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嫦娥奔月 / 嫦娥飞天

嫦娥奔月 / 嫦娥飞天

宋代 安道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安道嫦娥奔月 / 嫦娥飞天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安道嫦娥奔月 / 嫦娥飞天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安道嫦娥奔月 / 嫦娥飞天民间传说

  民间的传说又略有不同,大体谓嫦娥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儿偷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图,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流露。
  另一的“嫦娥奔月”版本是说嫦娥经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诱惑,趁大羿外出狩猎,独自吞食了不死药,嫦娥由于背弃了丈夫,怕天庭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宫暂且安身。可是月宫空无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变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安道嫦娥奔月 / 嫦娥飞天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诗人安道的古诗

蚬子赞

宋代 安道

出手露脚,捞虾摝蚬。
这穷鬼子,可贵可贱。
纸钱堆裹谩藏身,莫言冷地无人见。

偈颂四十二首 其十三

宋代 安道

一夏九十日,今朝喜圆满。拈得巩县茶瓶,摵碎饶州瓷碗。

冷笑布袋,平欺懒瓒。天堂不拘,地狱不管。空腹高心担片板,无端瞎却顶门眼。

寄怀妇弟荆大彻时治兵京口

宋代 安道

摩挲狠石睨英雄,俊辩俄生万壑风。
还记卧龙怜小姊,独来床下拜庞公。

菩萨蛮弈棋私语迷藏弹琴读书潜窥秘戏 其十一 回文

宋代 安道

镜台移日朝红映。映红朝日移台镜。人玉照秾春。春秾照玉人。

幕垂寒略略。略略寒垂幕。花晓衬窗纱。纱窗衬晓花。

沚溪桥美林郎中德斋先生

宋代 安道

牛角山阳沚溪路,溪水冬寒不可渡。北风几见扬沙尘,日夜奔流海东注。

美人昼锦归故乡,飞梁压水高行步。郑国公孙陋乘舆,蜀中司马看题柱。

秀华续咏 其十五 阴丽华

宋代 安道

愿作金吾薄帝王,生平愿又娶妻偿。缘何抛却微时剑?忍使糟糠怨下堂。

台州郡治十二诗太守尤延之命赋·参云亭

宋代 安道

孤云不可攀,浩气相与遥。
著亭翠微顶,飞檐侵穴寥。
紫麟迂远驾,黄鹄回扶摇。
云收天籁息,亭影摩重霄。

见玉簪花感而作

宋代 安道

茂叶敷晴风,琼葩濯秋露。托根在霜台,讵有纤尘污。

舞影覆阶墀,飘香满庭户。公馀散烦襟,相看望清素。

痛思玉堂兄,当年寓奇趣。花时会群英,饮罢各有赋。

词翰未凄凉,人物已非故。因之重遐悲,临风泪如注。

周瑜墓

宋代 安道

挥毫欲写周公瑾,江左谁当不世雄。料敌未烦玄德虑,运筹常与仲谋同。

吴人醉在醇醪里,汉贼魂沉燥荻中。今日巴丘一坯土,尚应千载赏英风。

热河三十六景诗 其三十二 镜水云岑

宋代 安道

层崖千尺危嶂,涵绿几重碧潭。狮径盘旋道北,松枝宛转山南。

沉吟力尽难得,悬象俯察仰参。至理莫求别伎,经书自有包函。

苏幕遮 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

宋代 安道

坎离根,铅汞始。看尽千章,难取希夷理。际会先生蒙妙旨。万卷皆通,别是心欢喜。有中藏,无内起。大纳乾坤,小入毫毛里。元始曾言如黍米。灵宝分明,始觉真端的。

祖师图赞

宋代 安道

等是清平世界人,多因闲事长无明。
使他个个能安分,图上何缘有姓名。

淡水眺望呈陈淑程道兄

宋代 安道

分疆鼎峙各西东,一水依然两地通。大海潮回烟燄黑,内山雨过浪花红。

曾无艋舺招人渡,尚有輶轩问土风。惟见买茶他国客,来如春燕去如鸿。

偈颂六十七首 其三十七

宋代 安道

日正暄,春已暮,落花片片随流去。拄杖枝头一点红,馨香遍界无人顾。

贺圣朝 秋夜闻鹤唳

宋代 安道

谁家池馆鸣秋鹤。隔花阴帘幕。一声寒峭,两声激楚,三声寥廓。

烦伊唤醒长生乐。悔红尘担阁。从今以往,倡予和汝,与伊相约。

筹边亭

宋代 安道

诛茅垒石结新亭,退食筹边答圣明。
海外时康民讼简,同官莫惜共论兵。

追述去冬时事

宋代 安道

时十一月岁乙未,台山北海如波沸。遗民义气薄云霄,欲转汉天回汉地。

骤似雄风吹雨来,复似怒潮挟沙至。重重夜袭台北城,惊杀倭兵失梦寐。

城头半夜起狼烟,城外连天列象燧。倭酋持枪尽欲狂,倭卒寻刀起如醉。

越日彼族元节天,不成拜贺不就次。电达全台皆戒严,火急三军齐结驷。

延城驱出领袖人,束以羁绁防生事。是乃逢迎趋利徒,岂有才情能树帜。

狐疑鼠窜空怔营,维时外间尚无意。彼族杀气犹未降,压阵冲锋出大帅。

天使遗民成国殇,二三首雄中炮踬。雄徒四散登于山,可哀良善遭斩劓。

冬风惨惨吹哭声,阴雨凄凄飘肉骴。平民庐舍数千家,灰烬之中无位置。

逃亡耕夫诈诱归,复以一坑除芒刺。是时我正丧所生,倚门夜泣皋鱼泪。

闻之意惨心复摧,不能哀吟亦酸鼻。年来衔石不能填,叹息海天出魍魅。

呜呼七哀兮,哀不尽,风云气。

浪淘沙 庚子八月二十一日,弋阳舟次,寄芗泠七叔父

宋代 安道

舟静月将阑。记送河干。深蒙厚意每周旋。只为乡心归去急,强别慈颜。

旅梦几曾安。泪湿征衫。依依膝下别应难。宦海风尘祈郑重,后晤何年。

和太宰紫岩送春四首 其四

宋代 安道

便买春醪日典衣,及时行乐莫相违。白鹭洲前宁久驻,紫薇红药待公归。

行通善友求颂

宋代 安道

明白家风月洗霜,道人寒夜坐绳床。
安身谁效兔三窟,返照自如龟六藏。
疑若蛇弓蟠酒醆,妙同蜂蜜得华房。
默游宛转臻元极,虚廓无涯步大方。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