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承刘学录示三山佳咏兼欲下旬仙鲤湖宿约以诗

承刘学录示三山佳咏兼欲下旬仙鲤湖宿约以诗

宋代 陈宓

诵君盈轴三山咏,唤起前回二纪游。
老我无因重一到,时将佳句洗昏眸。

诗人陈宓的古诗

题隐居

宋代 陈宓

磐石疑溪月,茅檐潘竹风。
琴尊随分有,夜夜主人公。

白苎岭雨大作云此道可免舟行

宋代 陈宓

空囊带雨肩山重,滑屦登高上壁难。
遵陆乘桴俱有恨,都缘何事不求安。

吴江西赵仓及真帅

宋代 陈宓

雨雪成泥没膝深,暑风如灼转难禁。
愿开周道平夷砥,更植甘棠蔽缁阴。
少借缁黄多暇力,只捐燕飨有馀金。
当年闽帅留遗迹,来往行人感至今。

送黄帐干之江西任

宋代 陈宓

黄君真可人,乡校久推许。
文词波涛翻,劲气金石沮。
危言奉大对,考官不敢取。
五十尉南邦,声名塞漳浦。
闾里喜过从,未听沧洲雨。
于何舍我去,游宦大江浒。
吾闻江西民,自昔号贫窭。
迩来公私匮,孰能明取与。
君今佐使长,贤明可进语。
地要连边淮,洞深要摩抚。
郑公有成规,士饱始御侮。
同僚得乡彦,灯窗饫勤苦。
崇台共经纶,数郡足机杼。
竱心爱民力,西顾宽当宁。
行行谨勿迟,赤子方仰乳。

叶吉阳赴任中道而返作居思堂以自娱以诗赠之

宋代 陈宓

海山深处拥旌旗,六十红颜未是迟。
千里行程中道返,百年心事几人知。
近家园小堪娱目,插架书多足课儿。
闲看好山忙作吏,主人得计只缘思。

得水苍佩

宋代 陈宓

被褐磊落怀,白日凝光采。
初疑东君佩,掷地今犹在。
工倕巧得之,刻画探真宰。
饥蛟出潜渊,怒势吁可骇。
凭谁缚致斯,百勇不可解。
常恐毫发间,捷出风云会。
今我隐几看,咫尺临沧海。
平生冰雪心,至心无由改。
情亲金石交,佩重韦弦戒。
持身有不如,顾諟能无愧。

谢雨清水岩

宋代 陈宓

楼阁重重俯见山,炎风吹雪到窗间。
联镳来此班荆坐,分得高僧半日闲。

官松

宋代 陈宓

团团翠盖中圆规,风雨精神壮两仪。
一日不戕凌雪操,千年留得入云枝。
长垂道路清凉荫,更有神仙洒落姿。
南国至今忠惠泽,往来那更诵坡诗。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种杏

宋代 陈宓

夭桃太繁媚,清瘦却怜梅。
酌此二妙质,为君出奇开。
酿作千日酒,高仙下崔嵬。

往濑溪西重山观瀑分韵得还字

宋代 陈宓

来自崑崙派,全胜庐岳山。
椿云何日息,注海几时还。
翠碧倚锋锷,青冥振佩环。
主人专一壑,那得鬓毛斑。

同师道弟奉亲游延平凤山

宋代 陈宓

我来一载强,再觌凤山面。
时当秋末垂,群木尚葱倩。
卓彼鸾停姿,清流洁于练。
照影眩其仪,世治乃一见。
伊予独何人,娄获遇奇盼。
去年旱少收,田里多流转。
今年虽得稔,旧恙复枝蔓。
圣主肩有虞,斯瑞遂可援。
却笑闽越氏,虽美谁与传。
山势较奇崛,泉源费洿羡。
坚松峻壁挂,暗溜阴崖溅。
莎寒晚不雕,果异红堪恋。
四围巧逻遮,千级窘攀缘。
弟兄承板舆,向晚不知倦。
诗成寄山中,聊用纪缱绻。

答李武伯

宋代 陈宓

李郎江西彦,杰出天与才。
勉斋恨得晚,垂绝倾所怀。
朅来复入闽,吾道叹已乖。
延平有书社,四儒孔门侪。
地势得爽垲,山川似天开。
群贤为一至,君至亦少谐。
所读唯圣经,坦然疑无猜。
藜藿足可饱,窗几无馀埃。
乐天复安土,何有羁旅哉。
所望讲究精,南山赋台来。
如何苦吟僻,却与长吉偕。
昔人三百篇,词达谢剪裁。
那用愁肝肾,推敲费安排。
请寻颜氏乐,兀兀坐书斋。

放鹧鸪

宋代 陈宓

有生惟万类,好恶与人参。
以彼刳肠苦,为吾悦口甘。
蔬餐人所尚,肉食我诚惭。
放汝飞翔去,腾云更宿岚。

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熙春台

宋代 陈宓

我乘凋瘵后,未省见花开。
安得一千里,同携登此台。

同林潘二先生登舟

宋代 陈宓

暇日衣襟嬾自船,扁舟不击任风缘。
人间避暑疑无地,湖上乘凉别不天。
鱼静不惊香饵下,花红偏称夕阳边。
从今日日须来看,才隔秋风便数年。

挽吴太夫人

宋代 陈宓

昔在三山日,曾升孟母堂。
官寮同令子,箴训出幽房。
盛拟双封国,俄惊一奠觞。
新阡缘孝感,挥涕望高冈。

呈章通判

宋代 陈宓

蚤岁曾从诸老游,温恭儒雅更风流。
闽中善政皆堪纪,身外虚名底用求。
满榼载春行乐处,长途未暑候如秋。
经年每恨过从少,况是难为两月留。

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流杯石

宋代 陈宓

清波映文石,置此亦奇事。
年年上巳时,聊将姓名记。

送刘学录之建

宋代 陈宓

马蹄千里踏春风,为爱河阳制锦工。首重儒宗新像设,不妨特地拜文公。

陈宓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4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