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登第诗五首 其三 同年会

登第诗五首 其三 同年会

元代 宋褧

临水亭台似曲江,同年人物宴华堂。婵娟笑弄龙香拨,醽醁深涵鸟羽觞。

醉后方言频尔汝,座中除目互平章。从来期集输京雒,仍见诗歌播八方。

诗人宋褧的古诗

漫成

元代 宋褧

日射金堤御水明,杨花榆荚出宫城。上林如锦春如画,却怪黄莺不解鸣。

秋江小景

元代 宋褧

霜落吴江息暮涛,荻芦花叶冷萧骚。山林真隐今谁在,画里渔舟亦自高。

沛中

元代 宋褧

未央宫阙锦辉煌,隆准何心恋故乡。直到中兴守家法,年年供顿幸南阳。

别后寄友

元代 宋褧

兰舟三日屈原亭,醉出南门缓辔行。柳暗河街新月上,一场离恨不分明。

送高句骊僧式上人东归二首 其二

元代 宋褧

暮餐城南粥,朝踏城东尘。道人心似水,去住本无因。

送存初宣慰湖南十首 其七

元代 宋褧

金闺朝退暮归时,指点铅华尽赋诗。惆怅海棠花底事,有谁题咏有谁知。

送李溉之得请还济南

元代 宋褧

髫龀客江汉,早闻高士名。玉居玉沙县,我在渚宫城。

弱小知慕玉,不得觌玉面。道路播词章,庸俗矜俊彦。

骐骥厌庭户,鸾凤悲草莱。英标出世表,去去黄金台。

风尘绮陌深,烟雾玉堂窅。浩歌香炉峰,巢云寄木杪。

朝辞九华顶,暮宿黄鹤楼。纶巾紫凤褐,欲去仍或留。

朅来重翱翔,五十霜鬓秋。瀛洲列群仙,蓬山撷兰芷。

一登銮坡峻,再陟阿阁崇。牙符杂珂佩,通籍金闺中。

谒帝兴圣宫,回车历城道。矫首凌天风,振衣下瑶岛。

东望华不注,烟霞齐鲁郊。言归理松楸,啸傲依堂坳。

缅想共玉游,不得恒聚首。叩首屡投刺,尘鞅阻文酒。

雨濯野山色,晴飞溪柳花。明发遂长往,怜玉离思赊。

云汉耀奎文,长庚丽其下。天书行召还,岂是栖栖者。

长安驿道中观芙蓉寄嘲伯循

元代 宋褧

玉溪桥畔淡朝霞,照景红妆泫露华。说似分司才御史,水边花胜驿中花。

谷城县斋留题 其二

元代 宋褧

方沼移栽菡萏茄,曲台培植牡丹芽。小山丛桂多清致,不用河阳一县花。

磨石村口号

元代 宋褧

伛柳碍行骑,山家少憩时。黑云催上马,不省主人谁。

赠相士小山

元代 宋褧

桂树丛生猿鹤幽,薜萝烟月閟清愁。白云何处吟招隐,我欲因君作少留。

杏蜡辞

元代 宋褧

霞绡簇春笑红雨,曲江芳情恼游子。郎君焰光高二丈,烧杀杏花三十里。

觞酣小驻庞姨家,莺歌溜玉铿红牙。华裾飘麝鬓毫绿,上马行陪择婿车。

赠辛瑞卿

元代 宋褧

之子轻财能好义,事如行道不拾遗。试从人物观此世,有似开元贞观时。

天台道人歌

元代 宋褧

天台道人住幽燕,相知垂及二十年。黄冠羽衣固不与众异,心脾一片常若冰雪之洒然。

瞳子点漆黑,两颊朝霞鲜。不知世有熊经鸟伸吐纳鍊摄之秘诀,方寸坦坦泓渟渊。

闾阎府署得失已不挂齿颊,炼丹蜕骨又不形语言。

不曲意谐俗而俗自喜不超然,逃名而名自贤。不为壶公左慈之幻眩,不为祀灶却老之诞谩。

病者相谒径走马往救,不屑屑责报归来燕坐高槐轩。

艺精时犹闭户究难素,客至大叫拍案治具倾玉船。

共谈南土风物辄欢笑京衢,风沙暑雨亦复不厌能留连。

我为道人写真已太逼,何用缣素施丹铅。他年史笔不传方士传方技,历历为我徵长篇。

张仲容七夕来徵诗就次韵以答

元代 宋褧

钿合红蛛缀网丝,玉儿瓜果设香帷。从来天上张公子,解试梧桐一叶诗。

竹枝歌四首 其一 送安庆教授朱仁卿

元代 宋褧

城南城北雪不消,城门道东无柳条。我侬相别无可赠,学取楚语作歌谣。

春城曲

元代 宋褧

孟阳冉冉青年度,乐酒踏歌宁计数。魏花如斗云光红,扬镳迤逦城南路。

门前佩马春泥声,香闱锁暗银杯倾。可是卓姬能窃去,梁园司马擅才名。

送魏通甫南归

元代 宋褧

魏君江海儒,孟浪游天都。天都产功名,豪侠争奔趋。

子云老太玄,紫绶金张纡。吾侪赤手来,抱艺将何如。

时无解貂人,太白悲穷途。晨炊待桂玉,恶况那能祛。

凉风西北来,尘埃与之俱。秋清气寥瑟,愁悲塞中区。

驾言欲南还,感激仍踌躇。岂不愿君留,潜珍俟须臾。

江南垂白亲,日夕恒倚闾。袖中出毛檄,入室聊欢娱。

斗食勿羞薄,再举冲天衢。

绿头鸭 送张仲容过维扬复之钱塘结婚正月二十日出京是其寿日也

元代 宋褧

缓摇鞭,销魂桥上留连。恰春波、鸭头新绿,仓皇便买吴船。

就华堂、溶溶寿酒,作绣陌、草草离筵。倾盖论交,分襟怨别,春风秋月仅经年。

都门道、纷纷轻薄,馀子政堪怜。夫君妙,心期湖海,意气云天。

便明朝、拂衣径去,天涯幽恨无边。暮维舟、沙鸥飏雪,春市酒、淮柳垂烟。

绿水迢迢,青山隐隐,浙江云拥洞房仙。对西湖、烟浓雨淡,少少占芳妍。

归来好,扶摇九万,水击三千。

四月晦日即事

元代 宋褧

暝树俯疏棂,阴浓簇广庭。连绵送月雨,历落照泥星。

好友违千里,痴儿昧一经。近来忘百虑,恬淡养遐龄。

宋褧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620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