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吾雏

吾雏

唐代 白居易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嗟吾不才子,怜尔无弟兄。
抚养虽骄騃,性识颇聪明。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
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
学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婴。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
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诗人白居易的古诗

谈氏小外孙玉童

唐代 白居易

外翁七十孙三岁,笑指琴书欲遣传。自念老夫今耄矣,
因思稚子更茫然。中郎馀庆钟羊祜,子幼能文似马迁。
才与不才争料得,东床空后且娇怜。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唐代 白居易

罗敷敛双袂,樊姬献一杯。不见舒员外,秋菊为谁开。

冬夜闻虫

唐代 白居易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西楼独立

唐代 白居易

身著白衣头似雪,时时醉立小楼中。
路人回顾应相怪,十一年来见此翁。

正月十五日夜月

唐代 白居易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游赵村杏花

唐代 白居易

赵村红杏每年开,十五年来看几回。
七十三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

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时为河南尹)

唐代 白居易

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危磴上悬泉,澄湾转坊口。
虚明见深底,净绿无纤垢。仙棹浪悠扬,尘缨风斗薮。
岩寒松柏短,石古莓苔厚。锦坐缨高低,翠屏张左右。
虽无安石妓,不乏文举酒。谈笑逐身来,管弦随事有。
时逢杖锡客,或值垂纶叟。相与澹忘归,自辰将及酉。
公门欲返驾,溪路犹回首。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唐代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惜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盐商妇-恶幸人也

唐代 白居易

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南北东西不失家,
风水为乡船作宅。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
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前呼苍头后州婢,
问尔因何得如此。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
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
盐铁尚书远不知。何况江头鱼米贱,红脍黄橙香稻饭。
饱食浓妆倚柁楼,两朵红腮花欲绽。盐商妇,有幸嫁盐商。
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好衣美食来何处,
亦须惭愧桑弘羊。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

暮江吟

唐代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真珠 通 珍珠)

长安正月十五日

唐代 白居易

諠諠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病中诗十五首。就暖偶酌戏诸诗酒旧侣

唐代 白居易

低屏软褥卧藤床,舁向前轩就日阳。一足任他为外物,
三杯自要沃中肠。头风若见诗应愈,齿折仍夸笑不妨。
细酌徐吟犹得在,旧游未必便相忘。

四年春

唐代 白居易

柳梢黄嫩草芽新,又入开成第四春。近日放慵多不出,
少年嫌老可相亲。分司吉傅频过舍,致仕崔卿拟卜邻。
时辈推迁年事到,往还多是白头人。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

唐代 白居易

斋戒坐三旬,笙歌发四邻。月明停酒夜,眼暗看花人。
赖学空为观,深知念是尘。犹思闲语笑,未忘旧交亲。
久作龙门主,多为兔苑宾。水嬉歌尽日,雪宴烛通晨。
事事皆过分,时时自问身。风光抛得也,七十四年春。

勤政楼西老柳

唐代 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鹅赠鹤

唐代 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读庄子

唐代 白居易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
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竹枝

唐代 白居易

竹枝苦怨怨何人,
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
愁杀江南病使君。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唐代 白居易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