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听水第二斋落成幼点嘿园同赋 其三

听水第二斋落成幼点嘿园同赋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一路琅玕绿到山,敢将千户较人间?此君颇亦伤芜秽,及取新萌莫等閒。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出永定门里许有松横偃孑立道旁画以传之

清代 陈宝琛

不惜道途老,终伤气类孤。年来兵马过,天幸免樵苏。

吉隆车中口号

清代 陈宝琛

荒榛野箐满空山,瓯脱宁知不放閒。三十年前谁过此,琼州莫再作台湾。

次韵答畏庐人日见寄

清代 陈宝琛

嗟君伤乱思乡土,老我衔哀直禁林。入世倦禽终爱羽,逢春枯树自无心。

溪山无恙犹堪画,甲子长存不废吟。倘及馀年见清晏,相从一醉荔支阴。

旭庄以圭庵留别诗褾成长卷诗孙画其后丈许去秋属题约桃花开时来会 ...

清代 陈宝琛

何郎书画王郎酒,迟暮相怜兴不衰。自昔忧天宁过计,只今思旧忍重披?

宣南老我巢痕觅,海上如君禊饮期。留墨他年更成忆,改元宣统暮春时。

六月再与校士之役瑞臣侍郎见和四月闱中作叠韵奉酬并呈春卿尚书

清代 陈宝琛

联袂论文又一场,暑庭雨过月如霜。漫持旧式求名马,重累官厨耗朋羊。

天与朋簪忘老至,世伤王迹恐诗亡。明朝君直横经席,讲罢薰风满殿廊。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 其十五

清代 陈宝琛

危绿当窗半变黄,树犹如此悟天藏。涉春霜柏祇仍旧,看汝成阴又一场。

华严精舍 其四

清代 陈宝琛

廊广宜翔步,堂空便结跏。小松时作籁,久竹欻生花。

农话昨收橘,僧供新摘茶。几分田舍味,举似向毗邪。

次韵逊敏斋主人落花四首 其四

清代 陈宝琛

流水前溪去不留,馀香骀荡碧池头。燕衔鱼唼能相厚,泥污苔遮各大由。

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庇根枝叶从来重,长夏阴成且小休。

六月初一日漱芳斋听戏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凝碧池边几泪吞,一般社饭味遗言。史家休薄伶官传,犹感缠头说报恩。

同澹庵闇公访松旧慈仁寺三松萎其一矣

清代 陈宝琛

双松代以三,顷来已一枯。虽非元明旧,挺立仍不孤。

我昔见松始,中兴正多娱。刹那五星终,寺燬祠亦芜。

朝市不自保,况此曲瘁株。澹庵欲留真,岁寒趣为图。

缅怀乾隆世,七庙雨露濡。孑遗幸相守,冰雪何岁无。

还复成双松,后先焉可诬?勿袭广雅误,谓与渔洋符。

丁髯熟旧闻,考證能辞劬。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入门眩丹碧,千佛阁一新。戒坛胜在松,贵是辽金陈。

一松插霄立,苍黝不见鳞。一松称卧龙,抉石根如轮。

孙枝亦屈铁,偃蹇不可驯。其一虽空心,要与栝柏邻。

独怜活动松,怛化逾廿春。生邀宸翰赏,死作僧厨薪。

琳宫有兴废,古木烦见珍。

题研忱丈所藏石斋逸诗墨迹

清代 陈宝琛

此身已许高皇帝,刀镬谁能搅寸丹?正气文山同所养,奇情鸿宝觉尤难。

孝经以外留心画,榕颂相持较岁寒。邻有瑰珍知不早,白头退食恣传观。

题吴恪斋为罗稷臣画梅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当年槃敦伏兵戈,朝贡销沈鸭绿波。君自爱才人负国,可曾鸡酒墓门过?

送杨昀谷增荦改官人蜀

清代 陈宝琛

老恨平生欠蜀游,看君揽辔剑门秋。一官鸡肋无中外,万卷牛腰任浮留。

城阙浮云萦别梦,江山斜日费边筹。建瓴自昔雄天府,忍遗诗人赋四愁?

劳韧叟卜居涞水赋诗留别次韵奉和

清代 陈宝琛

梦梦此醉视穹苍,去雁冲寒别旧行。忍见衣冠同一劫,得安耕钓即兰乡。

相知兰臭宁伤晚,未死葵心总向阳。终就岩泉分勺饮,不须清浊问沧浪。

瑞鹤仙 戊辰东坡生日用梅溪体

清代 陈宝琛

老坡生丙子。算五十三龄,戊辰刚值。奇才践清地。

正金莲光下,唏嘘先帝。宫壶拜赐。可曾念、黄州李委。

奈从今、白发苍颜,磨蝎命宫难避。

长记。乾嘉全盛,岁岁拜斋,胜流高会。奎精画里,衣冠客,尽时制。

适先庚旬日,诗龛诗老,南雅芙初并至。恁沧桑、花甲重周,却来我辈。

三月廿四日再访小帆韧叟涞水村居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同是人间待尽身,菰芦心事愧遗民。朝朝掉鞅金鳌路,犹自冠裾托侍臣。

赠朱古微侍郎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君昔登朝我已归,同徵不出愧先几。何期周道伤行迈,却共旄邱赋馀微。

兵火馀生艰会合,沧桑百感托芳菲。啸翁自校蘋洲谱,失笑诗王羡古稀。

八叠寄和实甫独游石鼓听水楼见怀之作

清代 陈宝琛

出郭旋寻山,君行诗随至。岂伊趁幽事,傥荡验意气。

可惜仆未从,纪游欠数字。春云羃涧谷,瞥若飞鸟坠。

残僧汝何脩,松牌亦损惠。听泉不留宿,眷此一榻置。

雨晴坐然疑,空色了真伪。吾生分沦寂,卜筑取人弃。

无意晚遘君,临分顾纡辔。翻遗一尘在,令我思成瘵。

归艖万摇兀,风涛宛相试。壮君视此游,不夺志逾帅。

题渡边晨亩画孔雀

清代 陈宝琛

北地南禽苦耐冬,故巢云海梦重重。为君不惜倾金翠,芳景清歌讵易逢?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