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雨代所思书闷 其一

春雨代所思书闷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蓝桥咫尺水盈盈,错过花朝月又明。如此相思容易老,一生几度见云英。

诗人孙原湘的古诗

赠别罗仙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安榴花映泪斑红,别绪都含不语中。佛愿纵悭成并蒂,仙踪何苦类顠蓬。

搯眉凄切盟沉水,捉臂矜持护守宫。金锁暂笼么凤去,此生心已挂梧桐。

牡丹下宴集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锦幛围云五色齐,入窗都展绿玻瓈。名花一种春无赛,却见倾城首亦低。

问讯

清代 孙原湘

斜门风逆送氤氲,帘卷金堂袅水纹。几度空来应怨我,此时强坐半缘君。

早抛眼媚红窗里,那惜脂香碧盌分。娇语平安亲问讯,芳姿传出已先闻。

银湾

清代 孙原湘

翻喜疏棂扇扇关,黄姑亲得渡银湾。沁人肌息如沉水,煖我心肠似博山。

极慰离情惟握手,偶思前事转低颜。欲将栀子连诗赠,恩意还须托令娴。

咏美人屧上絮

清代 孙原湘

托迹红帮线绿边,步来香土欲成莲。此生不作沾泥相,慧业能参自足禅。

叠韵简顾虹桥秀才

清代 孙原湘

一纸瑶章奏绿天,花台诗史早分传。虎头笔果工添颊,蟾影图真合比肩。

清福自来关智慧,奇才方许赋神仙。眉山叠韵还能否,更博群芳一冁然。

花烛辞调张子和比部纳姬姬静海人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银烛生花漾翠屏,桃枝扇底玉珑玲。一双同应天边宿,郎是郎官妾小星。

病中苦忆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花笺封题小印严,玫瑰香酷蔗霜甜。禁方虽载中心补,饱食终愁内热添。

小别光阴红雨尽,相思滋味绿饧粘。为郎手解烦襟渴,别制新茶碧玉尖。

临去

清代 孙原湘

来何缓缓去匆匆,朱角门西小院东。一剪晴波劳远送,两番平视竟通融。

神情意致都闲雅,坐立行时不苟同。那似小家羞涩态,见人先自下帘栊。

纪遇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蓦地娇羞不自禁,银钩却下绣帘深。寻常难得花枝笑,咫尺微闻玉佩音。

半面向人犹掩敛,回身何事独沉吟。眼波便是秦台镜,照彻狂生一寸心。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十二

清代 孙原湘

手解婴年旧弄环,带郎第五指中间。幽期误约心非活,哑谜旁猜语总閒。

乍冷慢缄纨扇素,再来须验绣衾斑。此情要比天长久,那在多贫识面颜。

维摩示疾志感

清代 孙原湘

天女云軿下碧空,维摩丈室顿春融。悄移画屧防惊枕,微揭绡帏恐透风。

有泪但看含脉脉,无言祇索去匆匆。再三珍重临行意,只在横波一转中。

慰个人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已苦鸳鸯锦翼分,祇留弱息慰文君。罡风又夺明珠去,从此孤身似片云。

纪梦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碧桃珠露润无痕,一夜仙源百夜恩。斜月预通花径路,轻风偏打画楼门。

衣声綷縩搴帷缓,香气氤氲恋被温。玉洞明知难再返,且申密约近黄昏。

寒宵纪梦仿会真体

清代 孙原湘

青粉墙高接半天,黄昏风紧月娟娟。斜门寂静推敲细,曲巷阴娟伺守坚。

乍听钟声空外动,忽惊人语暗中传。朱唇微嗽来屏角,纤指轻弹近阁边。

预启间窗教侧足,偷开秘钥许容肩。中途几被监奴觉,内院才闻采伴眠。

入户衣裳防綷縩,牵帏步屧屡蹁跹。卸颐别绾珑松髻,熏被犹馀叆叇烟。

展侧冰肌如水滑,偎依粉颊比花妍。一弯雪臂玲珑藕,三寸红帮窄小莲。

脂熟樱桃鹦饱啄,香披豆蔻蝶深穿。流苏悄击银钩宕,密炷潜吹宝鼎然。

眼媚横流微腼觍,唤声低彻恣缠绵。当胸袜绣堆茵软,衔耳环铛堕枕偏。

惊颤芙蓉承露重,狂飞柳絮逞风颠。幽欢放胆终虚怯,浓笑回身忽涕涟。

长恨赤绳愆夙分,自嫌锦瑟过华年。鸳囚难卜重逢日,鱼媵甘图再世缘。

可奈晨鸡先促迫,尚贪宿鲽暂流连。钗分紫玉酬深爱,裯拥青绫耐细怜。

剪发早申偕老愿,抽毫索记定情篇。前游历历明于镜,回忆茫茫坠似钿。

姑射神妃原幻梦,维摩天女本空禅。觉来襟袖沾霞气,赢得人呼是谪仙。

戏赠罗仙 其四

清代 孙原湘

推去偏来近又离,摘花擒蝶戏难支。无端误触欢娘恼,翻得温存尔许时。

写梅寄个人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也知眼孔小于纱,守定西溪当若耶。天上纵然花绝代,老逋只解爱梅花。

曲题

清代 孙原湘

曲阑风定雨初晴,瞥面花光识是卿。弱腕一双金钏重,颓云十是玉钗横。

芭蕉尽可藏人影,鹦鹉刚无唤客声。不敢搴帘通一顾,恐教着眼太分明。

杂纪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仙人画舫列瑶京,汉使乘槎犯太清。相背已嫌如蒯彻,平看竟自学刘桢。

未妨惆怅原无益,少得团圞便有情。不道微波萍末起,菱枝柔弱晚风倾。

把酒祝东风辞

清代 孙原湘

龙盘镜子凤头鞋,屡卜幽期总不谐。七泽三湘途易阻,六张五角事多乖。

花如可折难抬手,月岂能探却堕怀。只种相思无结实,东风相祝酒如淮。

孙原湘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6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