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白居易
题山石榴花
村居苦寒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忆江南·江南好
醉中戏赠郑使君 时使君先归,留妓乐重饮。
南侍御以石相赠,助成水声,因以绝句谢之
题令狐家木兰花
有感三首 其三
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怆。来事勿相迎,相迎已惆怅。
不如兀然坐,不如塌然卧。食来即开口,睡来即合眼。
二事最关身,安寝加餐饭。忘怀任行止,委命随修短。
更若有兴来,狂歌酒一盏。
偶作寄朗之
读史五首 其二
祸患如棼丝,其来无端绪。马迁下蚕室,嵇康就囹圄。
抱冤迁气屈,忍耻形神沮。当彼戮辱时,奋飞无翅羽。
商山有黄绮,颍川有巢许。何不从之游?超然离网罟。
山林少羁鞅,世路多艰阻。寄谢伐檀人,慎勿嗟穷处。
重阳席上赋白菊
问皇甫十
对酒当歌
福先寺雪中饯刘苏州
山中五绝句。林下樗
登西山望硖石湖
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
自问此心呈诸老伴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闲眠
追欢偶作
达哉乐天行(一作健哉乐天行)
湖亭望水
仆射来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难并之说诚哉是言辄…兼简尚书
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琵琶行 / 琵琶引
苏州李中丞以元日郡斋感怀诗寄微之及予,辄
有木诗八首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云门寺
疑梦二首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
初冬即事忆皇甫十
夜琴
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时年十五)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日独游香山寺)
代鹤
咏怀寄皇甫朗之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
村居卧病三首 其一
官俸初罢,亲故见忧,以诗谕之
与元九书
春眠
柘枝妓
感秋咏意
牡丹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闲居自题,戏招宿客
清明夜
杂曲歌辞 其七 杨柳枝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和春深二十首 其八
独游玉泉寺 三月三十日。
和敏中洛下即事(时敏中为殿中分司)
秦中吟十首。歌舞(一作伤阌乡县囚)
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纪之传好事者
寒食日寄杨东川
杂曲歌辞·浪淘沙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其四
八月三日夜作
初冬早起寄梦得
答客说
寄李蕲州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赠昙禅师 梦中作
池鹤二首
秋游
题法华山天衣寺
后序
秋晚
醉后戏题
雨中招张司业宿
郡亭
樟亭双樱树
醉中见微之旧卷有感
酬梦得暮秋晴夜对月相忆
和寄乐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