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式微

式微

宋代 晁说之

暮云朝翼与心飞,白首何堪客子衣。
潮去潮来无远迩,江南江北有从违。
庙堂慎用太平策,畎亩先知祸乱机。
一唱式微肠九断,微乎微乎我同归。

诗人晁说之的古诗

初至鄜州见月

宋代 晁说之

此是鄜州月,人间应更无。
欲垂清夜泪,桂影莫扶疏。

读韩退之诗有作

宋代 晁说之

万树残英委泥滓,柳花成絮独高飞。
自怜织质无人赏,宛转还从洛浦归。

社日偶集恨去岁社与圆机有约阻雨

宋代 晁说之

归闺于春得社迟,酒应过熟老农嬉。
故巢候燕宾朋禁,骤雨前年唱歌诗。
要使歌喉扶妩媚,肯教鼠目斗狐疑。
云南蓟北休惊怕,今日宽仁不戮师。

涂中

宋代 晁说之

十年未就归山计,一日翻为保障翁。
无奈征衣中散虱,可堪行道庶人风。
悠悠秦晋山河在,漠漠金张冢墓空。
回首江湖二三子,长亭寒梦亦匆匆。

对雪再用丰字呈圆机

宋代 晁说之

何人醉酒在新丰,暮雪琼飞骖玉龙。
云借威棱如直指,风排倾倚似斜封。
堂堂不及侏儒饱,烈烈徒多憔悴容。
久负梁园能赋客,且遵汉诏善劭农。

乞宫观报罢作

宋代 晁说之

明时不可干,多虑自多艰。
颇谢散班格,徒怜本色官。
高门宁倚伏,下客强悲懽。
郑驷应相念,秦川岁律殚。

三月十一日大阅偶作三绝句

宋代 晁说之

儒服未曾看乐战,铁衣且自戏清时。
春风莫道晚无力,解直天王百尺旗。

陈情

宋代 晁说之

春风到来久,今日令得行。
蛙声曲池满,柳色深巷明。
负疴老客子,徜徉难为情。
岂不怀故隐,盗贼间徂征。
近得望行在,气侵夜峥嵘。
谅待贤者出,一偃天下兵。
四夷堡障静,三农田野耕。
鸡豚饱故老,廉耻责后生。
我虽素餐者,自谓能颂声。
此情谁与同,有公仍有卿。

二十六弟寄和江子我竹夫人诗一首爱其巧思戏

宋代 晁说之

莫愁妩媚主人卢,纤质交竿巧得模。
绿粉敢争红粉丽,鱼轩休比鹤轩疏。
女英谩对湘君泣,子政徒青天禄书。
夹膝得名何不韵,秋来卧病竟何如。

寄光公

宋代 晁说之

湖上石楠花出屋,待久老僧来默默。
徐言经岁不出门,偶向今朝移挂竹。
有琴挂壁积尘埃,强之使弹响山谷。
至今两耳犹泠泠,边风日夜相思曲。

寄恂公

宋代 晁说之

南屏不可见,岁晚得恂公。
辩笑潮难久,闲嫌云住空。
谁来纫落月,独起汲寒锺。
八十岁除夜,宁知塞漠风。

和圆机题草虫

宋代 晁说之

怒剑无烦起逐蝇,从教小物此冯陵。
礼加蛙臂何时用,书到蚕头几日能。
半是苔边徒有感,全收芋处肯生憎。
如椽大笔么麽落,愤懑今人终拂膺。

郑州古有夕阳楼自唐末兵火後遂废况今圃田残

宋代 晁说之

日月争流泪亦流,几年不见夕阳楼。
太平时节古来少,却上迷楼一望休。

寄焦山成老高邮滋老

宋代 晁说之

他乡卧病白头翁,孤愤犹存涕泪中。
竹叶有阴唯待月,莲花自殒不须风。
明朝白帝行商令,何日黄麾入汉宫。
一死等闲无足惜,道人第一莫谈空。

司户朱君邂逅真州独为予干舳舻之具甚勤偶得

宋代 晁说之

白眼波涛争反覆,波心孤棹更谁看。
夫君念此客逢鬓,不共青松共岁寒。

送坛守赴阙

宋代 晁说之

昔时江南士人轻吴会,正如长安洛阳论宾主。
自从九州花开一日来,欣欣不复闻此语。
明州太守江南英,信美之乡是吾土,
莫言只饮甬水便无情。黄鹄排赤霄,
垂翅一再举。御厨赐食紫驼峰,
情多犹忆马夹柱。依然梦断四明山,
花信风里怜梅雨。潮平驩喜浪婆儿,
莫错举棹新城江上去。

昏昏

宋代 晁说之

昏昏非所志,忽忽是何时。
客恨潮声起,春愁柳色知。
何烦连日雨,要剧故乡思。
自顾囊中术,黄金未可为。

大热戏作

宋代 晁说之

仕板三十年,罪籍乃十岁。
妻儿叹朝夕,欲免饥寒累。
尔来官南陬,长夏苦炎炽。
自疑吾其鱼,釜鬵方尽沸。
金石方流烁,况此病而悴。
却顾妻儿笑,聊取一嬉戏。
饥肠虽自鸣,寒冻非吾事。

读沈下贤集绝句二呈圆机

宋代 晁说之

晚来李杜擅文章,无奈情何忆沈郎。
未掩西施朝薤泪,可堪弄玉暮魂香。

久留帐下日夕思归辄作长言一首告别经略安抚

宋代 晁说之

乱山急雨佐吾愁,春去已远人淹留。
谁能一饮一车酒,纵谈醉胆下凉州。
元戎高韵抚鸾凤,旧有沙堤几步长。
眼底不堪论往事,且夸羯鼓似邠娘。
应怜逋客羞涩余,思归欲自架柴车。
月边风冷不得住,凡骨从来有曼都。
晁说之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4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