋代 强至

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
林僧洗山缽,正了寒堂食。
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
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
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
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
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
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
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

晚莺献都官

宋代 强至

自恨飞迁出谷迟,东君不是故相遗。
园林纵许容羁迹,蜂蝶还应笑后时。
休恃绵蛮能巧啭,还须冷落守空枝。
春风着力年年在,未必羽翰今便衰。

寄题郭明府寺丞颍上西斋

宋代 强至

退筑谋何早,闲居兴颇浓。
渠流通颍派,窗列隔淮峰。
玉麈谈宾盛,牙签载籍重。
雨巾时垫角,一代慕林宗。

送京西运使周度支

宋代 强至

公持使台柄,行矣过乡关。
自昔捐繻处,于今拥节还。
素推仁义捐,将底输赋閒。
惠足跻民富,威先变吏顽。
高谈能佐治,大笔出诛奸。
所禀具纯德,未尝柔正颜。
最为时论重,自结主知难。
忠节久方见,诏音行复颁。
匪朝登相阁,均福浸人寰。
列郡方驰恋,征舻已莫攀。
风霜十月始,铙鼓一川间。
骤夺孤生庇,瞻言感涕潸。

予解邑过杭遇介之学士谒告南归

宋代 强至

同时两郡冠乡书,屈指俄经一纪馀。
顾我冗涂移蹇足,羡君荣纪驾奔车。
方从解绂辞岩邑,已见飞章厌石渠。
自古盖棺人事定,未应今日较龙猪。

依韵和达夫泛湖之作

宋代 强至

雨气随云却上天,山头已扫欲晴烟。
柳条不尽空围岸,荷叶犹晴未碍船。
时序百年催乐事,乾坤一笑入诗篇。
主人著姓平原后,莫惜金樽醉绮筵。

呈屯田

宋代 强至

溪水日夜落,稍稍露沙面。
经旬更不雨,深处亦成澱。
巨篙架空更,涩若泝浅淀。
况乃载百指,数缆安可縴。
念此归思发,急逾强弩箭。
公如惜滞留,愿借长风便。

依韵和正老暮秋郊行感事

宋代 强至

秋郊物物作秋容,目送横天一鹗雄。
更远更疑山隔雾,或飘或聚叶随风。
对时唯恐朱颜改,遣兴除非白酒充。
感事子真成丽倡,恨无佳句敌才翁。

坐客宋周士忽垂光和复用元韵答之三首 其三

宋代 强至

谁云燕赵敌琼酥,何似君家一绿珠。酒罢早归香阁睡,也应兰麝早添炉。

赠苏宣甫

宋代 强至

谪宦多因众口谗,犹君战衄困羁衔。
鹰拿群雀翻遭网,舟驾长风忽断帆。
曾拥貔貅交白刃,肯同儿女泣青衫。
有才恐失朝廷意,不日房陵被诏函。

长安上巳日对雨忆杭州

宋代 强至

三月吾乡三日盛,一春盛事一时传。
山花迎笑探芳骑,水鸟惊飞张乐船。
今对清樽看细雨,更搔短发数流年。
曲江芜没不堪觑,那复丽人来水边。

粹中先辈以甘雨时降兆为丰岁过形雅什猥推凉

宋代 强至

字人亡状序宜愆,何意天心独不然。
甘澍未尝差十日,丰储应使足三年。
井庐但觉涂歌溢,水旱宁忧牒讼煎。
自是化工苏百谷,误褒多谢邑中贤。

送范君武

宋代 强至

谪仙放荡来江东,醉吟三见江花红。
吴儿聚观玉勒骏,越女一笑金钱空。
笔端灵文落彩凤,席上古气舒长虹。
飘然又趁白云北,别语有尽情无穷。
强至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6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