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子兼弟时闻有平都之游

寄子兼弟时闻有平都之游

宋代 晁公溯

春风殿阁百花香,欲去题诗细作行。
闻尔东游有佳句,只应先我赋灵光。

诗人晁公溯的古诗

示犍为李令君

宋代 晁公溯

悻直每疾恶,淹留无徒官。
性虽与物忤,吾独惜才难。
垂老须闻道,为邦贵在宽。
君宜念此语,衰鬓各霜残。

刘文潜来

宋代 晁公溯

虚亭而雨润,高林来风声。
之子适过我,气与秋争清。
胸次冰壶寒,舌端河汉倾。
仰摩玉宇苍,真是金天晶。
使我簿书中,无复俗氛生。
惜哉不分留,膏车明遂行。

恭州教授宋师民有诗次韵

宋代 晁公溯

但闻两庑读书声,学馆无尘地更清。
岁久缁林皆木拱,春来泮水有芹生。
剩令龙虎登高第,再赋凫鹥美太平。
我老循行才不称,愧君刻画与虚名。

近承琮上人问讯甚勤老懒不能作书以偈答之 其一

宋代 晁公溯

食时持钵乞诸邻,不用毗耶遣化身。想见堂中惭此老,法轮未转转饥轮。

刘文潜以荔子并诗见寄

宋代 晁公溯

十里为一候,奔腾南海来。
封章伯游切,诗句少陵哀。
异县岁月改,前年霜雪摧。
筠笼今远寄,珍重手亲开。

别郭安道卢能甫

宋代 晁公溯

客路悲秋落木边,江流滚滚尚连天。
病来懒著登山屐,归去聊乘下关船。
回首关河嗟去国,伤心风雨送残年。
相逢又作匆匆别,拟续阳关第二篇。

侯革以诗风示次韵

宋代 晁公溯

少陵有幽事,止共阮生论。
把酒与贤乐,为邦渐主恩。
欻倾宾客坐,知出聘君门。
胜识中郎面,区区对虎贲。

任季明见和池上诗再用韵奉简且识予拳拳怀向

宋代 晁公溯

甘泉洗心情,好风吹面凉。
循池步涟漪,澹然波不扬。
怀君佳弟兄,元方与季方。
正兹阻会集,恍若限渺茫。
顾欲烦飞廉,为子飘羽觞。
翔空浮何汉,上略参井光。
因思从之去,手攀蟾窟香。
结以飞霜佩,衣以袍赤霜。
俯问夜何其,未及庭燎央。
自笑乃默存,蘧蘧真坐忘。

桑大夫

宋代 晁公溯

汉朝议盐铁,发言实盈庭。
赫赫桑大夫,官高称九卿。
方斡山海藏,难以口舌争。
力微不自量,可笑茂陵生。

眉山史颐老秀才遣人寄诗用其韵答之

宋代 晁公溯

衰的临沧江,华发羞照映。
人怜貌枯槁,水与心清净。
所居少席暖。况望有屋润。
但期牧鸡豚,那得追驵骏。
为贫未归田,投老聊为郡。
每行芙蓉湖,鱼跃见于牣。
自欣逢外平,兵木适无刃。
愿从贤者乐,俯同农夫庆。
常令燔或炙,安敢骄且吝。
使君非何武,弟子乃乐正。
陈论翻犀革,宴语对麈柄。
却思凌云下,亦致宾客盛。
暇时可数来,念此百里近。

白宋瑞

宋代 晁公溯

圣主思献纳,诸公专讨论。
吾生端有命,此去勿多言。
往泛碧万顷,归来朱两轓。
江湖自可乐,不必上龙门。

汤子才凌云山用予十四日韵见示且云卫尉顷登清音载酒二亭口占一联 ...

