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观明道先生桃花菊诗作

观明道先生桃花菊诗作

宋代 晁说之

叹息天上暂醉时,重阳物色艳阳姿。
便生春思兼秋绪,当日董生宜一窥。

诗人晁说之的古诗

别亲旧

宋代 晁说之

岁暮征裘返故园,愀然去国亦难论。
独寻碧草日三径,谁在红莲夜五门。
久分云霄能割席,乍惊褴缕有离尊。
即看短发边城去,风雨仇池役梦魂。

斩将

宋代 晁说之

斩将斩谁将,今多樊爱能。
庶几威国俗,聊可讋边僧。
缚虎何堪责,骑猪尚不胜。
将军如自治,荡寇有先登。

望山作

宋代 晁说之

望山山在背,不觉首屡回。
策马欲倒行,道路良艰哉。
白云尚相寄,为带山色来。
昨日登临处,今日谁徘徊。
安得玉女水,为我洗尘埃。
不解伴松老,宁忍被鸥猜。
日与物为遘,此眼向谁开。

海陵社日

宋代 晁说之

信美非真美,徒劳本自劳。
异乡今日社,寂寞食无糕。

次韵郭帅和杨使者张茶马溪庄诗

宋代 晁说之

才气雄豪夙会神,暂劳旌旆远荣身。
使华灿烂高秦岭,笔阵纵横落渭滨。
音出琼瑶疲讽诵,韬轻虎豹贵和亲。
何妨戏作蜂腰句,要看时宜折上巾。

题琦公赞光堂

宋代 晁说之

山川固高深,不掩珠玉光。
道人觉物者,明明岂收藏。
奈何一世中,瞑醉不我臧。
收歛万古志,风雨一茅堂。
问之默不语,诗成兰蕙香。
山中多卉木,有待而芬芳。
收怜年少时,彻今昼公行。
虚空流水远,天外有鸶凰。
白发此种种,红尘谁茫茫。
嵩少今卜筑,因之归兴长。

趋府马上悠然思陈无己三兄成诗寄之

宋代 晁说之

瓦釜毁未弃,黄锺幸且存。
於焉正律吕,谁为到昆仑。
相思出苦泪,东汉太丘孙。
闻之在徐州,无衣出柴门。
亦赋乞食诗,饥疮故拙言。
靖节非此夫,如似校静喧。
顑颌不悲伤,自知美兰荪。
龙伸能蛇屈,土不蚀璵璠。
鲂鱮书懒寄,天公牋可论。
名不入苇笥,欲报天地恩。
明光出须臾,一破万古昏。
苍生讫康济,坐觉君子尊。
净尽城上乌,变化北溟鲲。
岂但喜囚冠,故亦慰累魂。
我既美子志,为子尽婵媛。
吾曹宁饿死,终肯傍祭墦。
孔明与荀贾,岂不共中原。
崎岖入巴蜀,雅志正本根。
柳子一失此,罗池为鬼冤。
问讯寄此辞,饱腹何时扪。

次韵涧上丈人见寄

宋代 晁说之

有怀南涧老,月冷梦魂赊。
烟闭金丹灶,云迷玉斧家。
高云嗟缥缈,醉墨喜倾斜。
明日秋风起,愁看菊蕊花。

依韵和锺离季才留别之作

宋代 晁说之

不脱征裘已到春,纵风横雨又经旬。
期君独步入京国,与我相逢在何滨。
愤世何言诗溅泪,愁心自醉酒生尘。
胡然乘兴稽山去,为问流觞曲何人。

圆机再以梅绝句为谢复作二绝

宋代 晁说之

根冷花难也自开,何须献纳在云台。
几多得意人潜恨,江令伤心幽涧梅。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宋代 晁说之

迷行常坎壈,守道自熙怡。
伐蛟不恃力,刺虎宁用机。
华屋非所尚,锚楹岂不宜。
未觉复盂安,讵知累卵危。

欲为金陵之行而未果

宋代 晁说之

旧有山川旧夕阳,新秋新泪两茫茫。
金陵王气知何在,玉树後庭闻已芳。
情到义山能发问,事经小杜亦多伤。
未须便作杨舲汁,即见元戎净入荒。

和出郭

宋代 晁说之

万斛无多宁贮愁,不如留著寸心忧。
怕闻天假渔阳骑,莫话春迷炀帝楼。
出去暂能欣绿野,归来还是梦沧洲。
何人解赏鹪鹩赋,岂但功夫在句头。

延安江汉堂上怀范五丈龙图堂是五丈所建

宋代 晁说之

煌煌斗柄垂南北,浩浩斯人江汉堂。
横吹三川秋月远,雅歌九姓暮天长。
颇闻病後精神好,最是秋来饭食强。
谁识得名因伯氏,飞鸿送尽更茫茫。

次韵任伯途中见寄 其二

宋代 晁说之

白头青简负三馀,得丧穷通不问渠。但恐风霜侵尔稼,敢期盗贼避吾闾。

秋蝉冬蝶空离恨,渭水秦山政索居。何日离合南北史,倩君成就一家书。

庚子初伏前一夕大雨

宋代 晁说之

雨来夜早晚,梦断惊所向。鼓鼙声后先,龙蛇势下上。

奈此老屋何,诗书果何当。幸矣托皇州,高枕得无恙。

瑞物日纷纭,岂我独飘荡。兴言反山楹,羸思辄以张。

疏泉到云根,松竹青益放。胡不返柴车,于焉事郁怏。

平生知顾行,短发增惆怅。明朝入初伏,金火两无恙。

寄中远越州旅舍兼简宋倅

宋代 晁说之

自言无闷於兹久,何事今朝叹息频。
同病愿逢闲话客,异乡难得借书人。
独寻剡县溪山去,厌见扬州花木新。
茶寄卧龙何日到,贰车东宋世相亲。

再至直罗

宋代 晁说之

百叠荒山人迹绝,饥肠寒色自徘徊。
多情只有谢康乐,美酒乐歌宁再来。

送锺离秀才往越州

宋代 晁说之

客游会稽去,惜哉无镜湖。
云迷神禹庙,鸦护季真居。
五字君诗费,千秋我恨除。
寄来休草草,涕洎忆皇都。

过荆轲冢四绝句

宋代 晁说之

贯日白虹可奈何,书生容易笑荆轲。
美新伾党临遗冢,惭愧绝无狐兔过。
晁说之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46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