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句 其十八

句 其十八

宋代 王安石

苑阆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诗人王安石的古诗

省中二首

宋代 王安石

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於世转参差。
移床独卧秋风里,静看蜘蛛结网丝。

送丁廓秀才归汝阴

宋代 王安石

风驶柳条乾,驼裘未胜寒。
殷懃陌上日,为客暖征鞍。

次韵酬宋玘六首 其五

宋代 王安石

无能私愿祇求田,时物安能学计然。凿井未成歌击壤,射熊犹得梦钧天。

遥思故国归来日,留滞新恩已去年。携手与君游最乐,春风波上水溅溅。

发廪

宋代 王安石

先王有经制,颁布上所行。
後世不复古,贫穷主兼并。
非民独如此,为国赖以成。
筑台尊寡妇,入粟至公卿。
我尝不忍此,愿见井地平。
大意苦未就,小官苟营营。
筑年佐荒州,市有弃饿婴。
驾言发富藏,云以救鳏惸。
崎岖山谷间,百室无一盈。
乡豪已云然,罢弱安可生。
兹地昔丰实,土沃人良耕。
他州或呰窳,贫富不难评。
幽诗出周公,根本讵宜轻。
愿书七月篇,一寤上聪明。

雨中

宋代 王安石

尚疑樱欲吐,已怪菊成漂。
紫苋凌风怯,青苔挟雨骄。
长闲故有味,多难自无聊。
牢落柴荆晚,生涯付一瓢。

答曾子固南丰道中所寄

宋代 王安石

吾子命世豪,术学穷无闲。
直意慕圣人,不问闵与颜。
彼昏何为者,诬构来(左口右颜)(左口右颜)。
应逮犯秋阳,动为人所叹。
不恤我躬瘁,乃嗟天泽悭。
令人念公卿,烨烨趋王班。
泊无悯世意,狙猿而佩环。
爱子所守卓,忧予不能攀。
永矢从子游,合如扉上鐶。
愿言借余力,迎浦疏潺潺。
亦有衣上尘,可攀裨泰山。
大江秋正清,岛溆相萦弯。
四盼浩无主,日暮烟霞斑。
水竹密以劲,霜枫衰更殷。
常托亦云健,行矣非闲关。
相期东北游,致馆淮之湾。
无为袭宁嬴,悠然及温还。

弯埼

宋代 王安石

残暑安所逃,弯埼北窗北。伐翳作清旷,培芳卫岑寂。

投衣挂青枝,敷簟取一息。凉风过碧水,俯见游鱼食。

永怀少陵诗,菱叶净如拭。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神宗皇帝挽辞二首

宋代 王安石

城阙宫车转,山林隧路归。
苍梧云未远,姑射露先曦。
玉暗蛟龙蛰,金寒雁鹜飞。
老臣他日泪,湖海想遗衣。

送陈谔

宋代 王安石

有司昔者患不公,糊名誊书今故密。
论才相若子独弃,外物有命真难必。
乡闾孝友莫如子,我愿卜邻非一日。
朱门奕奕行多惭,归矣无为恶蓬荜。

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安石

泊船棠阴下,滩水清且浅。回首望孤城,浮云一何缅。

久留首吾意,欲去犹缱绻。驰心故人侧,一望三四反。

萧萧东堂竹,异日留息偃。无恩被南国,疑此行当剪。

龙泉寺石井二首

宋代 王安石

山腰石有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乾。
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

示元度

宋代 王安石

今年锺山南,随分作园囿。
凿池构吾庐,碧水寒可漱。
沟西雇丁壮,担土为培塿。
扶疏三百株,莳梀最高茂。
不求鵷鶵实,但取易成就。
中空一丈地,斩木令结构。
五楸东都来,斸以遶檐溜。
老来厌世语,深卧塞门窦。
赎鱼与之游,喂鸟见如旧。
独当邀之子,商略终宇宙。
更待春日长,黄鹂弄清昼。

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 其三

宋代 王安石

与公京口水云閒,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金山。

题正觉院箨龙轩二首

宋代 王安石

仙事茫茫不可知,箨龙空此见孙枝。
壶中若有闲天地,何苦归来问葛陂。

扬子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安石

道真沉溺九流浑,独溯颓波讨得源。岁晚强颜天禄阁,祇将奇字与人言。

雨过偶书

宋代 王安石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送王彦鲁

宋代 王安石

北客怜同姓,南流感似人。
相分岂相忘,临路更情亲。

与宝觉宿精舍

宋代 王安石

扰扰复翩翩,秋床烛屡昏。
真为说万物,岂止挟三言。
问义曹溪室,捐书阙里门。
若知同二妄,目击道逾存。

中茅峰石上徐锴篆字题名

宋代 王安石

百年风雨草苔昏,尚有当年墨法存。
只恐终随峄碑尽,西风吹烧满秋原。

月夜二首

宋代 王安石

山泉堕清陂,陂月临静路。
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
埭口哆陂阴,要予水西去。
呼僮拥草垡,复使东南注。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81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