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缺生还乡

送缺生还乡

明代 李昌祺

羡子翩翩世莫测,三十今犹隐乡国。陈平非是困长贫,贾谊终乡射奇策。

于今应暂赋闲居,钓水樵山心自娱。甘旨时供二亲养,灯窗夜对一床书。

昨日公车召尊府,青云有官未曾补。天涯岂但鞅掌劳,膝下惟知别离苦。

岁月蹉跎会面违,回头又复念重闱。柴门落照迎归客,童稚升堂竞挽衣。

有才勿向山林老,功名在人须及早。胡为寂寞环堵中,穷巷年年长秋草。

诗人李昌祺的古诗

洞章二首 其二

明代 李昌祺

浮黎始上青,浩气长空濛。溟涬窈无朕,端倪那可穷。

梵川玉虚界,不与诸天同。群仙时遨游,翳凤驾赤龙。

年寿罔有极,莫能测其终。泛咏黄云里,肃侍弥罗宫。

送太学王生省亲

明代 李昌祺

送客行歌出凤台,离情乡思醉难裁。故园旧友三年别,晏岁长淮一棹回。

鹭渚别来频入梦,鸥江归去且衔杯。囊空无物堪持赠,聊折寒香雪后梅。

拟古十四首 其一

明代 李昌祺

玄穹惟湛寂,元气斗斡旋。时序相禅续,阴阳无忒愆。

乾纲后攸则,庶政相斯专。明良职其职,四海自熙然。

送艾秀才还文江三首 其一

明代 李昌祺

杨柳阴阴虎踞关,离亭把酒送君还。到来建邺春将尽,归去文阳夏已残。

客里有书惟寄雁,山中无树可栖鸾。分携已自伤怀抱,回首他乡别更难。

送陈生归吉水赤岸二首 其一

明代 李昌祺

清砧兼落叶,总是别离情。去路千程远,归舟一叶轻。

秋云连树暗,寒日映川明。亦有沧浪兴,何时共濯缨。

访鹭洲书院遗址

明代 李昌祺

宋家书院但空名,二水中分草树平。陵谷变来基亦废,野人耕树草还生。

落花细雨文鱼上,残柳西风白雁鸣。临眺不堪怀往事,城头画角更凄清。

寄南昌沈大尹 其三

明代 李昌祺

昔出别乡亲,今还少四邻。天留双眼在,人笑一身贫。

勇退惭先哲,相知感故人。平生坚白意,未肯涅缁尘。

病起遣兴

明代 李昌祺

羸弱怯衣单,徐行觉尚难。平和欣脉复,疏懒喜身閒。

古砚从教洗,孤琴久未弹。朝衣如可解,归去卧秋山。

云溪清趣卷

明代 李昌祺

层层片片舒还卷,漾漾溶溶长复消。湿挂松梢晴讶雪,晓漫沙际暖生潮。

孤飞出岫为霖早,百折朝宗赴海遥。光影徘徊奇绝处,徽弦时向静中调。

内乡县

明代 李昌祺

岩邑千山里,荒村户半逃。晓餐炊橡栗,寒火爇蓬蒿。

深秀非盘谷,凋零类石壕。自伤无善政,抚问敢辞劳。

左掖闻莺次前人韵

明代 李昌祺

万年枝上雨新晴,朝退初闻禁苑莺。隔叶好音偏入听,傍花娇苑更多情。

悠扬巧入龟年笛,缥缈清谐子晋笙。惟有词臣最闲暇,轻摇玉佩让和鸣。

题三友卷

明代 李昌祺

世人结友结货利,知君结友与人异。半生缔交只三物,对之不人心已契。

偃蹇虬龙当槛蟠,冰魂翠袖静相看。因悲薄俗随冷煖,聊托幽芳共岁寒。

愿君终身勿相弃,岂必弹冠复联袂。苦口虽无药石人,同心实有金兰义。

君不见纷纷轻薄流,朝作刎颈暮作仇。人情真似翻覆手,三友贞姿宁易求。

和秋景韵二十首 其十二 秋思

明代 李昌祺

双蛾长蹙怨离居,不见银笺寄到书。清泪清愁孤枕上,残钟残到五更初。

已无佳句题红叶,谩有馀香在绣袽。怕近黄昏听络纬,更堪双杵动村墟。

送同年曾侍讲扈从北行二首 其一

明代 李昌祺

长乐疏钟曙色催,千官扈跸出蓬莱。香飘辇路鸾舆至,日射天蓬雉扇开。

九域车书同盛典,两京词赋属雄才。从容得侍清闲宴,更捧南山万寿杯。

送王佥事之湖广

明代 李昌祺

江汉维南纪,星辰近太微。地分方岳重,官到宪台稀。

远水连秋阔,轻帆彻夜飞。人生骢马贵,好是绣为衣。

花答

明代 李昌祺

多谢天公著意栽,不教妆点艳亭台。无人剪折无人赏,赢得年年自在开。

遐龄十景 其五 红崖叠翠

明代 李昌祺

曾闻千仞岧峣顶,上有仙翁隐碧云。蕉叶懒挥尘自远,枫枝不悴景长温。

丹光迸井清宵焕,雾气埋山白昼昏。积黛凝岚轇轕处,药炉茶臼至今存。

陈处士挽诗

明代 李昌祺

一枕翛然静解神,莺花零落草堂春。山中结社无遗老,地下埋堂有故人。

不向尘埃留半迹,独从丘壑寄閒身。蟏蛸在户悬空榻,徐孺重来泪满襟。

咏灯花

明代 李昌祺

羞向明开向暗开,芳丛暖燄照银台。须臾烂漫都成蕊,顷刻凋零半是煤。

绣幌不愁疏雨至,纱窗只怕猛风来。歌阑舞罢人归寝,一寸丹心未肯灰。

春日游池州梁昭明太子庙

明代 李昌祺

池阳山水郭西雄,华构萧条一半空。野藓春沿香案绿,岩花晴照衮衣红。

千年此地留遗迹,六代何人有故宫。玄圃已荒文选在,令人终古仰高风。

李昌祺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60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