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僮方捣茶知予书初辍捣以待呼而戒之

僮方捣茶知予书初辍捣以待呼而戒之

宋代 郑刚中

顽童来听老夫言,困至如今我欲眠。
汝但闭门推客去,破茶不碍梦魂圆。

诗人郑刚中的古诗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 ...

宋代 郑刚中

陋屋三间草盖成,四时兰菊荐芳馨。但知后圃多栽橘,何必阳山独采苓。

破睡雪花茶满盌,慰怀春色酒盈瓶。与人无怨亦无德,自觉长年心自宁。

庚午冬至夜

宋代 郑刚中

旋寻村酒不须浓,饮少愁多酒易供。
灯下一身家万里,今年恰好是三冬。

衡岳左右道旁茅舍竹门中有老人八十一岁宣和

宋代 郑刚中

茅舍柴门书亦扃,松姿鹤骨向人情。
阖门饘粥千金重,九品冠人一唾轻。
仁义至头焉用稼,声名真是岂其卿。
我惭瘦马冲烟雨,不得从容慕老成。

招潘文虎

宋代 郑刚中

亲朋数日闻,俯仰作礼数。
既事还书斋,妙画倚庭柱。
春蚓细萦纡,知子常我顾。
坐此尘俗因,颜色阻良晤。
迟疑负中心,恍若失所遇。
新诗今鼎来,车马审留驻。
拨置或少间,尚几枉前步。
别来胸腹奇,彼此欲呈吐。
当为扫中庭,柏子香一炷。

陕西戏成二绝

宋代 郑刚中

边城土俗自随宜,物色人情浩不齐。
略有江乡相似处,午烟林下一声鸡。

题雷石寺润公环翠轩

宋代 郑刚中

窗外小山重叠好,阴阴松竹翠排檐。
老人嘉我幽寻意,深炷炉香为卷帘。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田父

宋代 郑刚中

老人听读劝农章,扶杖兴言意味长。
但愿门前少呼唤,自然工力到耕桑。

戏简文浩然诗成不往也

宋代 郑刚中

临贺山泉清似政,公厨酿酒色如泉。
囚山相望虽千里,岂是江头无便船。

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无宵不止

宋代 郑刚中

江风侵山云不乾,迎春送腊雨漫漫。
勾萌潜识化工意,泥淖莫嗟行路难。
闭衣定无元夜醉,拥衾如对九秋寒。
池塘烟草弄风日,此景当从晴后看。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 其四

宋代 郑刚中

凉至欲饮酒,此兴不可遮。手提皤腹罂,倾之若流霞。

可但饮文字,搜寻到鱼虾。忽焉见妙理,眼乱皆成花。

方知水底眠,杜老言不誇。

题赤松

宋代 郑刚中

世谓仙易得,汉武吾所知。
终老坐迷妄,海上求安期。
世谓仙难得,二王等儿嬉。
安期自来顾,一笑相与归。
难易讵能诘,戃恍谁复窥。
千古赤松事,话者君勿疑。
凌遐与倒景,物外非无之。
要须功行满,乃可超尘泥。
无怀轻诞心,鹤鹿浪欲骑。
安期寄语谓世人,初平不是牧羊儿。

和江虞仲华山二绝·陈希夷无忧木

宋代 郑刚中

世累都忘春复秋,婆娑槐木亦无忧。
不知千古云间梦,梦见山前虏马不。

去冬

宋代 郑刚中

去冬竹瓦迎新雪,曾下珠玑到酒盘。
正月便回春意暖,五更微带雁声寒。
门谙寂寞何须翟,鬓就衰残岂是潘。
祗有报恩心耿耿,自馀都作六如看。

小饮木樨花下

宋代 郑刚中

东山有佳处,修竹临沧浪。
上下秀色中,木樨寄孤芳。
玉露后丛菊。先作寓蕾黄。
置之婆娑杪,金钉澹荧煌。
或云仙人醉,披披绿罗裳。
随此小佩玦,散落天一方。
我来便酌酒,是否地能详。
但怪秋山老,犹有幽意长。
哦诗未得诗,已照明月光。
乐哉径酩酊,知在夫何乡。
岂非化蝴蝶,以梦棲其旁。
明朝整冠坐,开卷书亦香。

即事二绝

宋代 郑刚中

暮春景物称山家,屋角团团绿叶遮。
薄晚微云疏过雨,一番小麦颤轻花。

河坐戏书

宋代 郑刚中

窗前寒雨正无边,案上含花烛影偏。
莫念江湖家万里,一杯径醉且高眠。

拟州学横翠轩

宋代 郑刚中

太华带雪千丈寒,砥柱中流万夫愕。未教耸翠入青苍,故对书窗且横著。

平铺秀气一里许,不露云尖与山脚。何人半破好东绢,画出潇湘秋色薄。

受崧兄弟赴漕怀试作二十八言送之

宋代 郑刚中

丹桂亭亭五十尺,共持玉斧取来看。
从前知有姜肱被,草怕早春天上寒。

甲子春晴久三月晦得频雨喜而为二绝句

宋代 郑刚中

春晚郁蒸如溽暑,朝来萧飒似清秋。
千山雨后阴云凝,三日楼前野水流。

题妙明师静轩

宋代 郑刚中

小径禅房琐绿苔,坐中闻叶亦幽哉。
此居不是能潇洒,但我初从闹处来。
郑刚中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44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