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王汉宗同宿寺楼求跋所编族谱

王汉宗同宿寺楼求跋所编族谱

清代 陈宝琛

独于异俗行家礼,族谱亲编见本原。对榻寺楼无月夜,海天别后总留痕。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俶玉以丹午所寄莆荔三百分饷赋谢因讯特舟直一

清代 陈宝琛

眼明蔡谱稔莆风,筠笼初开见老红。香味不愁三日变,飘摇谁信二一同?

载醪一骑系何厚,报玖盈筐亦已丰。便乞斜川讯坡老,可持闽产较涪戎?

题仁先纪恩室

清代 陈宝琛

患难君臣骨肉同,旅庐鳞杂费宸衷。太官供具方兹褊,大第酬勋孰与隆?

陆九解衣惊受宠,冬郎留烛怆怀忠。一楼不似鸣稽古,在莒能忘涕泪中?

题龚海峰先生浚渠留别筹边三图

清代 陈宝琛

百年桑梓论耆献,循吏儒林是我师。时棘诏求兵事策,燹馀人话去思碑。

独怜大用生才靳,却羡潜盘入仕迟。鸿雪满前元亦寄,萧条乍喜见须眉。

姚惜抱先生使程日记为袁伯夔题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十篇策问绝深闳,记里閒吟涉笔成。惭愧年时踏陈迹,惯曾暑潦戴星行。

水龙吟 得碧栖临没手札感痛代哭

清代 陈宝琛

十年望断来鸿,发函乃出弥留顷。苍凉掩抑,死生之际,一何神定。

我欲招魂,海天兵火,巫阳焉讯。念百回千结,那时情味,盈眶泪,如泉迸。

石帚清狂无命。恁荒波、日亲蛙黾。颓唐尔许,不应真个,江郎才尽。

丛稿谁收,审音刊字,吾犹能任。却自怜老耄,君还舍我,就何人正。

匏庵约于俟园修禊以腰疾未赴有诗见讯次和

清代 陈宝琛

垂暮居夷不自意,群吟社饮复君同。昔贤胜集常兴感,小极浮生合养空。

领略风光诗卷里,消磨腰脚战声中。众生苦厄何由度?多愧文殊省病翁。

石山左转有洞供老子像榜老君岩

清代 陈宝琛

道左穹窿一洞天,丈寻钟乳不知年。却愁混沌朝朝凿,肯赦灵岩为散仙?

竹醉日傒园招饮同愔仲韵

清代 陈宝琛

恨人又阅一星终,公等年华正及中。莫但刻舟伤往迹,要知磨铁恃深功。

鸿嗷不集民安托?龙战能贞道未穷。倚杵张弓谁料得,衰残任唤信天翁。

可庄直上斋端午赐扇其孙小尹得之求题

清代 陈宝琛

胄筵五日有恩光,江介仁风藉奉扬。忧国万言逾痛哭,酬知一传剩忠良。

家声忠孝须能继,祖德高曾未可忘。敢信凉飙无再热?箧中留取亦甘棠。

齐天乐 早蝉

清代 陈宝琛

羁居又入蕤宾律,新阴蓊然槐柳。苦鹃愁听,荒蛙厌聒,琴曲迎薰初奏。

冠矮似旧。任费恨声声,怎消长昼。不是先呜,变商容易落秋后。

无情宫树一碧,况芜平梗泛,何限回首。露逐盘移,天留叶翳,高处犹容痴守。

违山许久。剩对鬓惭衰,蜕身怜朽。别动经年,更烦相警否。

汉宫春 新燕

清代 陈宝琛

社雨初零,瞥双双紫乙,下上烟梢。分明海山蛰起,来就春韶。

华堂睇遍,尽衔泥、甚处安巢。曾记否,吴宫火及,莫嫌卑陋衡茅。

生性最知时节,况炎寒见惯,北雁东劳。堤防饿鸱眼疾,敢爱飞高。

禖坛气淑,幸瑶筐、遗卵天教。从贺厦、乌衣门巷,夕阳影里南朝。

自南齐下吉乘驷车至加里巴丹

清代 陈宝琛

百转千盘下翠微,梯田足水自然肥。棱棱石子偏当路,不放林阴六辔飞。

听水斋杂忆 其八

清代 陈宝琛

荔丹行及落成时,来共含晶夜召箕。此事居然龟筴验,兰君去后更谁知?

志道乐净山房落成赋赠

清代 陈宝琛

爱山避有名,卜筑拣尘表。一邱孕水石,世眼习不瞭。

畸人海西至,五岳遍登眺。眷兹太行陉,专壑心愿了。

初来但张幕,听泉坐昏晓。徐规居高明,岩嶂左右缭。

屋成召我落,岚翠泛杯醥。俯视林薄中,错置数亭小。

下坡径蓦涧,迅疾比过鸟。当水石倍莹,触石水随绕。

湍激度以彴,洼盈闸为沼。枕漱随所便,樵牧戒勿扰。

去秋留宿处,帐庐月正皎。弹指感凉炎,栖心羡深渺。

披吟道书足,还往俗客少。稍慊乏乔木,尚烦补丛筱。

留题抵作记,真隐匪外矫。

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 其四

清代 陈宝琛

竺教昔南暨,疑在齐梁年。鞭石造万像,冈阜光弥天。

我仅揽其二,诧是鬼斧镌。巨塔垣五重,龙华会其巅。

得非修罗斗,断脰鲜一全。其一佛久仆,拽起龛欹偏。

无人踵布施,五亿王面钱。馀者得诸画,荒寒委风烟。

或于名园遇,辇致如铜仙。瞀陋阙史乘,兴衰理茫然。

徒令暹罗王,望古悲涕涟。

冬日同易实甫兵备顺鼎沈小沂舍人兆祉游邻霄台

清代 陈宝琛

病夫一楼卧,佳客千里至。顿令山泽间,坐挹湖海气。

登高望速水,摩石审题字。觥觥朱赵贤,陵谷风不坠。

党禁一影泡,湖山载遗惠。闲云恋听水,误捉上方置。

拱把惜才难,菜魔哂学伪。易子昔乘桴,不忍珠崖弃。

沈侯近觇国,亲顿扶桑辔。君看七聚落,斗绝积雕瘵。

绸缪贵及时,帷幄且小试。倘回溪壑姿,因君讯贤帅。

梁退庵先生青灯有味似儿时遗照为公曾孙鸿志题

清代 陈宝琛

乡国徵耆献,黄楼不可谖。博通侔左海,都雅迈榕园。

曩读公随笔,如聆古格言。百为归檃栝,四部恣燖温。

缅想承平盛,能容夙好敦。典章纪南省,掌故载枢垣。

阳朔停行幰,沧浪展别樽。丛谈皆有物,旁證必穷源。

自世书香业,浑忘节度尊。短檠宁忍弃,墨帐记留痕。

炳烛惭生晚,传灯识道存。请看无尽火,洛诵到曾孙。

灵光寺忆竹坡示畏庐石遗

清代 陈宝琛

岩扃犹剩题名墨,池水应怜皱面人。约略老坡眠石处,却从榛莽告晁秦。

平斋有书枉存并视近作次韵奉和

清代 陈宝琛

八表氛祲积不澄,海壖雾雨木生冰。起楼无地规多景,磐石何年颂中兴?

谁遣淹留长作客,自怜老秃渐成僧。闻君诗兴犹如旧,能忘宣南盛集灯?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