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馆中上元游葆真宫观灯 其一

次韵馆中上元游葆真宫观灯 其一

宋代 韩驹

百千灯射水精帘,尚觉游人意未厌。多病只思田舍乐,夜归烟火望茆檐。

诗人韩驹的古诗

以正赐库蒲萄醅送何斯举复次其韵 其二

宋代 韩驹

老臣政术不堪论,尚得君王赐酒樽。异日黄州成故事,蒲萄醅熟记初元。

十绝为亚卿作 其十

宋代 韩驹

强整双鬟说后期,相盟不在已相知。来时休落春风后,却漫嘲侬子满枝。

次韵钱逊叔侍郎见简

宋代 韩驹

白头逢世难,无地可推愁。晓日瞻天阙,春风忆御沟。

他年余老蜀,万户子封留。尚记临川郡,溪山烂漫游。

送苏世美东归 其一

宋代 韩驹

东游两见鹤林春,晚愧先生作并邻。樽俎每留仓猝客,典型犹识老成人。

系舟一笑都门外,卖剑归耕颍水滨。意气年来类儿女,别离不觉泪横巾。

故正议李公挽词 其一

宋代 韩驹

内阁论思密,西班步武清。谁无子隆贵,独被主恩荣。

带曳黄金重,鞍飞白玉轻。旧时行乐地,箫鼓入佳城。

钱逊叔见示小诗次韵 其三

宋代 韩驹

堕絮飞花又一年,黄梅小雨暗平川。莫言晚起家何事,日傍南池数绿钱。

五月八日游北禅师川登塔尽七级仆能三级而已晚过公晦偶作二首 其 ...

宋代 韩驹

徐郎胸次已冰清,北寺清游更绝尘。不欲茹荤缘道友,肯来出郭是诗人。

怜君远客情能尔,看我题名墨尚新。谁有好方扶脚力,故乡归去蹋峨岷。

题王内翰家李伯时画太一姑射图二首 其二

宋代 韩驹

海上仙山邈云水,神居缥缈凌虚起。风餐露宿不知年,八极浮游一弹指。

何人纸笔作此图,细看尚恐冰为肤。便欲凭轩问连叔,却愁挂壁惊肩吾。

虽有此图传自古,矫矫真容那得睹。万里中州不少留,晓发咸池暮玄圃。

而今玉殿开珠宫,鸾旗鹤驭纷长空。神兮早御飞龙下,愿赐千秋年谷丰。

送东林圭老游闽五绝句 其二

宋代 韩驹

少年高掇老庞科,未必龙门众角多。幕府三招三不去,唯将一钵渡娑婆。

梅花八首 其五

宋代 韩驹

江南岁晚雪漫漫,涧谷梅花巧耐寒。幸有幽香当供给,不辞三载滞西安。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 其四

宋代 韩驹

集英春殿唱诸生,日转觚棱晓色清。近侍皆分金带赤,内人争色雪衣明。

罢朝诏赐群公坐,合殿欢传万岁声。我老倦随宫漏永,江南归去听鼍更。

送僧住梅山 其一

宋代 韩驹

寺门岑寂知何许,想对千岩万壑开。待得梅山梅子熟,不辞先寄一枝来。

送蜀僧潮音归乡

宋代 韩驹

野水有善溉,山云忽为霖。古来出世士,亦有利物心。

上人成都来,袈裟尘土侵。两屦踏京国,一钵提丛林。

诸公握手旧,孰不低垂簪。尚陋汤休诗,肯鼓庭兰琴。

独说众妙行,听者开烦襟。我作五字偈,弥天识潮音。

陶氏一经堂诗

宋代 韩驹

古来儒术士,岂为胜籯金。更求紫与青,陋哉徒苦心。

有儿如少翁,但可污儒林。我歌劝学诗,以为邹鲁针。

似矩尚书帅桂道由临川赋诗三首贻彦章内翰谨次元韵送行 其三

宋代 韩驹

郡戟苍山上,平分二水流。四时无疠气,五管有贤侯。

静契罗公远,禅参帛道猷。人生一麾乐,不必向中州。

湖南有大竹世号猫头取以作枕仍为赋诗

宋代 韩驹

湖南人家养狸奴,夜出相乳肥其肤。买鱼穿柳不蒙聘,深蹲地底老欲枯。

谁将作枕置榻上,拥肿似惯眠氍毹。慵便玉枕分已无,孙生洗耳非良图。

茆斋纸帐施团蒲,与我同归夜相娱。更长月黑试附卧,鼠目尚尔惊睢盱。

坐令先生春睡美,梦魂直绕赤沙湖。更烦黄妳好看取,走入旁舍无人呼。

夜与疏山清公对语因设果供戏成长句

宋代 韩驹

落叶屑窣鸣风廊,四无人声夜未央。道人过我谈真常,客舍有底相迎将。

竹炉篝火曲木床,乌桕为烛枫脂香。青梨累累饤坐光,黄甘十子近著霜。

醯梅蜜杏经年藏,红糁缀枝加柘浆。莼藕藷芋蘘荷姜,堆盘满桉次第尝。

忆初见翁修水旁,转头八十须眉苍。尔时尊宿略丧亡,屹如枞桧老不僵。

而我昔漫参朝行,十年投闲坐老狂。人生一梦炊黄粱,诸法本闲人自忙。

况今世故甚扰攘,与翁幸憩菩提坊。夜阑一酌馀甘汤,他年此乐不可忘。

次韵钱逊叔侍郎见简 其一

宋代 韩驹

扫地焚香元自喜,傍门骑马向来慵。田园此去须安枕,海岱今年不举烽。

已分瘦藤扶病骨,生憎明镜写衰容。两公故是经纶手,只问腰金早晚重。

梅花八首 其六

宋代 韩驹

云根细路绕溪斜,日出烟销水见沙。只度关山魂已断,何须疏雨湿梅花。

送深老住芭蕉寺

宋代 韩驹

中岁厌凡子,结交惟道人。况此丧乱中,益信空门真。

老深龙岫来,意恐非常鳞。与语果英特,掣电翻机轮。

岩头路久绝,赖尔拈提新。莫言兹山小,是间无一尘。

生逢世道难,无地置此身。何当架茆竹,永托芭蕉邻。

韩驹

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33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