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静观堂卷

题静观堂卷

明代 李昌祺

嘿处在林居,沈冥遗世荣。大哉灵台妙,止水湛澄凝。

括囊视群动,扰扰纷自营。细草沿虚砌,佳木荫前庭。

虑空念乃息,欲净理益明。如何驱驰子,终日沽其名。

清尊有醇醪,幽居无俗情。醉来澹忘言,养晦乐馀生。

诗人李昌祺的古诗

题西湖景画

明代 李昌祺

平生梦寐想西湖,老大才能阅画图。绕村幽径不堪步,横渡扁画若可呼。

天竺钟声出云里,雷峰塔影沉波底。花间缘绮苍童抱,柳下朱阑翠鬟倚。

汀鹭联拳雪羽毛,渊鱼拨剌金鳞尾。游人竞泛总宜船,三三两两六桥边。

细文轻绢新裁扇,浅色香罗初换绵。回桡别自寻佳处,直向菱荷尽头去。

风蒲烟苇接连洲,露叶晴梢高下树。曾闻此地最繁华,试访钱家与宋家。

故趾春深走麋鹿,古城秋暝啼鸱鸦。事殊时改空陈迹,射潮有箭留砂碛。

坠井银缶许世传,渡江泥马知谁识。葛岭妖桃照眼红,苏堤芳草伤心碧。

华堂永日玩丹青,逍遥绝似武林行。凭君莫说杭州景,惹起登临无限情。

四月二十七日拜广西之除赋此志喜

明代 李昌祺

紫殿沈沈禁漏稀,金铺齐启掖垣扉。已知侧席求贤俊,讵料抡才到贱微。

选榜乍题香墨湿,朝官初退软尘飞。南藩此去中州远,敢惮驱驰驷牡騑。

裕州山中即景

明代 李昌祺

晓露凝寒未结霜,农家禾黍喜登场。千林红叶兼黄叶,几树青杨间白杨。

叠嶂层峰云气密,奔流乱石涧声长。山深尽日行人少,野菊花开著处香。

舞阳留侯庙二首 其一

明代 李昌祺

信族豨夷越醢躬,太平无复用英雄。高皇却堕先生计,世上何曾有赤松。

遐龄十景 其九 鸾冈秋月

明代 李昌祺

银盘端正挂瑶天,灏气寒光两斗妍。白鹤仪鸾成恍惚,黄尘清水叹更迁。

五行秀淑兹山聚,百种祯祥此地全。应与三仙同不老,坐看兔魄谩亏圆。

辛亥花朝

明代 李昌祺

平分春色恰相停,处处秋千日日晴。柳为迎风偏婀娜,花因临水更分明。

寻芳已负嬉游兴,对景徒添感叹情。犹记南官曾献艺,白头无补负恩荣。

寄刘三髦五首 其二

明代 李昌祺

吾爱刘公子,浑如汉士风。古心真自得,高操更谁同。

绿水溪边舫,朱弦膝上桐。我惭簪组累,不得远相从。

拟唐塞下曲九首 其九

明代 李昌祺

大漠阴山外,霜天气候殊。阴沙明远燐,寒日惨穷庐。

北阙无来使,中原少得书。凯歌今未奏,壮士誓捐躯。

寄同安张忍庵通守

明代 李昌祺

东风催雨过淮淝,万户千门曙色微。渐老只愁朋旧少,逢春不放酒杯稀。

长江绕郡商帆集,远火沿山猎骑归。惟有忍庵窗外雪,比君高操更清辉。

游龙济寺

明代 李昌祺

暂息尘踪泯世缘,且留金地礼金仙。三生石湿垂萝雨,百衲衣薰煮茗烟。

猛虎跑泉松户外,驯猿投果石龛前。春深绝顶人稀到,花落闲窗僧自禅。

遐龄十景 其四 天宝云深

明代 李昌祺

洞天原自异人寰,可惜梅生分太悭。参杞熟来俱不食,神仙遇后竟空还。

灵呵鬼护金床隐,电掣雷轰石室关。苍狗白云长叆叇,恍疑移下玉京山。

病起遣兴

明代 李昌祺

羸弱怯衣单,徐行觉尚难。平和欣脉复,疏懒喜身閒。

古砚从教洗,孤琴久未弹。朝衣如可解,归去卧秋山。

题道士黄宇中小景 其三

明代 李昌祺

饮罢庭前树影移,城南城北路多岐。丁宁少长忙归去,莫待云深日暝时。

寄萧教谕三首 其一

明代 李昌祺

见说昆山县,孤城在水乡。汐潮通海近,云树接吴长。

夏暑圩田熟,秋阴学舍凉。年年春色里,桃杏烂宫墙。

沧洲程隐君挽诗

明代 李昌祺

翛然万事不关心,日日寻僧傍竹林。雨后幽泉随鹤汲,座中芳醑对花斟。

秋风老圃千株橘,夜月虚窗一曲琴。惆怅闽南空谷里,何人还解嗣遗音。

过吴门次萨天锡韵

明代 李昌祺

七泽三江通甫里,杨柳芙蓉照湖水。阊门过去是盘门,半掩珠帘画楼里。

靡芜生遍鸳鸯沙,东风落尽棠梨花。馆娃香径走麋鹿,清夜鬼灯明绛纱。

三高祠下东流续,真娘墓上风吹竹。西施去后屧廊倾,岁岁春深烧痕绿。

济宁夜泊

明代 李昌祺

疏星斜月在扁舟,寒鼓鼕鼕出郡楼。最忆往年何处听,长安门外五更头。

秋夜闻砧

明代 李昌祺

万遍千回捣未休,疏星凉月夜悠悠。酒醒空馆闻偏苦,老厌他乡听更愁。

绡帐银屏霜气早,黄云白草塞垣秋。妾心已逐寒声碎,凭仗风吹到海头。

赠太常张丞山水图十三首 其八

明代 李昌祺

荷绕清溪柳绕庄,时时濯足向沧浪。不知水鸟缘何事,飞去飞来自底忙。

送艾秀才还文江三首 其二

明代 李昌祺

疏疏芦苇野鸥飞,远水茫茫一掉归。雨过山田收早稻,凉生客舍感秋衣。

江村露冷蛩声急,楚泽天清雁影微。白发难兄如见问,为言空忆故山薇。

李昌祺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60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