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寓斋杂述 其四

寓斋杂述 其四

清代 陈宝琛

海荷开且阑,张叟病未已。一樽岂或尼,坐见凉风起。

颇闻休假中,诗卷自料理。思旧蒐遗文,无人会微旨。

宣南盛气类,往者逝如水。卅载终合并,与公俱老矣。

楼台故无地,错拟集贤里。但愿长赓酬,香山窃自比。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婉女随婿入都过苏省亲送至上海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汝婿趋庭乐,还朝正及春。传家先志节,报国恃精神。

黻佩宜相敬,齑盐要耐贫。宣南巢好在,回首听鸡晨。

颖生自浙寄示烟台小泊二律即次其韵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生丁天宝费呻吟,一泪新亭况陆沈。兵甲侧身三载过,烟涛举目四愁侵。

倚楹漆室徒为尔,谋鼎晖台岂自今。十丈软红还恋否?湖山大好且登临。

留别豫生

清代 陈宝琛

平生爱友朋,况子总角契。行止虽殊涂,趋舍要一致。

五年沪上语,人事恍隔世。湖山枉嘉招,握手转欲涕。

涉旬餐胜足,别绪起酒次。投诗徵赠言,吾意子故会。

圣湖自明瑟,宁以晴雨异。颇嫌游者众,林墅或为累。

南山虚且深,松篁閟静翠。九溪十八涧,佳处岂在寺?

意行试龙井,茗淡滋可味。文字外有禅,兹游子幸识。

仲昭以书告窆兼将入都访求遗稿怆赋

清代 陈宝琛

梦寻才熟江南路,腹痛何缘蓟北行。八表同昏偏剩我,九原可作若为情?

故知白璧无多福,敢望青编有定评?满眼边烽封树竟,麻衣凄绝入王城。

京女摹唐六如班姬纨扇画本漫题一绝

清代 陈宝琛

年芳早晚有秋风,怀袖宁能胜箧中?会得宵游辞辇意,赋才何假五言工!

林文忠赴戍伊犁道遇所亲绘像赠之曰吾老矣恐不能生入玉门聊当齿发 ...

清代 陈宝琛

读公奏议修公传,晚与编诗识性情。功罪信心休问世,死生许国独勃名。

盟鸥勃海机宁息?养虎天山翼已成。尚有典型勤下拜,苍茫泪更向谁倾?

谢节庵惠寄玉菌

清代 陈宝琛

陵山雨过菌迸生,故人茹薇配作羹。飞车速将及退食,香夺檀炷光玉莹。

半生槃涧餍此味,老顾拜惠如尝新。我如禅诵子守塔,每饭无著思天亲。

烹鱼溉釜付忾叹,斋素自养心源清。手栽松桧正愁槁,破晓膏沐都向荣。

髯乎一饱对嫩旭,野芹信美何由陈!

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 其四

清代 陈宝琛

竺教昔南暨,疑在齐梁年。鞭石造万像,冈阜光弥天。

我仅揽其二,诧是鬼斧镌。巨塔垣五重,龙华会其巅。

得非修罗斗,断脰鲜一全。其一佛久仆,拽起龛欹偏。

无人踵布施,五亿王面钱。馀者得诸画,荒寒委风烟。

或于名园遇,辇致如铜仙。瞀陋阙史乘,兴衰理茫然。

徒令暹罗王,望古悲涕涟。

访伯平吴门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脩髯丰颊怪涪翁,闻说年来得一雄。千里楚云宁料及,传观颜色一樽同。

登同泰寺秋朴有诗颇佳依韵酬之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闲来何事最相宜?重访山灵话旧知。半日相陪携谢屐,一尊豫约醉陶篱。

阳春郢曲谁能和?沧海云帆会有时。咄咄眉间英气爽,羡君真肖傅修期。

石山左转有洞供老子像榜老君岩

清代 陈宝琛

道左穹窿一洞天,丈寻钟乳不知年。却愁混沌朝朝凿,肯赦灵岩为散仙?

四月朔观牡丹崇效寺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还披图卷憩僧房,六十年来梦几场。楸树正花吾羡汝,及当平世见朱王。

次韵答周沈观

清代 陈宝琛

耻同农圃较肥硗,休暇林泉乞把茅。槁壤及今犹望泽,危枝何处得安巢?

不材老我输文木,共济须君愧苦匏。啸傲名园春物足,看山倘更过西郊。

甲戌元日

清代 陈宝琛

谁分行年过务观?旁人又以儗衡山。愧无文采风流似,傥及承平气象还。

庭树手栽聊可荫,门桃亲署莫嫌孱。养生岂外庖丁理,挂壁雕弧不再弯。

天津至胜芳舟中偶占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一路菰青间蓼红,渐收残暑付西风。五年不作烟波梦,谁意家江落眼中!

送仲勉之官云南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襁褓为兄弟,廿载相扶将。自为仕宦驱,乃各天一方。

吾归汝却出,欢短悲日长。无由奉车杖,梨枣况母傍。

六人近存半,叔兮髭亦霜。暂同镜中影,断雁犹成行。

期汝以五年,听泉还对床。吾衰总汝待,毋倚身健强。

漱兰年丈来主闽试喜晤感赋

清代 陈宝琛

别梦江南逐去潮,却从乌石话金焦。战场极目涛犹怒,时事填膺酒易消。

三径蓬蒿容仲蔚,满山藜藿待宽饶。日华转眼开春殿,天上风珂想早朝。

题吴恪斋为罗稷臣画梅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颉颃曾薛使重瀛,好学深思有荐评。同抱冬心谁竟展?返魂香里忆平生。

恂予见和雪诗感念昔游叠韵奉答

清代 陈宝琛

春明梦华对雪发,我笔未到君已谙。少年追欢了不觉,风际一瞥如优昙。

郑虔爱冷每幽讨,并辔窑厂临冰潭。西山皑皑落杯底,照见金爵方朝参。

一夕吾斋列酒阵,池上竹树明穹嵁。戴逵饮啖副腰腹,君户差小颜先

点绛唇 泛舟八里台观荷次子有韵

清代 陈宝琛

一舸清渠,曙风障断尘阛暑。过云行处,不带些儿雨。

本亦浮家,花欲留人住。无多路。便随香去,收取荷盘露。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