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四月中浣流惠亭见莲

四月中浣流惠亭见莲

宋代 陈宓

疾雷不雨卷行云,湖面清风篆玉文。
我自得间来卧看,狎人鸥鹭亦成群。

诗人陈宓的古诗

送师道弟调选

宋代 陈宓

人生重五马,亦须在中州。
若弟虚慕名,不惮南荒陬。
何如贰近郡,责轻俸仍优。
亲老可近侍,取廉不嫌求。
忽信他人语,只足企前修。
我衰又多病,卧家将四秋。
小池有芰荷,迟子来共游。
作诗送行李,勇返勿悠悠。

约潘瓜山刘学录登高

宋代 陈宓

三年八日登高集,喜趁衰年尚健身。
不为黄华浮白酒,世间难得是闲人。

挽王侍郎

宋代 陈宓

天台雄秀萃方岩,仙骨童时已不凡。
才杰少魁金榜第,年高犹带侍臣衔。
蚤因名节成闲退,晚等薰莸谢谤谗。
衰老滥称门下客,有怀无复寄书函。

简山行诸丈

宋代 陈宓

鲤湖仙去几何年,翠壁苍崖峻属天。
愧我衰踪滞尘土,羡君逸足跨云烟。
惊天姓字名濡隐,无地楼台旧相贤。
莫道迹陈人已远,联镳到处草犹妍。

南唐呈潘王二丈

宋代 陈宓

两载试江郡,政拙惭癃鳏。
菖蒲值佳节,雨馀尚清寒。
山光作翠黛,环蘸重湖宽。
龙舟从民乐,彩袖奉亲欢。
征帆镇今古,天际自往还。
斑鬓阅世态,心闲如石顽。
怀哉归故园,千竹荷一湾。
足了此生事,哦诗谢尘寰。

南剑道中示友人

宋代 陈宓

坐见漫山有生意,因知此日更年华。
风和已作二月景,日暖欲破三青花。
菜撷青青山店圃,酒沽薄薄野人家。
吾行有涯我独喜,杯盘虽菲君无嗟。

登安溪莲莱山谢雨

宋代 陈宓

我来两月值冬晴,多谢灵明答寸诚。
一瓣净香犹未染,留得琼英盖短垣。

和林堂长韵

宋代 陈宓

近学陶公小辟窗,境闲地迥壮心降。
临阶曲水清堪照,隔槛奇峰勇莫扛。
静对每嗟人尚独,清标长想玉难双。
新诗忽自龙门坠,纸上波涛更击撞。

檄中原

宋代 陈宓

大哉我宋得天下,仁比三代泽过之。
太祖太宗贻典则,真宗仁考父母慈。
熙丰足国振百度,要使宇内无蛮夷。
哲宗元佑建皇极,敬用贤哲如蓍龟。
百年上下享安泰,万里一域惟熙熙。
春阳浩荡不肃物,遂使异类窥京师。
当时臣子不知义,视虏豺豹身狐狸。
曲生苟活竟亦死,甘堕狡计宁非痴。
三光晦昧五岳坠,二圣北狩无还期。
忠臣至今痛入髓,下逮童騃犹歔欷。
嗟尔中原旧豪杰,久效左衽心何为。
譬如屈伏猛兽下,荷戈伺便当乘机。
如何颜厚不愧耻,反助貙虎为熊罴。
数穷六十又且半,天意悔祸人知思。
王师六月降时雨,洒尔万国苏鳏嫠。
汝犹不念汝祖父,靖康锹祸几无遗。
子孙壮大不能报,臣妾仇虏称男儿。
天戈所麾速响应,拯汝涂炭革汝非。
吾皇仁圣又薛俭,视民如子伤如饥。
汝今效顺谨勿迟,同我四海长欢嬉。

题剑滩

宋代 陈宓

山在溪中水在山,人生何处鬼门关。
数声柔橹风雷外,一叶轻舟剑戟间。
为问片时惊陷溺,何如竟日缓跻攀。
信知行险非天命,垣道从来绝后艰。

谢潘瓜山游东湖惠诗

宋代 陈宓

东湖觌面本情亲,到得东湖动隔旬。
若道四并成浪语,如何寸步不由人。

安溪鹿鸣呈诸先辈

宋代 陈宓

威凤来翔羽翼新,蓝溪风气益温醇。彤墀看唱三名外,璧水犹登四十人。

仙李蟠根连月窟,桂枝平步折天津。雪窗莫忘辛勤日,省酒簪花曲水滨。

和度支兄咏竹

宋代 陈宓

园竹今逾盛,壶山与逊青。
锦绷千稚子,雷甲万夫丁。
声入秋风远,凉生午日亭。
栽培从此力,雨露正沾零。

和王子贤兄

宋代 陈宓

芒鞋未办足先轻,拟踏白云深处行。
何日痴儿了公事,却将泉石课诗程。

和范茂才

宋代 陈宓

小小平栏容易攀,栏边杨柳又成班。
是非荣辱不到地,南北东西都见山。
但解心宽长有趣,不因境胜始能闲。
从今与子安心诀,外物由来总不关。

谢雨清水岩

宋代 陈宓

楼阁重重俯见山,炎风吹雪到窗间。
联镳来此班荆坐,分得高僧半日闲。

刺桐

宋代 陈宓

尽护绕城家,炎风盛际花。
漫天何所似,汉帜杂云霞。

东湖有双莲之瑞赓潘瓜山韵

宋代 陈宓

积雨东湖久不游,清风忽送瑞香浮。
初疑并咮鸾窥镜,元是同心友聚头。
我已收身栖畎亩,君看盛事擅闽瓯。
从今有月皆佳夕,旋办轻舠遡碧流。

送黄帐干

宋代 陈宓

黄君真可人,乡校久推许。文词波涛翻,劲气金石沮。

危言奉大对,考官不敢取。五十尉南邦,声名塞漳浦。

闾里喜过从,未听沧洲雨。于何舍我去,游宦大江浒。

吾闻江西民,自昔号贫窭。迩来公私匮,孰能明取与。

君今佐使长,贤明可进语。地要连边淮,洞深要摩抚。

郑公有成规,士饱始禦侮。同僚得乡彦,灯窗饫勤苦。

崇台共经纶,数郡足机杼。竱心爱民力,西顾宽当宁。

行行谨勿迟,赤子方仰乳。

往桐城会傅侍郎葬次苏教思恭韵

宋代 陈宓

一别清凉十二秋,仙翁已作九霄游。
急披龙具壶山麓,来会牛眠苏岭头。
事业直须关宇宙,身名莫使负山丘。
临分相勉无它语,道学难收岁不留。
陈宓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4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