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艳缘

艳缘

清代 孙原湘

郁金堂古麝兰熏,掩过银屏露翠裙。仓卒似惊生客语,缠绵犹与小鬟云。

花迎斜日翻舒蕊,月过中天却漏云。偏是徐行容细认,艳缘真悔阮郎分。

诗人孙原湘的古诗

释炻

清代 孙原湘

寒暄数语出金堂,一字无由漏隐肠。越是空来情越好,当时容易转寻常。

玉问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误触晶屏獭髓敷,一丝霞气透云乌。久知白璧推瑜瑾,肯把黄金属画图。

妒口悉凭同列谤,高情转避俗人谀。山河倒影银蟾里,曾累姮娥绝色无。

题姜白石像

清代 孙原湘

七百年事如秋烟,劫灰中有不死仙。六下下攫终得全,曹衣吴死何翛然。

当时鄱阳侠少年,雪花夜打乌篷船。浪游南岳不得旋,手拔龙角弹湘弦。

彝陵幸遇萧东夫,东来径参范石湖。声名一旦满天下,四顾谁能荐司马?

奋笔自议太常雅,其奈黄钟不敌瓦。偶耽吴兴山水奇,白石洞天插我篱。

累累白石不疗饥,腹中惟燕潘柽诗。兴酣自携碧玉箫,间鸥引过松陵桥。

鹰扬之印空佩腰,照水白发风萧萧。马塍花开香沁土,小红偷洒燕脂雨。

鸑鷟无声石人语,一往孤云竟千古。沈檀雕匣吴绫装,明珠辟火深深藏。

风吹鹤鳖如烟动,纸上古香发南宋。

再和百堂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裙剪湘云佩紫霞,春风消息露年华。愁来不忍看残月,痴绝还思葬落花。

有器难收倾地水,无程可纪上天槎。姻缘只好如鸿燕,海北江南各一涯。

消夏词 其四

清代 孙原湘

翠纱衫子玉玲珑,坐背风前意态慵。犹恐玉肌人看见,轻绡一尺袜当胸。

寒悰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炉烟摇漾奈风何,似妾心头委曲多。担得虚名招嫉妒,悔因坚曲致蹉跎。

双关语秘瞒青鸟,一尺身悬抵绛河。剩有悲愁相对分,不忙时节定来过。

客有问吾邑者书此答之

清代 孙原湘

软红尘里小蓬莱,画阁文疏对岸开。七水流香穿郭过,半山飞绿进城来。

酒多按节倾家酿,花不论钱遍地栽。莫笑耕夫多识字,梁时便有读书台。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二十四

清代 孙原湘

洞房帘箔水晶环,偷看香笼绣箧间。书卷看横风揭转,簟纹斜整日抛閒。

乾藏凤子芙蓉粉,驯养狸奴玳瑁斑。真个到来翻不见,梦中情事意中颜。

春雨代所思书闷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闷掩纱窗盼晓晴,几回错认画帘声。玉阶细数沉沉滴,怨了东风怨薄情。

可恨辞八首 其四

清代 孙原湘

不见含愁见耐惊,一波才息一波生。王郎波占痴顽福,石尉偏多恚怒声。

转为情深招分浅,自蒙恩重觉身轻。明眸两剪如秦镜,那用笺书表至诚。

双红豆辞 其十

清代 孙原湘

紫袖昭容玉尺温,青绫步障粲花论。手抄罗隐江东集,心订韦皋蜀道婚。

极恍惚中烟有影,最缠绵处梦无痕。不妨说与青天晓,卿自怜才我感恩。

献果

清代 孙原湘

檀郎何处得尝新,翻作妆台掷果人。入手已知仙味美,分甘先惧妹心嗔。

笑君怀核宁无意,献佛将花早有因。一幅定情罗帕在,轻红虽退认犹真。

感蝶

清代 孙原湘

庄周幻梦为蝴蝶,毕竟风流梦是空。争似青陵台下魄,一生酣梦万花中。

紫云楼话月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三生石碎四禅空,情梦重温雪上鸿。贪傍一株红豆树,不知清露湿怀中。

为兰风题天上人间图即以志别 其四

清代 孙原湘

就使飞身入广寒,常娥还许夜深看。卿家更在青天上,要把琉瓈揭去难。

雨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一声清脆玉钩鸣,手整鸾钗笑出迎。是甚好风吹得至,如何微雨滑能行。

花阴匝地都成障,云气漫天未定晴。可奈流莺衔不得,红栏的的绽朱樱。

雨阻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闭户沉沉长绿莎,隔条街巷抵银河。一宵两处芭蕉上,不敌相思泪点多。

雨中同菘畴小霞泛舟至罗仙家送春

清代 孙原湘

湖山如梦雨如尘,道是寻春却送春。画桨双枝天上水,红楼一角意中人。

难遮去路唯青草,不定来踪是绿蘋。究竟为谁惆怅煞,閒愁才洗又重新。

香梦

清代 孙原湘

月华如雪满琼楼,楼上齐悬翡翠钩。云气空濛连渤海,花光离合是罗浮。

洛神自许遮须国,织女曾逢博望侯。身惹玉炉香不散,醒时翻替梦时愁。

冬日由昭明台取径登辛峰亭观落日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出门见飞鸟,岁晚吾独间。白云先我心,摇曳苍林间。

古台木叶落,苍然见寒山。高处望不极,努力穷跻攀。

孙原湘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6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