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博沅叔招集同馆四十二人会饮藏园即席赋呈

博沅叔招集同馆四十二人会饮藏园即席赋呈

清代 陈宝琛

残梦能忘认启单,登瀛大拜盛衣冠。诸公犹及当平世,妙选何曾是旧官。

禾黍旧京墟欲盏,云萍人海聚原难。羡君自拥书城老,酒罢丹铅尚校刊。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自上方归柬赞虞

清代 陈宝琛

老尚携朋到上方,后公已是一年强。云梯猿引犹能上,阴洞蛇行幸免创。

有兴再来还我共,兹游所欠要天偿。奇岩夹涧无飞瀑,好树弥山未著霜。

中秋味云招集莹园赏月分韵得宵字

清代 陈宝琛

满园林樾气萧寥,徐捧冰轮上碧霄。把酒高歌忘客次,灭灯默坐俨僧寮。

相看薄袂行多露,长忆轻舠海始潮。又过秋分归未得,忍寒度此可怜宵。

八月十四夜携家泛南溪晨至小雄山斋晚归诗以纪之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清泉美竹皆吾素,儿女惊欣色色新。满髻山花村里媪,却来隔岭看夫人。

题万公雨葵园剪烛图予寓居即公雨经宿处葵园前厅也

清代 陈宝琛

园葵不拔表倾阳,刻烛朋簪迭此堂。却动衰翁三宿恋,连宵诗梦绕离肠。

华严精舍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旁舍临流水,开窗对夕阳。老榕延月浅,高竹进风凉。

便拟窥全藏,粗容置一床。自无尘可濯,多谢讽沧浪。

漱兰年丈来主闽试喜晤感赋

清代 陈宝琛

别梦江南逐去潮,却从乌石话金焦。战场极目涛犹怒,时事填膺酒易消。

三径蓬蒿容仲蔚,满山藜藿待宽饶。日华转眼开春殿,天上风珂想早朝。

九日李氏园次苏盦韵

清代 陈宝琛

商飙又拂鬓蓬来,林薄萧寥起百哀。异地得朋聊可醉,残年能赋本非才。

中原羹沸民谁主?旷野弦歌俗且猜。有弟故山方伫立,烽烟南望首频回。

次韵林子有移居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汉火中衰遘闰馀,露车敢陋九夷居?王城如海犹宜隐,人境无喧便高庐。

延月高楼陪母饮,艺蔬隙地课儿锄。治生亦是吾儒事,终胜求官但抱虚。

九月七日游玉泉山登妙高塔

清代 陈宝琛

偷閒豫了登高债,思旧来寻酌水盟。垂暮犹淩孤塔迥,无尘能洗此泉清。

离宫树石馀王气,绝岛风涛有战声。地下故人应见念,忧危当日自承平。

次韵苏盦夜直

清代 陈宝琛

春盛寒犹重,风多昼易阴。任天无早暮,同物自飞沈。

地气鹃前觉,巢痕燕共寻。炉灰浑未冷,相喻向晨心。

辛未九月十七日文文忠师祠生日作

清代 陈宝琛

为神知尚眷皇州,全局残阑及故邱。强食无人抗封豕,苦心当日狎盟鸥。

萧条敢信馀王气,衰耄安能有远谋?六十四年门馆旧,办香亲捧廿三秋。

恂予见和雪诗感念昔游叠韵奉答

清代 陈宝琛

春明梦华对雪发,我笔未到君已谙。少年追欢了不觉,风际一瞥如优昙。

郑虔爱冷每幽讨,并辔窑厂临冰潭。西山皑皑落杯底,照见金爵方朝参。

一夕吾斋列酒阵,池上竹树明穹嵁。戴逵饮啖副腰腹,君户差小颜先

沧趣楼杂诗 其九

清代 陈宝琛

霜晨万橘林,璀璨世所无。凌寒有此色,忍命为木奴?

春盘取可口,谁知终岁劬。剪繁钩其蠢,粪溉常忧枯。

幸免厄秋飓,青青委泥涂。辇航日以广,倍价行远输。

剪民有要术,自愧沟瞀儒。

一丛花 木笔

清代 陈宝琛

谪仙梦里揣香妍。乱插向晴天。春心未展疑含泪,恁垂露、不著朱铅。

偏是曙风,吹开兰蕊,捧日赛初莲。

楼前岁岁占花先。紫白斗婵娟。高枝坠瓣无人管,便归吹、老秃谁怜。

清水院中,双株玉雪,聊自忏情禅。

梁退庵先生青灯有味似儿时遗照为公曾孙鸿志题

清代 陈宝琛

乡国徵耆献,黄楼不可谖。博通侔左海,都雅迈榕园。

曩读公随笔,如聆古格言。百为归檃栝,四部恣燖温。

缅想承平盛,能容夙好敦。典章纪南省,掌故载枢垣。

阳朔停行幰,沧浪展别樽。丛谈皆有物,旁證必穷源。

自世书香业,浑忘节度尊。短檠宁忍弃,墨帐记留痕。

炳烛惭生晚,传灯识道存。请看无尽火,洛诵到曾孙。

宋琢绿石兰亭图砚拓本为林甥磊斋题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禊事留真及爱鹅,此才温谢较如何?残山举目均兴感,淳祐宁能比永和。

李子申画芍药杜鹃便面

清代 陈宝琛

曾是花王近侍花,相从踯躅犯风沙。故山红遍无归梦,来往丰台辄驻车。

竹醉日傒园招饮同愔仲韵

清代 陈宝琛

恨人又阅一星终,公等年华正及中。莫但刻舟伤往迹,要知磨铁恃深功。

鸿嗷不集民安托?龙战能贞道未穷。倚杵张弓谁料得,衰残任唤信天翁。

俶玉赠石绝肖竹根走笔谢之

清代 陈宝琛

箨龙蛰化几千年,霜节冰心鍊许坚。自判生涯沟断伍,谁教末供砚将边。

钓诗将石君真剧,咒笋充粮我欲禅。恰为铁君添一契,入林残腊约梅仙。

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 其五

清代 陈宝琛

承平重海禁,金钱防外流。顾利市舶榷,不为人满谋。

潭潭白玉堂,车马拟王侯。岂无邦族念,老死沦炎洲。

输税既不赀,遗产常见收。故知莫我谷,欲归宁且留。

覆车纵弗戒,怀璧庸非尤?新喜诏改制,吏良政傥修。

喁喁向北极,犹是赤子俦。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