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己丑谷日谒九陵

己丑谷日谒九陵

明代 安希范

峻极插天都,群峰奠奥区。寝园瞻气象,宫殿壮规模。

九叶藏仙蜕,千秋孕宝符。龙髯悲往烈,燕翼想遗谟。

瑞日悬幽阙,□□净远□。青郊巡铁骑,未闼锁金铺。

寂寂衣冠道,苍苍松柏衢。小臣持节过,拜舞向山隅。

诗人安希范的古诗

辛酉元旦示儿 其二

明代 安希范

自是清时老逸民,浮生阅历五朝人。八年薄宦蒙严谴,廿载深山狎家沦。

仅保家声无忝旧,幸逢国运复更新。受恩奕世惭何报,努力儿曹早致身。

题邹南皋太平山房图 其一

明代 安希范

数亩青山一草庐,竹扉松径亦萧疏。主人抱膝淡无虑,祇有耽书癖未□。

林居漫兴 其一

明代 安希范

雨过新苔渐满阶,踌踟不忍触青鞋。槛前春色花初放,林下幽情赏独谐。

欲倒竹篱须葺治,将颓石岸更安排。萧然忘却人间世,本自无名不用埋。

削籍南归瞿沈二膳部蒋祠部傅太常陈蔡二民部于比部携舟追送龙江雪 ...

明代 安希范

倚棹江干雨雪中,故人携酒扣孤篷。自缘触罪辞南国,敢向明时赋北风。

泉石尽堪娱懒性,勋猷今巳让诸公。古来良会元难久,莫叹浮生似转蓬。

郑太初仪部远谪永宁出都门诸公赠言见示次吴采于侍御韵奉赠 其四

明代 安希范

抗疏名高满汉京,寸衷日月可争明。爰爰尔自营三窋,矫矫吾甘斥一鸣。

臣节敢云辞万死,主恩犹得贷馀生。投荒此别应非远,何事殷勤唱渭城。

送华秘书还朝

明代 安希范

暂释庭帏恋,仍归供奉班。凤池毫再淬,温室树重攀。

阙下东方隐,淮南庄助还。倘承前席问,何策佐时艰。

以女贞酒寄高存之口占

明代 安希范

试酌女贞酒,春风生缊袍。光真浮琥珀,功或胜蒲萄。

聊以分同好,非徒餍老饕。五加君酿美,芳韵定应高。

龙山咏 其四 小洞庭

明代 安希范

山形何磅礴,具此一卷小。芥子纳须弥,其义真可了。

过高唐访先大夫遗政得州志知有葺城之绩而记述寥寥因以志感

明代 安希范

褰帷问俗驻鱼邱,父老攀车顉故侯。雉堞嶙峋遗烈远,棠阴蔽芾去思留。

秋风凄恻飞红叶,落日悲鸣骋紫骝。惆怅残碑沦旧迹,寒烟衰草漫凝眸。

次韵答孙汝师见赠吴兴卜居之作 其三

明代 安希范

白蘋红蓼正清秋,苕霅聊为汗漫游。黄菊东篱元亮径,绿蓑西塞志和舟。

人言老矣终何用,自笑生兮本若浮。薄有勋名在丘壑,山中初拜醉乡侯。

郑太初仪部远谪永宁出都门诸公赠言见示次吴采于侍御韵奉赠 其一

明代 安希范

社稷安危虑独深,一官那敢计升沉。危言竞侧宵人目,严谴终非圣定心。

薄海定知传谏草,故乡犹幸盍朋簪。新诗满牍同心侣,把卷低徊不忍吟。

阳和道中逢初度

明代 安希范

握节行穷壤,悬弧际旧辰。萍踪边地雪,柳色故园春。

颜为风尘改,年从道路新。一觞聊自祝,僮仆且相亲。

春前一日访高存之湖上新筑

明代 安希范

幽栖小筑五湖滨,斗室全收景物真。出世不须黄鹄举,逃名偏与白鸥亲。

旧馀衰柳犹含冻,新种疏梅巳报春。此意寥寥谁共解,卜居吾亦愿为邻。

雪霁后王相公招饮郊园

明代 安希范

出郭乘初霁,高台列绮筵。北临收市邑,南睇俯山川。

莘野耕春雨,磻溪钓暮烟。圣明虚席待,莫负太平年。

郑太初仪部远谪永宁出都门诸公赠言见示次吴采于侍御韵奉赠 其三

明代 安希范

相逢犹忆未髫□,我巳衰颓尔独贤。直节峥嵘标斗望,封章璀璨映奎躔。

忧时绿鬓霜将染,报国丹心火愈燃。远谪不须愁瘴疠,清风先播夜郎天。

牛首山

明代 安希范

精庐高下翠微间,石磴迢遥次第攀。藤杖藉支苍藓滑,竹扉尝掩白云閒。

檐前老鹘将雏立,树里孤僧负钵还。独上孤峰西望远,日斜烟雾暗江关。

仲春望后同高存之泛五里湖游漆塘诸山分韵各赋五言近体 其三

明代 安希范

登陟穷幽胜,峰西日渐曛。朅来孤岭上,瞥见两湖分。

卧楫思乘月,扶筇更蹑云。梅花偏滞客,晚酌恋清芬。

人日昌平道中晚行

明代 安希范

怅别都门酒,轺车入夜行。疏星带远塞,斜月傍孤城。

寒重人无语,风高马乱鸣。遥思传采胜,转觉客心惊。

削籍东归留别秣陵诸相知 其三

明代 安希范

十年惭窃禄,一日效愚忠。戆直曾何补,疏狂甘固穷。

但令图史足,不愧橐囊空。欲问归田事,斋心祝岁丰。

武康卜居 其五

明代 安希范

入山赢数里,有坞曰桐城。叠嶂重重抱,流泉曲曲清。

结茆堪避世,种竹足谋生。肥遁曾占吉,于今遁始成。

安希范

安希范

安希范(1564-1621)字小范,号我素。江苏无锡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安希范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 9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