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行路叹书利阳驿壁

行路叹书利阳驿壁

元代 宋褧

冬雨扑面朝不寒,驱马驰逐荆门山。麦陇高平稻塍直,竹树鸡门山两间。

少年笔砚为生理,耕得虚名才半纸。道逢良田胜境如,曲车老我流涎何日止。

诗人宋褧的古诗

送王君实西台御史 其九

元代 宋褧

生长何曾出帝城,马蹄一旦赴咸京。子长游览文章健,张掖滇池在此行。

竹枝歌三首 其三 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

元代 宋褧

东山日赤云气昏,河姑劝我莫出门。持筐采得桑叶满,直到阻雨溪南村。

送太原房淳德赴上长芦校官廿四韵

元代 宋褧

曩岁在甲子,我忝登桂籍。君从河东来,劘垒肆健笔。

相识稠人中,神胜须发黑。河汾孕灵秀,翛然涧松柏。

文章岂优劣,方晷判得失。时运或少乖,战艺不幸北。

乾龙飞九五,湛恩逮点额。受职固匪轻,笑捧告身敕。

音问久寥邈,再遇京尘陌。或荐诸太常,借径簿领役。

礼文熟讨论,固岂刀笔术。鹾司巍学宫,俨在漳水侧。

横经属老成,弟子拜讲席。广文莫厌冷,师道贵名实。

宦业堕素餐,吾党有愧色。育材登廷珍,计功倍千百。

拿舟载妻子,携书去王国。别酒借颜红,春衣点头白。

尚忆韩与许,当时同少诎。士宗掾柏台,才气森崒嵂。

辉卿莎塞下,幕府著劳绩。小大无弃捐,朝家礼罗密。

贤路辟榛芜,异才应间出。文运岂偶然,因君重太息。

江叔志司业堪老园

元代 宋褧

先生尽会婆娑,文苑故老无多。去志任思泉石,归梦枉到松萝。

送魏通甫南归

元代 宋褧

魏君江海儒,孟浪游天都。天都产功名,豪侠争奔趋。

子云老太玄,紫绶金张纡。吾侪赤手来,抱艺将何如。

时无解貂人,太白悲穷途。晨炊待桂玉,恶况那能祛。

凉风西北来,尘埃与之俱。秋清气寥瑟,愁悲塞中区。

驾言欲南还,感激仍踌躇。岂不愿君留,潜珍俟须臾。

江南垂白亲,日夕恒倚闾。袖中出毛檄,入室聊欢娱。

斗食勿羞薄,再举冲天衢。

辘轳曲

元代 宋褧

汉月转桐枝,罗衣怯嫩飔。银瓶轻坠放,惊散乳鸦儿。

都城杂咏

元代 宋褧

豪杰纷纷白玉京,汗颜血指战功名。九重见帝多因鬼,万里封侯不用兵。

肥马尘深心独苦,鲋鱼波涸事难平。西山小隐烟霞暗,依旧春犁趁雨耕。

送王君实西台御史 其六

元代 宋褧

十二官街踏雪泥,归来门巷晚凄迷。故人忽报明朝去,横玉一声春日低。

王君冕尝于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之北凿牖穴号归云洞二首

元代 宋褧

青绮门边有穴居,窈无窗户与阶除。暂时收住为霖气,不逐狂风谩卷舒。

送张孟功江淮觐省就赴河南幕

元代 宋褧

清时郎选重华年,英妙如君众口怜。霍霍宝刀新试刃,泠泠瑶瑟旧调弦。

思亲将捧白鸠杖,去国还浮画鹢船。淮浦汴堤俱好在,吟诗仍似水云天。

送李文清之官八番宣慰司幕府

元代 宋褧

马谙旧路不崎岖,草色新袍是故吾。山鸟山花总相识,莫将诗句咏娵隅。

宜都朝京亭四首 其三

元代 宋褧

远近峰峦浓淡姿,微茫洲渚画图披。新诗似与江山约,恰值幽人兴到时。

徐延寿母张节孝

元代 宋褧

良人旅榇藏故乡,襁中孤儿佩铜章。善事尊章不归宁,藁砧泉下无遗恨,棹楔门前有耿光。

竹枝歌三首 其二 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

元代 宋褧

菜花一尺篱门开,栗留声断斑鸠来。舍南青苗没人插,郎在黔中何日回。

舟中闻笛

元代 宋褧

虬须醉倚木兰舟,不识人间出塞愁。吹散碧云江上去,芳洲斜日自悠悠。

四月晦日即事

元代 宋褧

暝树俯疏棂,阴浓簇广庭。连绵送月雨,历落照泥星。

好友违千里,痴儿昧一经。近来忘百虑,恬淡养遐龄。

夜下新安驿奇家

元代 宋褧

河流如箭棹如飞,星汉垂光月渐西。回首曲廊微步处,文明门上夜乌啼。

过雁荡不见李五峰隐君

元代 宋褧

雁荡山高不可攀,松巢竹坞白云端。题诗为报经行客,莫作寻常少室看。

重过江陵 其一

元代 宋褧

渚宫春水数经过,风物消沉可奈何。闻得街头耆旧说,鲫鱼翻比昔年多。

送高句骊僧式上人东归二首 其二

元代 宋褧

暮餐城南粥,朝踏城东尘。道人心似水,去住本无因。

宋褧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620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