宋代 晁公溯

卫尉余乐广,昔尝侍蓬莱。暮年乃去国,持节此徘徊。

时登清音亭,遥见江西来。悽然载酒地,复送江东回。

崔嵬苍龙阙,白首所仰怀。宅相实在傍,敬起酌公杯。

公诗不敢忘,永藏十琼瑰。我惭卫叔宝,继领外行台。

每望凌云山,尚想盖世才。遗声落岩壑,松风有馀哀。

乐温道中

宋代 晁公溯

路经新峰驿,薄暮聊解装。
颓垣生秋草,庭庑亦已荒。
北风吹空林,崒崒叶陨廊。
夜寒不能寐,起坐心彷徨。
出看天欲明,疏星淡无光。
征夫稍速驾,起佛车上霜。
墟中始辨道,迢递征途长。
树色共空濶,晨光尚苍茫。
鸡鸣始知村,渐觉暾朝阳。
青烟出林际,滞穗或在场。
感兹田舍乐,慨然怀故乡。
黄金百镒尽,失路徒悲伤。

平都山硖中胜处余思欲一到而不能近得予弟书

宋代 晁公溯

沙痕夜涨春流生,微风不起波纹平。
云间眩转失烟树,轻舟直下凫鸥惊。
橹声欲出含风湾,舟人已指平都山。
仙宫无人锁春日,苍烟漠漠松声寒。
谪仙宾天欲寥廓,三百年来无此乐。
知君此游殆奇绝,硖中山川岂云恶。
昔年相期欲同往,流落空山阻清赏。
兴公虽不见天台,执笔犹能寄遐想。

白宋瑞自益州和予池上诗来因用韵奉简

宋代 晁公溯

文宗爱夏日,殿阁生微凉。
高帝思猛士,大风云飞扬。
五子歌洛汭,陶唐有冀方。
诚悬未识此,古意堕淼茫。
我欲起九原,釂以百罚觞。
作诗岂徒然,日月要争光。
吾子堪校讐,行翻芸叶香。
其师缙云老,墓木已三霜。
有怀不及展,往听銮声央。
子能偿彼恨,下泉端不忘。

送汤子才如吴下

宋代 晁公溯

俶装理蜀柁。长啸下吴天。
摩挲乌牛石,三系春江船。
结绶昨去国,力田未逢年。
初看飞舄来,皆谓令尹贤。
再看泥轼归,日谒刺史前。
抱才宜为邦,郁抑顾莫宣。
遇合会有时,此行定腾骞。
圣人坐斋居,群公拱御筵。
召见渤海龚,拜谢胪句传。
归乘厩吏车,五马应翩翩。

二十七叔父书来说东都故居如昔

宋代 晁公溯

吴蜀相望万时程,经年书到说都城。
御沟犹泛宫花出,春草还依辇路生。
京洛衣冠皆去国,东南父老亦伤情。
郑公乡里闻如故,谁道胡儿解弛兵。

次杨国材韵

宋代 晁公溯

耆年何在隐墙东,常乐箪瓢陋巷中。
白首可无知所自,宜歌帝力颂天功。

石判官惠诗用韵为谢

宋代 晁公溯

吾宗衰谢尚斯文,长抱践经教子孙。
海内世家惭卫史,壁中编简即幸论。
交游幸得二三子,毁誉当如六四坤。
肯为清谈饮一石,绝胜杂坐独留髡。

王伯厚和予墙字韵因用其韵记五月八日同饮池上之作

宋代 晁公溯

蜀人工词赋,作者司马扬。其声中律吕,今有房中章。

顾尝评笔力,盖可补诗亡。追思每叹息,浩歌徒慨慷。

虽无铜水池,想见金芝芳。属此乐大予,遍之署清商。

是邦故俎豆,夫岂数乐浪。能唱襄阳曲,不减大堤倡。

助我饮在泮,惭君并游梁。临波揽芙蓉,翠叶以为觞。

酌酒满贮之,如挹白露光。放杯且勿遽,更当谋乐方。

左右嗟未省,旁观犹堵墙。

晁公溯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2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