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白居易
持刀
六年秋重题白莲
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
病中诗十五首。初病风
微雨夜行
感鹤
不与老为期
杨柳枝词
长安春
早春
西凉伎
宴桃源·落月西窗惊起
早春招张宾客
久雨初晴天气新,风烟草树尽欣欣。虽当冷落衰残日,还有阳和暖活身。
池色溶溶蓝染水,花光燄燄火烧春。商山老伴相收拾,不用随他年少人。
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
浔阳郡厅后,有树不知名。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荣。
五月始萌动,八月已凋零。左右皆松桂,四时郁青青。
岂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荣枯各有分,天地本无情。
顾我亦相类,早衰向晚成。形骸少多病,三十不丰盈。
毛鬓早改变,四十白髭生。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
咏怀寄皇甫朗之
咏身
闻哭者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
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秦中吟十首。歌舞(一作伤阌乡县囚)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罗敷敛双袂,樊姬献一杯。不见舒员外,秋菊为谁开。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
白云泉
读史五首 其四
哭孔戡
琴茶
新居早春二首 其一
酬梦得比萱草见赠
早冬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梦微之
早春独登天宫阁
云居寺孤桐
城上
赠僧五首·钵塔院如大师
病中诗十五首。就暖偶酌戏诸诗酒旧侣
三谣。蟠木谣
寄湘灵
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
苏州故吏
续古诗十首 其二
观游鱼
听琵琶劝殷协律酒
上香炉峰
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陇月花枝之咏
宿竹阁
招山僧
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
感芍药此,寄正一上人
大林寺桃花
池上二绝·其二
春词
遗爱寺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出处之意
岁暮夜长病中灯下闻卢尹夜宴以诗戏之且为来日张本也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四
长相思·汴水流
宿紫阁山北村
读庄子
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
自罢河南已换七尹每一入府怅然旧游因宿内厅…韦尹常侍
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
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
庾楼晓望
杂曲歌辞·浪淘沙
梦与李七、庾三十三同访元九
苏州李中丞以元日郡斋感怀诗寄微之及予,辄
送张常侍西归
观儿戏
咏兴五首并序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此寄
竹枝词四首
宿灵岩寺上院
春老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
雨歇池上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予与梦得甲子同,今俱七十)
谈氏小外孙玉童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六
夜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