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朱文卿见赠

和朱文卿见赠

宋代 吴芾

簿书终日叹徒劳,俄喜相看有故交。
抱道尚稽怀印绶,安贫还故厌衡茅。
草庐谁识真龙卧,阿阁行看彩凤巢。
归去故妨深闭户,静听修竹晚风敲。

诗人吴芾的古诗

扫坟东山感旧示十五侄

宋代 吴芾

四十年前此读书,与君俱欲上亨衢。
君虽未达心犹壮,我已衰颓作老夫。

寄韩子云二首

宋代 吴芾

点检枝头春已来,不应辜负掌中杯。
与君索笑须宜早,莫待城头吹落梅。

中秋会于照水堂竟不见月和刘判官

宋代 吴芾

又是人间八月秋,西风万里残暑收。
簿书汩没日复日,忽逢佳节聊举头。
开樽喜有宾僚共,准拟延月归城楼。
姮娥何事苦相恼,使我珠帘空上钩。
百年乐事能有几,兴来不惮秉烛游。
虽无月华助吟赏,须知节物不可留。
樽前莫问漏声促,且对溪山倒玉舟。

和刘与仁见寄

宋代 吴芾

鸡黍经年契阔,池台落日登临。千里空劳回首,一樽谁与论心。

拙者得归子仪喜而作诗见寄因次韵

宋代 吴芾

奉祠命下大明宫,尽室欢呼笑语同。
但欲从容全晚节,敢言高尚激贪风。
醉乡有约谁陪我,诗杜无人赖有公。
从此故山添胜事,未饶弘景相山中。

挽周希舜二首 其二

宋代 吴芾

倾盖如前日,分携忽累年。我方来旧治,公已辟新阡。

宿草荒三径,寒云惨一川。善人无复见,回首已茫然。

和四歌钱塘思归韵

宋代 吴芾

郁郁羇怀久欲东,故园何日割蒿蓬。
可堪世路尘缨缚,却使云蒿蕙帐空。
待价深藏非左计,汗颜为斲岂良工。
须知吕望严陵辈,亦是沧浪一钓翁。

十六夜再登月台

宋代 吴芾

虚度中秋颇动怀,今宵却事上高台。
强延风月虽聊尔,一对江山亦快哉。
小子仍携竹叶至,同僚还折桂枝来。
老夫为尔牵诗兴,笑向花前覆一杯。

送陈泽民赴铜陵簿

宋代 吴芾

乡闾人物久凋零,辈行如君却老成。
自合怀铅居册府,若为栖老向江城。
簿书且作三年计,事业当为万里程。
林下贤人如未泯,尚期拭目看飞鸣。

和许守喜雨韵

宋代 吴芾

使君盛德格皇天,奔走群龙雨霈然。
坐使槁苗成茂实,潜将丰霈换凶年。
荷锄野老欣嘉应,抱瓮田夫得晏眠。
拟倩乐工弦盛事,山城那得有师涓。

知吴致政韵

宋代 吴芾

晚学知谁继后尘,乡闾旧仰老成人。
门无车马何妨静,室有诗书不厌分。
闹里抽身甘寂寞,閒中觅中鬭清新。
杖藜莫惜频过我,共醉床头满榼春。

月下独酌有怀梁丈因和前韵以寄且约为明夜之

宋代 吴芾

晚来清跸驻旌麾,月色分明彻四围。
对景已欣群动息,仰天还觉众星稀。
如今路入中原去,看即春从上苑归。
况是升平时节近,一尊相属且忘机。

前日小诗并呈鲁漕

宋代 吴芾

华发萧萧我与君,未能免俗尚驰奔。
相看已是成三老,得暇何驰共一樽。
我欲丐闲归故里,君行趣召入修门。
亦知聚首无多日,且把交情更细论。

泽民因诵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

宋代 吴芾

老去疏慵厌仕途,归来林下学真如。
不思身外千般事,只占人间一味愚。
但得清尊长对客,纵添白发亦从渠。
世间达宦多忧畏,胸次还能似我无。

三七侄入新屋

宋代 吴芾

华屋新成集贺宾,门阑盛事一番新。
愿言积德高于屋,屋下长存百岁人。

和陶停云

宋代 吴芾

渊明抱节,不渝风雨。
为米折腰,颇厌艰阻。
归卧柴桑,孤松独抚。
希踪前贤,寤寐倾伫。

泽民见示游洞宫护圣二诗次来韵

宋代 吴芾

洞府藏真锁碧峦,我来顿觉百忧宽。
真人已去留遗像,古木犹存翳旧坛。
清入杖藜襟抱豁,冷侵衣袂骨毛寒。
何妨便作诛茅计,幸我年来已挂冠。

三月十一日风雹

宋代 吴芾

向晚欣逢霁色开,方思花下共衔杯。
一时雨雹排檐急,万里风云卷地来。
扫荡千花真可恨,摧残二麦亦堪哀。
赏心乐事俱休矣,惆怅青春去不回。

送董伯玉造朝改秩

宋代 吴芾

之子久言别,今秋忽此来。
访我湖山上,连此相追陪。
和诗动盈轴,举酒必昼罍。
使人增眼明,顿觉忘衰颓。
方将走山谷,乘兴共寻梅。
一笑坐花下,覆此黄金杯。
俄然告我去,遮路挽不回。
匆匆陈祖席,再豁怀抱开。
自古论治道,常患无人才。
如子虽寒素,万口称贤哉。
时运偶未至,半在困尘埃。
从今脱选调,宁复嗟淹回。
会见日千里,腾跃如龙媒。
愿言更努力,圣主方筑台。

生朝有感

宋代 吴芾

每恨生朝天一涯,今年却喜得还家。
渐看寒谷回春律,愈使衰翁感岁华。
客至宁辞倾竹叶,老来能醉几梅花。
余生只愿长如此,浮利浮名示足夸。
吴芾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54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