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石希孟寄示赋论甚佳有未尽善处辄为涂改因成

石希孟寄示赋论甚佳有未尽善处辄为涂改因成

宋代 郑刚中

寄我雄文丽且新,冰寒於水岂无因。
故将丹粉画西子,要见浓涂淡墨人。

诗人郑刚中的古诗

长沙道中

宋代 郑刚中

微雨过云春半湿,晓风留雪柳偏寒。
一身扶病方为客,马上哦诗强自宽。

马伏波请征蛮据鞍矍铄时年六十一陆鸿渐景陵

宋代 郑刚中

去年寥落征鞍急,矍铄殊非马伏波。
今此有缘希陆羽,暮途求佛又何如。

清明前十日大雪二首

宋代 郑刚中

南山春晏蕨生芽,怪得清寒数倍加。
一雪洗将红紫去,高低林树试瑶花。

壬寅年南游离白沙

宋代 郑刚中

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雾。
四濛失冈峦,咫尺见行路。
我独何区区,犯此寒色去。
重伤寄蹇身,百事已迟暮。
既不早冲跃,要津先自据,
又无二顷田,林泉闭门户。
方此念友朋,升斗活车鲋。
行行乖素心,芒刺欲谁负。

春到村居好四绝

宋代 郑刚中

春至村居好,枯肠饱可图。
笋尖将露角,麦秀欲生须。

王能甫作葡萄一枝於圆扇之上戏作小诗报之

宋代 郑刚中

妙笔窥天顷刻成,浑如小架月初明。
扶蔬老蔓敷新叶,下盖累累紫水晶。

邻翁以黄菊一本见赠是岁冬暖梅已成蕾以四韵

宋代 郑刚中

邻翁情郑重,赠我小金钱。
半锸开苍藓,全根带晓烟。
数花浮酒面,三嗅种篱边。
舍北疏梅近,馨香更勉旃。

庚午冬陆夜

宋代 郑刚中

今夜云开北陆风,丈三将陆土圭中。
剥穷谁见阴阳妙,来复方知天地功。
孤坐看灯浑是梦,苍颜被酒不生红。
却怜土俗追时节,言语虽殊意亦同。

建炎丁未自中夏徂秋不雨七夕日戏成一诗简牛

宋代 郑刚中

今夕知何夕,织女逢牵牛。
云軿拥高汉,仙事传风流。
人间适焦窘,龟兆生田畴。
当时大军后,皆抱糠籺忧。
我劝二星者,鹊桥无谩游。
曷不攀天河,驾浪鞭龙头。
共化油然云,白雨淋九州。
无庸事机朽,下副儿女求。
良宵幸款曲,愿尔深自谋。
无令一年中,虚烦天地秋。

幽趣十二首 其七

宋代 郑刚中

幽趣无人会,春风自过门。青圆梅弄子,绿隘竹生孙。

花少蜂蝶瘦,雾浓鸥鹭昏。草寮藜藿饱,痴坐等庸髡。

受崧兄弟赴漕怀试作二十八言送之

宋代 郑刚中

丹桂亭亭五十尺,共持玉斧取来看。
从前知有姜肱被,草怕早春天上寒。

怀山居二绝 其二

宋代 郑刚中

披丛寻得晚花瘦,带雨剪来春韭香。忆把馀醺付松枕,明朝春梦不胜长。

绿净轩

宋代 郑刚中

小小轩窗冷逼人,竹无俗韵水无尘。
正如芦苇潇湘浦,不见樊然花柳春。

郡治西厅锦被花不为治架每花开覆地而红或缘

宋代 郑刚中

栽花傍庭砌,立木为花屋。
小户虚一偏,横窗置其腹。
分竹接桑蔓,尺寸引勾曲。
春工直解事,夜雨频浇沃。
枝条日滋荣,满架笼新绿。
红浅暗香深,揖逊蔷薇服。
此花名锦被,覆我四围足,
比之公孙布,岂不堪华缛。
自惭流落人,尚此享痴福。
我欲饮其中,乱影交醽醁。
拥被即长谣,傲枕眠清熟。
又欲效王勃,醉处先磨墨。
引此略覆面,肠胃成机轴。
梁笔起临风,定作花芬馥。

渡胡源口二绝 其二

宋代 郑刚中

梨枣迎霜压树黄,盖茅新屋渐成行。人情喜见兵戈息,路上时闻酒瓮香。

翌日赵守转以酴醿惠予用前韵谢之

宋代 郑刚中

压架新蕤香未露,先得一枝天所付。
既得复持平等心,胆瓶转施愚翁处。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 ...

宋代 郑刚中

经史何须万卷开,书多方朔反诙谐。能言正恐迷难出,绝学方知进有阶。

角逐英雄都扫地,留传功业谩磨崖。若无反照观心术,永堕诸尘万事乖。

马上口占三绝

宋代 郑刚中

露浓红透棠梨叶,风紧落疏荞麦花。
马首渐东京洛近,小寒无用苦思家。

题横溪坊客馆二首 其二

宋代 郑刚中

朝曦却雨作春妍,绿嫩黄轻物物鲜。村落可怜祗依旧,稀疏茅屋起炊烟。

园中锦被花始开一枝红白二色赵守以二诗见报依韵答之 其二

宋代 郑刚中

机上红,江头红,其织其濯红春风。平铺岂是宝刀剪,怯日尚用轻烟笼。

何人不置芙蓉帐,置向山园寂寞中。欲寻诗句赞天巧,乱蘤秀发诗不工。

一枝和露奉明牧,知我陋室非所容。果然花去玉为报,琐细换得光玲珑。

颓然只拥公孙布,晓枕不知传鼓钟。

郑刚中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44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