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韩愈
过始兴江口感怀
琴操十首。猗兰操
符读书城南(符,愈之子。城南,愈别墅)
赠侯喜
子产不毁乡校颂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谁其嗣之?我思古人!
雉带箭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张籍、周况也)
奉和武相公镇蜀时咏使宅韦太尉所养孔雀
宿龙宫滩
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暇日言怀见寄之作
过鸿沟
郓州谿堂诗
送王含秀才序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琴曲歌辞。残形操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示爽
题广昌馆(在随州枣阳县南)
游城南十六首。落花
晚春二首·其二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372篇诗文
山石
盆池五首
讳辩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渚亭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北楼
石鼓歌
应科目时与人书
送李愿归盘谷序
游祝融峰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赠贾岛(以下二首见《万首绝句》)
送惠师(愈在连州与释景常、元惠游。惠师即元惠也)
蓝田县丞厅壁记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径
寄随州周员外
条山苍
镇州初归
祖席前字
龙移
郑群赠簟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
处州孔子庙碑附诗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咏灯花同侯十一
送穷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苦寒歌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赠张徐州工辞酒
送湖南李正字归
重云李观疾赠之
送僧澄观
次同冠峡(赴阳山作)
暮行河堤上
喜雪献裴尚书(裴均也,时为荆南节度使)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穆宗长庆二年,裴度罢)
柳子厚墓志铭
秋字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新竹
送郑尚书赴南海
送区弘南归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
送区册序
泷吏
杂曲歌辞。鸣雁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孟生诗(孟郊下第,送之谒徐州张建封也)
病鸱
游城南十六首。遣兴
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卢汀也)
饮城南道边古墓上逢中丞过赠礼部卫员外少室张道士
晚次宣溪,辱韶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二章
秋雨联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