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欧阳修
春帖子词 其二
宝奁香歇掩铅华,旧閤春归老监嗟。画栋重来当日燕,玉栏犹发去年花。
送孙秀才
送王尚恭隰州幕
闻梅二授德兴令
君家小谢城,为客洛阳里。绿发方少年,青衫喜为吏。
重湖乱山绿,归梦寄千里。洛浦见秋鸿,江南老芳芷。
自言北地禽,能感南人耳。京国本繁华,驰逐多英轨。
争歌白雪曲,取酒西城市。朝逢油壁车,暮结青骢尾。
岁月倏可忘,行乐方未已。忽尔畏简书,翻然浩归思。
江山故国近,风物饶阳美。楚柚烟中黄,吴莼波上紫。
还乡问井邑,上堂多庆喜。离别古所难,更畏秋风起。
景灵宫致斋
送张生
长相思·苹满溪
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
县舍不种花惟栽楠木冬青茶竹之类因戏书七言四韵
结绶当年仕两京,自怜年少体犹轻。伊川洛浦寻芳遍,魏紫姚黄照眼明。
客思病来生白发,山城春至少红英。芳丛密叶聊须种,犹得萧萧听雨声。
内直奉寄圣俞博士
酬张哭判官泛溪
嵩山十二首·中峰
丰乐亭游春三首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西园石榴盛开
自岐
岐江望平陆,百里千馀岭。萧条断烟火,莽苍无人境。
峰峦互前后,南北失壬丙。天秋云愈高,木落岁方冷。
水涉愁蜮射,林行忧虎猛。万仞悬岩崖,一彴履枯梗。
缘危类猿猱,陷淖若蛙黾。腰舆惧倾扑,烦马倦鞭警。
攀跻诚畏涂,习俗羡蛮犷。度隘足虽踠,因高目还骋。
九野画荆衡,群山乱巫郢。烟岚互明灭,点缀成图屏。
时时度深谷,往往得佳景。翠树郁如盖,飞泉溜垂绠。
幽花乱黄紫,茜粲弄光影。山鸟啭成歌,寒蜩嘒如哽。
登临虽云劳,巨细得周省。晨装趁徒旅,夕宿访闾井。
村暗水茫茫,鸡鸣星耿耿。登高近佳节,归思时引领。
溪菊荐山樽,田鴽佐烹鼎。家近梦先归,夜寒衾屡整。
崎岖念行役,昔宿已为永。岂如江上舟,棹歌方酩酊。
和
槐柳来时绿未匀,开门节物一番新。踏青寒食追游骑,赐火清明忝侍臣。
拂面蜘蛛占喜事,入帘蝴蝶报家人。莫瞋年少思归切,白发衰翁尚惜春。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和梅龙图公仪谢鹇
离彭婆值雨投临汝驿回寄张九屯田司录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770篇诗文
寄子春发运待制
行云
戏书示黎教授
送裴如晦之吴江
岁晚书事
永昭陵挽词三首 其三
岁暮书事
下直呈同行三公
七交七首·杨户曹
谢太傅杜相公宠示嘉篇
南郊庆成
南獠
朝中措·平山堂
宿云梦馆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菱溪大石
小桃
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雁
旅思
太傅杜相公有答兖州待制之句其卒章云独无风
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
洗儿歌
忆汉月·红艳几枝轻袅
戏书
嵩山十二首·拜马涧
嵩山十二首·二室道
洛阳牡丹图
浪淘沙·五岭麦秋残
雨后独行洛北
石篆诗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晓咏
题光化张氏园亭
戏赠丁判官
折刑部海棠戏赠圣俞二首
解仙佩
楼头
江行赠雁
丰乐亭记
答王禹玉见赠
南征道寄相送者
送高君先辈还家
和梅圣俞元夕登东楼
竹间亭
和原父扬州六题 其五 昆丘台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一皇后合五首
清明赐新走
端午帖子词 其六
御街行·夭非华艳轻非雾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
读李翱文
舟中望京邑
琅琊山六题 其一 归云洞
与李献臣宋子京春集东园得节字
详定幕次呈同舍
送道州张职方
答杨辟喜雨长句
送徐生秀州法曹
西征道中送陈舅秀才北归
嵩山十二首 其七 天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