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离思四首 其二

离思四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独坐情默默,清风徐至侧。何事拂征衫,令人苦相忆。

诗人安道的古诗

浪淘沙 偕叔平过增寿寺别院,叔平指其姬人瘗处,为赋一解

宋代 安道

幽磬隔花闻,清梵如尘,清清别院悄无人。燕子不来春又去,立到黄昏。

芳草最愁君,埋了罗裙,可怜眉黛已无痕。曾是旧时帘底月,如此销魂。

宫词 其十二

宋代 安道

旋移红树斲新苔,宣使龙池更凿开。展得绿波宽似海,水心楼殿胜蓬莱。

九日慈仁寺毗卢阁登高谢麟伯何铁生陈六舟朱肯甫董研樵陈逸山王廉 ...

宋代 安道

吾欲反悲秋,秋气实快哉。木落天雨霜,万里无氛埃。

志士如黄鹄,人海厌沈埋。且登三藏阁,何异九成台。

磴道既多剥,步櫩又已摧。秋花亦疏薄,辛苦残僧栽。

纷然俦侣集,解带倾尊罍。晴空拥太行,万马脱衔来。

芦沟浊似汤,蓟丘低如坏。决云一雕起,拂霄群雁排。

逸气翔寥廓,顿使襟抱开。诸公皆能赋,一一大夫才。

下视九陌人,营扰徒喧豗。年年有重阳,望古令人哀。

此寺盛明季,法筵閧如雷。国初犹庄严,庙市奇书堆。

亭林赁庑住,渔洋游春回。近日寿阳相,重复辟蒿莱。

坐客皆龙气,张陈朱曾梅。嘉会已陈迹,行径生荒苔。

各自有千古,恨不相追陪。抚此白露零,感我玄鬓衰。

靡靡枝上叶,常被商声催。请看双虬松,铁干无摧颓。

牛山景下泣,秋井杜衔杯。二子孰为贤,悠悠非我怀。

四月十日过东山小庄漫兴 其二

宋代 安道

茅茨喔喔乱晨鸡,红日穿林树影低。圃上轴声惊打麦,黄莺飞过绿阴啼。

匮田

宋代 安道

江边有田以匮称,四起封围皆力成。有时捲地风涛生,外禦冲荡如严城。

大至连顷或百亩,内少塍埂殊宽平。牛犁展用易为力,不妨陆耕与水耕。

长弹一引彻两际,秧垄依约无斜横。旁置瀽穴供吐约,水旱不得为亏盈。

素号常熟有定数,寄收粒食犹囷京。庸田有例召民佃,三年税额方全徵。

便当从此事修筑,永护稼地非徒名。吾生口腹有成计,终焉愿作江乡氓。

十月一日舟次吉水

宋代 安道

沙迥连云白,江清荡水文。
鸥行一镜转,猿啸四山闻。
闽楚风遥接,秋冬气乍分。
愁心与落叶,天外共纷纷。

简尚宾将归赋赠

宋代 安道

相留忽是一年期,落叶西风话别时。宾馆寂寥西榻在,吏情凉薄故人知。

舟冲雾雨帆飞远,书忆乡园雁到迟。明日古槐修竹里,玉亭吟坐复同谁。

看运河建坝处

宋代 安道

十月风霜幸潞河,隔林疏叶尽寒柯。岸边土薄难容水,堤外沙沉易涨波。

春末浅夫忙用力,秋深霖雨失时禾。往来踟躇临渊叹,何惜分流建坝多。

零陵寺井栏赞

宋代 安道

此是南山石,将来造井栏。流传千万代,各结佛家缘。

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同沾胜福者,超于弥勒前。

菊花十月始开

宋代 安道

今岁黄花开较迟,入冬才见绽东篱。一秋空负有佳色,九月无由望白衣。

橘绿橙黄添好景,桃娇柳媚任先时。须知晚节坚如许,似接寒梅雪里姿。

丰乐亭次少司成郭价夫先生韵

宋代 安道

年去民多疚,于今岁甫登。乘时开胜境,扫榻待良朋。

远屿烟光杳,长空浩气凌。追游应有记,薄劣愧无能。

踏莎行·醉柳迷莺

宋代 安道

醉柳迷莺,懒风熨草,约郎暂会闲门道。粉墙阴下待郎来,藓痕印得鞋痕小。
玉漏方催,月光渐小,望郎不到心如捣。避人归倚小围屏,断魄还向墙阴绕。

念奴娇·怒涛驾雪

宋代 安道

怒涛驾雪,*千骑、争赴危千奔注。高阁凌空图画出,邈邈荆扬佳趣。梦泽云宽,邗沟霜净,影落晴檐柱。南来王气,消沉榛莽深处。堪笑亡国危机,沉江铁锁,欲把东吴拒。司马家儿那解事,神算真成天遇。商意悲凉,宫词凄苦。忍听临风句。无情江水,不将遗恨流去。

元符大朝会三首 其三 三举酒用《甘露》。

宋代 安道

泫泫零露,云英醴溢。和气凝津,流甘委白。饴泛泮林,珠联竹柏。

天不爱道,圣功允格。

会真诗四首 其四

宋代 安道

月淡星微夜渐分,百年心事在逡巡。无端侍女频催去,香散空斋不见人。

黄山杂咏·丹霞峰

宋代 安道

绮段堆青壁,点缀秋颜色。
几使晓来风,纵横裁不得。

春情 其二

宋代 安道

晓风紫陌嫩晴天,杏子衫轻乍换绵。似向石家楼畔醉,绿珠花底试秋千。

四块玉·一点皎然冰玉洁

宋代 安道

一点皎然冰玉洁。浩劫无生灭。跨古腾今无暂歇。遍极目,真空摄。此法方知通妙诀。玄理人难别。两路曹溪分关节。映水照,天空月。

鹧鸪天十九首 其十七

宋代 安道

脂印心田一点红。丹青引里早生逢。西楼酒赌花间句,南陌香吹带角风。

潘令老,步兵穷。青衫纨扇赋情同。从今不许寻常见,缥缈巫云十二峰。

满庭芳 怀蒋山本师和尚

宋代 安道

秋草如波,秋花似锦,无端又是中秋。秋窗閒坐,秋茗泛瓷瓯。

白发老僧别后,秋江上、谁与同游?连朝被、秋风秋雨,搅起一天愁。

石头城下路,秋云冷冷,秋水油油。纵有南朝寺,总则难留。

试听红花埭北,钟声犹在景阳楼。秋堪怕,归来正好,秋色满篱头。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