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临川亲旧十首意到辄书不复次序 其三

寄临川亲旧十首意到辄书不复次序 其三

宋代 吕本中

屡试吴中千里莼,闽中荔子亦尝新。独游每恨无佳思,正好溪山少故人。

诗人吕本中的古诗

邮上祈雨

宋代 吕本中

泥龙蜴蜥困追求,旱遍淮南二十州。寄语天公莫轻许,少留明月作中秋。

寄蔡伯世赵才仲 其一

宋代 吕本中

我恨不识鹿门公,蔡郎心期千载同。不随吏部曹中板,去赴长芦寺里钟。

元日赠沈宗师四首 其三

宋代 吕本中

沈郎固可人,好善乃天性。迹随万事远,心与一物定。

萧然四立壁,笔墨自温凊。更持孟贲勇,少折楚士胫。

寄人三首 其二

宋代 吕本中

念昔无事日,同升夫子堂。江湖晚相见,犹喜共行藏。

元日赠沈宗师四首

宋代 吕本中

东家起传觞,西家起相唤。我亦了新诗,成此奇一段。

念无毫发益,但见日月换。出门语沈郎,造请我亦漫。

蔬食三首 其一

宋代 吕本中

杀物以活己,肉食固多惭。况无一事勤,敢于滋味贪。

今晨病少间,调羹有酸咸。居然饱笋蕨,自足慰清馋。

会稽初秋四首 其二

宋代 吕本中

张侯问舍复何时,我亦留连去未期。便欲为君草堂客,几时先寄落成诗。

同狼山印老早饭建隆遂登平山堂

宋代 吕本中

尘埃障西风,草木被朝日。篮舆郭北门,未厌来往疾。

僮奴懒不进,颇复费呵叱。道人先我行,宴坐已一室。

殷勤劝客住,午饭当促膝。炉烟窗纸明,鸟语树叶密。

却上平山堂,晚景更萧瑟。澄江渺天际,妙句不容乞。

平生泉石念,固自有遗失。何能从儿曹,十事九不实。

兹游岂不快,此老固坦率。尚从文殊师,一往问摩诘。

谢方倅惠炭

宋代 吕本中

寒压新春雪不融,布衾如铁坐衰翁。烦君又送南山炭,更放残炉一夜红。

戒杀八首 其二

宋代 吕本中

畜犬被缚时,犹为主人吠。吠声不绝口,汤沸主已退。

主人调醯盐,欲以佐滋味。持此望身安,世间宁有是。

纪栖贤山读书

宋代 吕本中

迟日欣欣山景妍,携琴吟咏翠微前。行厨烧笋粉铺色,高阁看梅雪白天。

午罢抛书曳短杖,雨来拥卷听幽泉。一春洒落韶光足,他日芳怀得复然。

廖用中世綵堂

宋代 吕本中

廖氏居七闽,土俗变齐鲁。子孙仁且寿,每继先父祖。

作堂名世綵,此意天所予。近者得矜式,远者快先睹。

今公怀直道,邪正有区处。还家上此堂,父祖当笑许。

小人慕清风,想像濯烦暑。孰知少年场,有此毛发古。

何时望世綵,得听公笑语。老松卧岁寒,亦以蔽风雨。

人或不予知,亦莫予敢侮。

赠曾吉甫

宋代 吕本中

荒城少往还,居处喜相近。欣然得一笑,渠敢有不尽。

词源久欲竭,此道或少进。作气在一鼓,军士况未慭。

凉风动高梧,尘土朝作阵。临溪惜暂别,溪浅雨复吝。

岂无一言赠,以当百镒赆。沉绵我未瘳,李君更须慎。

戒杀八首 其三

宋代 吕本中

犬虽有小过,未至不得活。卖钱与屠宰,使得恣脔割。

君儿小不安,君夜不得眠。何独于此犬,如此安忍然。

祁 其二

宋代 吕本中

风落千山雨夜鸣,时因归梦识宣城。欲知溪路行多少,已过徽州第五程。

知止啸傲轩

宋代 吕本中

贪夫九鼎犹不足,渊明一轩长有馀。人生趋向等天壤,鸱嚇腐鼠猜鹓雏。

中郎妙处世不识,风期自与常人殊。开轩便有千载韵,友葛天氏无怀徒。

坐看松菊妙时节,兔葵桃树纷荣枯。五年却走各南北,千里怀想空烦纡。

双鱼沈浮久不至,三径寂寞今何如。文章潦倒付丘壑,疾病蹭蹬思江湖。

何时共坐北风里,烦君小摘园中蔬。

渴雨简张仲宗二首 其二

宋代 吕本中

雨湿平林松桂香,断云冉冉拂疏篁。江山故自可人意,从此归休策最长。

赠了老

宋代 吕本中

前年见公沧海上,法会堂堂万骑将。今年见公浙河东,犹是当时旧老翁。

送行更有天童老,骐骥齐驱猎霜草。野狐射干胆欲破,不但独喷群马倒。

我衰且病百念绝,便得从公不为早。忘情遁迹亦未是,言与不言俱一扫。

世人扰扰不归家,公行问渠有何好。

送范子仪将漕湖北五首 其五

宋代 吕本中

我懒百事废,尚叨交旧知。时蒙寄书来,索我送行诗。

我诗老益退,久为人所嗤。君独不见鄙,论相不举肥。

送君湖北去,无事隔山陂。时应有佳句,尚足慰相思。

清隐及欧园赏梅 其一

宋代 吕本中

亭边竹外影疏疏,恼客清香半有无。不共东君苦交涉,只缘冰雪作肌肤。

吕本中

吕本中

  吕本中(1084- 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 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 等. 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 辑有<<紫微词>>,<<全宋词>> 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75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