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中秋日恪士邀饭于法相寺

中秋日恪士邀饭于法相寺

清代 陈曾寿

荷已离披桂未稠,淡云微雨过中秋。为耽野饭寻僧饭,还觉平流胜俊流。

小阁空山宜客梦,寒芳深院助禅幽。相期更醉重阳节,晞发天风最上头。

诗人陈曾寿的古诗

和强志

清代 陈曾寿

友爱温公及二方,暮年兄弟意弥长。待完身外无穷事,要惜当前一端光。

学易端推正则邃,说诗深觉子由强。同心同苦还同瘦,聊可相酬晚菊觞。

散原先生游陶然亭遇某某拈韵作诗余病未往强属予作

清代 陈曾寿

城南朝士千觞地,四十年来自可惊。聊尔閒踪成故实,黯然影事隔平生。

荒丘客去苔綦合,老屋僧残夕照明。我亦逡巡馀梦到,强随题句若为情。

妙峰山娘娘殿进香

清代 陈曾寿

秀绝中天第一峰,凤冠高簇翠芙蓉。潜心迥出孤云表,善眼仙留满月容。

石作围屏张锦幄,道排严卫肃虬松。青山独往容閒逸,神傥愁予正直胸。

读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诗句有所感用其韵为十诗 其八

清代 陈曾寿

浮生何营营,八荒同一丘。古人足佳传,斗米良可求。

刍狗自刍狗,宛转不能休。何当春草间,脱身穿鼻牛。

齐天乐 和彊村老人

清代 陈曾寿

百年垂死当何世,因依更成轻别。费泪园亭,谙愁酒盏,历历前痕难觅。

荒云万叠。剩缄梦凄迷,雁程天阔。拨尽寒灰,坠欢零落向谁说。

蓬莱旧事漫忆,更罡风激荡,摇撼银阙。本愿香寒,孤光月隐,堪笑冤禽痴绝。

枯枰坐阅。拚一往悲凉,烂柯残劫。自忏三生,佛前心字结。

少壮

清代 陈曾寿

少壮同心老护持,与君暂别亦何悲。拖泥带水人间世,修到天空海阔时。

沈乙庵先生以新刻陵阳倚松二集见赠索诗

清代 陈曾寿

堂堂青石牛,重负万钧去。八风作日用,几辈仍此度。

无益遣有涯,何缘得依据。饮水图满腹,双井一杯露。

风雨不予违,婉娈同寐寤。深冥千仞溪,滑坡留一步。

饮轩一老人,启我开径路。欲尝初滴源,派流兹可溯。

韩饶并高音,寂寞伤遗著。潜幽七百载,乍见乃如故。

陵阳自得师,臭味不差误。倚松颇早计,一偈了灾惧。

万古身后前,片羽资感慕。要知薪火传,杲杲初无住。

无隐有心香,百世犹旦暮。何用惜夏高,无言同此趣。

酷暑寄立之山中 其一

清代 陈曾寿

虐雪饕风作道场,那知世有汗如浆。剩持塞外寒林影,来淡楼头酷日光。

天宁寺听松

清代 陈曾寿

斜阳布满地,雷雨忽在颠。仰看四泬寥,声出双松间。

属耳倏已远,飞度万壑泉。老龙动鳞甲,破碎还苍坚。

金刚万毫毛,一一威神全。仰屈寻丈地,开阖成诸天。

落落孤直胸,回荡生高寒。提挈四天下,度入太古年。

想见陶隐居,拥衣但高眠。无闻兹未能,且證声音禅。

渡江云 和彊村老人寄怀

清代 陈曾寿

归墟何处是,愁帆一挂,凄断再来心。廿年惊噩梦,几许悲凉,清泪比潮深。

招魂剪纸,算慰藉、惟倚微吟。何幸逢、白头湔祓,空外叩寥音。

还寻。残灯情话,小阁芳罍,便幽栖能准。空赚将、轻过欢日,重怆离襟。

人生几度能禁别,问争如、遥望商参。应好待,秋堂听雨愔愔。

苕雪于内苑见菊花感旧有诗予亦继作

清代 陈曾寿

投老边庭犯雪沙,眼明上苑挹霜华。谁教翠幕围疏艳,长误红灯影坠霞。

秋色重看真梦里,冷怀何处不天涯。自怜萧索今如许,无复心情到菊花。

述菊 其三

清代 陈曾寿

桃李何芬芳,百绕至日斜。退之善春怀,所以纷叹嗟。

老盆空阶上,罗列盈霜葩。徘徊尽日影,苦意相周遮。

庭木晚萧萧,疏历共生涯。人生若无情,何事惭其花。

苕雪与觉先弟先后寄菊数十种日涉小园聊复成咏 其六

清代 陈曾寿

声焦知悴叶,吟缓悲寒虫。残月蚁曙光,秋梦俄已空。

婉娈自婉娈,一镫支霜红。萧寥失依倚,冷抱遗冲融。

密移逝可悲,真存傥予逢。一勺有来秋,抱瓮勤未终。

法相寺中老樟一株双干皆大十围其本殆不可量不知何代物也散原老人 ...

清代 陈曾寿

法相院中长耳僧,早空诸相藏锋棱。一朝永明偶饶舌,结跏俄顷惊肤冰。

应身历劫住山寺,定光一线燃龛灯。我寻春茶数来止,但赏修竹青层层。

忽逢大身仰突兀,老樟分干双龙腾。互如天柱伸两戒,矫若云翼张孤鹏。

神物不敢臆年代,但识倒挂千岁藤。山僧筑阁度长夏,片枝所覆苍云崩。

四时风雨扫落叶,老衲伛偻阶难升。散原老人诧一见,平生奇观嗟未曾。

匡庐五爪震寰宇,对此只落声闻乘。遁世无闷亦有待,发幽奇句精灵凭。

高吟千里起钟阜,伫听夜半霜钟应。

扬州慢 庚申二月,同愔仲至高氏园看残梅新柳。

清代 陈曾寿

柳眼初惺,梅英微褪,芳阑无限低徊。向小窗沉醉,记花下曾来。

又几日、东风吹雪,绿扶红瘦,如梦池台。满琼阶、傥补閒情,愿作莓苔。

天涯望眼,剩隔年、清泪盈杯。有刻意伤春,玉堂旧侣,潦倒仙才。

好就烟波明处,攀条语、暂也为佳。问谁家短笛,晚来如许清哀。

小窗

清代 陈曾寿

小窗秋晚绿阴凉,寂历疏花作淡妆。长日可关人己事,自家磨墨自焚香。

七月初四日夜直时复园寥志正游焦山杂忆山中诸胜小诗寄之 其一

清代 陈曾寿

扰扰争窠蜂世界,劳劳旋磨蚁生涯。凭谁更问山中事,玉树无心几度花。

咏怀 其九

清代 陈曾寿

周易著通变,老氏慎明愚。大哉文武道,张弛在我弧。

山川有崩决,寒暑有愆踰。物变极繁芜,造化难为枢。

任觉伊何人,终始烦驰驱。早取新法新,晚同迂叟迂。

物既有不辞,誉亦有不虞。九原如可作,精爽徒悲吁。

寄海藏旧京

清代 陈曾寿

关天出处莫轻论,几度惊心入国门。独望西山谁共语,晚来东道剩招魂。

嵯峨金碧都无恙,板荡苍黔仅有存。地动天回愁偪处,身谋宁徇一楼尊。

大觉寺迟立之不至 其一

清代 陈曾寿

当门树色非前度,绕沏泉声似旧时。一笑僧房那易得,故人期会莫教迟。

陈曾寿

陈曾寿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574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