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刘郎浦口号

刘郎浦口号

唐代 吕温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
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

诗人吕温的古诗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武相公中书郑相公

唐代 吕温

禁门留骑吹,内省正衣冠。稍辨旂常色,尚闻钟漏残。

九天炉气煖,六月玉声寒。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

致君期反朴,求友得如兰。政自同归理,言成共不刊。

准绳临百度,领袖映千官。卧鼓流沙静,飞航涨海安。

尽规詶主意,偕赋代交欢。雅韵人间满,多惭窃和难。

读小弟诗有感,因口号以示之

唐代 吕温

忆吾未冠赏年华,二十年间在咄嗟。
今来羡汝看花岁,似汝追思昨日花。

题河州赤岸桥

唐代 吕温

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
匝塞歌钟受恩者,谁怜被发哭东流。

和恭听晓笼中山鹊

唐代 吕温

掩抑中天意,凄怆触笼音。惊晓一闻处,伤春千里心。

道州南楼换柱

唐代 吕温

鸿灾起无朕,有见非前知。蚁入不足恤,柱倾何可追。
良工操斤斧,沉吟方在斯。殚材事朽废,曷若新宏规。

闻砧有感

唐代 吕温

千门俨云端,此地富罗纨。秋月三五夜,砧声满长安。
幽人感中怀,静听泪汍澜。所恨捣衣者,不知天下寒。

江陵酒中留别坐客

唐代 吕温

寻常纵恣倚青春,不契心期便不亲。
今日烟波九疑去,相逢尽是眼中人。

及第后答潼关主人

唐代 吕温

本欲云雨化,却随波浪翻。一沾太常第,十过潼关门。
志力且虚弃,功名谁复论。主人故相问,惭笑不能言。

河南府试赎帖,赋得乡饮酒诗

唐代 吕温

酌言修旧典,刈楚始登堂。百拜宾仪尽,三终乐奏长。
想同莺出谷,看似雁成行。礼罢知何适,随云入帝乡。

道州弘道县主簿知县三年颇著廉慎秩满…赴衡州题其厅事

唐代 吕温

为理赖同力,陟明非所任。废田方垦草,新柘未成阴。
术浅功难就,人疲感易深。烦君驻归棹,与慰不欺心。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

唐代 吕温

禁门留骑吹,内省正衣冠。稍辨旗常色,尚闻钟漏残。
九天炉气暖,六月玉声寒。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
致君期反朴,求友得如兰。政自同归理,言成共不刊。
准绳临百度,领袖映千官。卧鼓流沙静,飞航涨海安。
尽规酬主意,偕赋代交欢。雅韵人间满,多惭窃和难。

道州将赴衡州酬别江华毛令

唐代 吕温

布帛精粗任土宜,疲人识信每先期。
明朝别后无他嘱,虽是蒲鞭也莫施。

久病初朝衢中即事

唐代 吕温

沉疴旷十旬,还过直城闉。老马犹知路,羸童欲怕人。
久隳三径计,更强百年身。许国将何力,空生衣上尘。

回风有怀

唐代 吕温

银宫翠岛烟霏霏,珠树玲珑朝日晖。
神仙望见不得到,却逐回风何处归。

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

唐代 吕温

古人犹悲秋,况复岁暮时。急景迫流念,穷阴结长悲。
阳乌下西岭,月鹊惊南枝。揽衣步霜砌,倚杖临冰池。
怳怳若有失,悄悄良不怡。忽闻晨起吟,宛是同所思。
有美壮感激,无何远栖迟。摧藏变化用,掩抑扶摇姿。
时杰岂虚出,天道信可欺。巨川望汔济,寒谷待潜吹。
剑匣益精利,玉韬宁磷缁。戒哉轻沽诸,行矣自宠之。
伊我抱微尚,仲氏即心期。讨论自少小,形影相差池。
比来胸中气,欲耀天下奇。云雨沛萧艾,烟阁双萎蕤。
几年困方枘,一旦迷多岐。道因穷理悟,命以尽性知。
事去类绝弦,时来如转规。伊吕偶然得,孔墨徒尔为。
早行多露悔,强进触藩羸。功名岂身利,仁义非吾私。
万物自身化,一夫何驱驰。不如任行止,委命安所宜。
劝君休感叹,与予陶希夷。明年郊天后,庆泽岁华滋。
曲水杏花雪,香街青柳丝。良时且暂欢,樽酒聊共持。
闲过漆园叟,醉看五陵儿。寄言思隐处,不久来相追。

夜后把火看花南园招李十一兵曹不至呈座上诸公

唐代 吕温

夭桃红烛正相鲜,傲吏闲斋困独眠。
应是梦中飞作蝶,悠扬只在此花前。

奉敕祭南岳十四韵

唐代 吕温

皇家礼赤帝,谬获司风域。致斋紫盖下,宿设祝融侧。
鸣涧惊宵寐,清猿递时刻。澡洁事夙兴,簪佩思尽饰。
危坛象岳趾,秘殿翘翚翼。登拜不遑愿,酌献皆累息。
赞道仪匪繁,祝史词甚直。忽觉心魂悸,如有精灵逼。
漠漠云气生,森森杉柏黑。风吹虚箫韵,露洗寒玉色。
寂寞有至公,馨香在明德。礼成谢邑吏,驾言归郡职。
憩桑访蚕事,遵畴课农力。所愿风雨时,回首瞻南极。

自江华之衡阳途中作

唐代 吕温

孤棹迟迟怅有违,沿湘数日逗晴晖。
人生随分为忧喜,回雁峰南是北归。

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

唐代 吕温

慷慨视别剑,凄清泛离琴。前程楚塞断,此恨洞庭深。
文字已久废,循良非所任。期君碧云上,千里一扬音。

送段九秀才归澧州

唐代 吕温

湘南孤白芷,幽托在清浔。岂有馨香发,空劳知处深。
摧贤路已隔,赈乏力不任。惭我一言分,贞君千里心。
寸义薄联组,片诚敌兼金。方期践冰雪,无使弱思侵。
吕温

吕温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109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