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阿育王寺舍利殿

阿育王寺舍利殿

清代 陈曾寿

我昔讽经大涅槃,悲涕震动惊人天。津梁欲倦不得倦,说法示寂真能贤。

金刚体碎舍利出,化身为塔周大千。惜哉争宝八国主,食嗔一念森戈鋋。

滔天业力极阿育,忏悔回向终洗湔。役神渡海福震旦,光芒涌地生青莲。

我今来游育王寺,重逢龙藏惊前缘。涂金构架庋舍利,殿中一塔光巍然。

后方横卧涅槃佛,广榻大被凝香烟。支颐曲肘示安隐,眼光欲坠仍依连。

龛灯夜寂暂趺坐,静中至听奔雷泉。尘劳八万四千劫,深恐扰佛清净眠。

山僧精诚贯智勇,开径营造空后前。庄严华美相具足,孰云漏果成唐捐。

顶礼百拜者谁子,欲以肉眼窥牢坚。非真非幻漫参想,谁知舍利在汝边。

诗人陈曾寿的古诗

寥志弟遗水蜜桃夜起食之感赋

清代 陈曾寿

触热中夜起,移簟临风轩。渴食水蜜桃,肺腑彻甘鲜。

壬君昨遗我,含笑出袖边。肫然让梨意,犹似儿童年。

忆昔母在时,壮大承偏怜。悯其终日劳,篝灯复丹铅。

仆媪每传赐,小盂枣栗莲。当时昧不觉,此境俄已迁。

人生所至乐,随之入沉泉。沉沉复沉沉,万劫不再缘。

母去子安存,馀骸何有焉。翻恃哀暂忘,惛茫命苟延。

一桃味深回,悲起遂不眠。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

清代 陈曾寿

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

寄远恨无书付雁,浇愁难倚酒盈瓢。断崖何与人间世,溅蚀潮痕永不销。

廿八日同马卓群朱先生刘庄坐雨小饮

清代 陈曾寿

湖面冥濛山背晴,三人水阁坐浮觥。眼前指顾生奇景,虹挂雷峰一道明。

予数梦至一寺门临大江略似焦山定慧寺而幽窕过之昨又梦至其处诗以 ...

清代 陈曾寿

何朝遗古寺,门对荒江开。幽境出世间,梦中时一来。

红廊缭千步,殿角高崔嵬。蜂房巧接连,琅函净签排。

檐竹浮江光,几榻碧潆洄。老僧强为礼,雪眉映枯骸。

似言暮色深,一宿且为佳。上灯起霜钟,苍茫入江雷。

恍然暂已觉,我梦何时回。

与啸麓谈鄮山阿育王寺之胜啸麓为之神往有诗余更和之

清代 陈曾寿

劳生念念馀尘土,笑口为君说鄮山。睡起随参香殿上,饭馀无事古雪间。

寒宵雪密茶初熟,精舍兰开衲未还。无用苓蔘治幽痗,深心回向一开颜。

丁丑五月十三日 其一

清代 陈曾寿

旧恨惊心耿不眠,沉沉影事渺如烟。羊求歧路途何问,葛采旄丘岁几迁。

同梦未甘成己背,销魂难再是丁年。分明后剧非前剧,苦语何由诉九泉。

哭刘松庵 其二

清代 陈曾寿

婉娈相因依,都门火三改。忘形有傅徐,晨夕过从每。

义州今眉州,谈艺空千载。南北与中央,尊酒极潇洒。

看花过僧庵,吹帽坐磊嵬。小园风露夕,得意东篱采。

天地非昔秋,江海遗根在。哀哉祀与舆,竟作龚与隗。

好花留岁月,君何不相待。

河坪上冢

清代 陈曾寿

独来云气益凄其,孤愤惟应地下知。跬步灰心犹忍事,残生求志恐野期。

霜乾野草回荣易,风蓄寒松欲静迟。水远山重更回首,魂伤眼冷不多时。

怀人四首 其三 彊村

清代 陈曾寿

蕴藉能工绝妙词,最难石帚与同时。枯禅未净残生泪,地变天荒剩自知。

拟渔洋读三国志小乐府 其四

清代 陈曾寿

独抱汉官耻,新恩宠莫跻。何如题墓道,犹爱故征西。

素心兰

清代 陈曾寿

靓梦亭亭在,含情渺渺何。千春伤不尽,犹惜一花多。

露重空馀泪,月明愁化烟。不知紫苔意,何事称年年。

谒节庵师不遇感赋一首

清代 陈曾寿

烈士甘徇名,贪夫则徇财。不谓俊及流,兼妙然蠡才。

寥翔忽下集,洽狎鸱无猜。烈烈贞妇操,高筑怀清台。

古疾未有此,岂日非怪灾。儒服捐一耻,维绝惊天摧。

烈其衡门下,商歌出荒莱。曲肱无一饱,吐食盈琼瑰。

芒然群刺天,饥凤孤徘徊。天寒竹实尽,烈我千春怀。

腊八日煮粥感赋 其二

清代 陈曾寿

粥饭家风孰识侬,多生禅味尚沉醲。迷离烟水藏幽梦,魂返南屏夜半钟。

府中白芍药及杂花始开已过夏至矣

清代 陈曾寿

进扇悬囊节候新,馀寒重袷且摇亲。一庭花作晚春事,万里天淹衰摇身。

波影摇人宜小立,梧阴留掖感逡巡。玉盘风露明如许,微逗芳悰一怆神。

焦山纪游杂诗 其六

清代 陈曾寿

夷叔閒驰九陌尘,看山宿诺竟逡巡。争棋旧梦凭谁话,凄绝重来作记人。

次韵病树赠别

清代 陈曾寿

相依一百五十日,寒暑雨风都未知。得见暂轻赍志恨,何修能慰再来期。

平生有泪惟自咽,一往无言安用诗。愿学湘乡养生诀,瞢腾中酒似婴儿。

夜起看牵牛花寒气冻然不可久立慨然有作 其二

清代 陈曾寿

窜身万馀里,腐心三十秋。毕竟何所得,閒卉相绸缪。

虩虩震往来,六合成一丘。魂断故山垄,目极滔天流。

非族心必异,况为枭鸺鹠。但求隆二伯,不问党与雠。

我今复异此,厄甚刘并州。

病老以自撰姬人兰婴小传寄示即书其后

清代 陈曾寿

无出非我忧,奉主自欢喜。嫡男就傅书,出入谨护视。

童乌秀不实,恻怛易初旨。祷佛期抱送,茹素但蔬水。

食淡宁无伤,痼疾遂不起。遗女在襁褓,老泪酸怙恃。

此心固堂堂,了无世念滓。生心无所住,所住皆天理。

已矣翁何悲,卓哉善女子。

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 其二

清代 陈曾寿

晨光发奇姿,皛日起我早。皎皎玉盘盂,亭亭众芳表。

九幽郁洁意,风露白清晓。沉冥亦有秋,冷士岂枯槁。

谁怀汲汲志,既晚无用好。真意不相违,弃捐何足道。

七月初四日夜直时复园寥志正游焦山杂忆山中诸胜小诗寄之 其二

清代 陈曾寿

夜槛凭江万象冥,崩雷忽遣睡龙惊。飙轮驰过久无影,才有潮回浪打声。

陈曾寿

陈曾寿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574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