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王也夔行乐图二首 其二

题王也夔行乐图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斑衣舞罢此日,彩笔花开晓风。诗思满怀未写,闲阶叶响梧桐。

诗人陈恭尹的古诗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 ...

清代 陈恭尹

菱花荇叶匝双湖,丽日曈曈百里铺。羲驭久应回北陆,渑池休恨失东隅。

鹅群逸少非无帖,犊鼻相如别有垆。一咏一觞聊自足,好留春鸟劝提壶。

增城村居即事 其五

清代 陈恭尹

才生文字即风波,鬼哭虽然吏亦歌。三尺龙泉方寸印,不知谁较杀人多。

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 其十二

清代 陈恭尹

斯世萧条不忍看,壮心磨尽况衰残。每从行迈歌离黍,曾受深恩愧伐檀。

嬴氏首功终短祚,汉家王业不偏安。一□一□归何处,有□遗臣□是难。

送黄文宗复命还朝

清代 陈恭尹

使节将归不可留,文星三载在炎州。汪洋叔度波千顷,皎洁元炎月一楼。

天上棘槐虚左待,南中桃李计期收。独惭萧相门前客,数亩瓜田共白头。

题赠闵萃庵

清代 陈恭尹

闵子大隐流,其性何澹荡。不知十八滩,何如古汶上。

寄何孟门时客琼南二载矣三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醉别江头解袷衣,别来两度见芳菲。海南节序无寒暑,空使王孙不记归。

送王紫诠使君观察川南兼以为寿

清代 陈恭尹

箕尾出东隅,牛斗在其侧。如何分野内,燕越殊南北。

与君隔万里,衰晚始相识。鸿飞与虬潜,事异中心得。

君才具匡济,少小富学殖。方壮已为郎,纂修曾借职。

雍容著作场,出入东西掖。禄养逮高年,公馀事登陟。

家近盘山阳,子春有遗洫。青鞋结两耳,健足生八翼。

一线天门开,三潭龙雾黑。长啸踏烟萝,高吟呵鬼蜮。

虎穴亦偶眠,僧厨频寄食。越险倍骁腾,耽奇忘偪仄。

细写北岳真,传之子卿墨。九重有眷命,五马来南国。

始至合江楼,溪山似能忆。丰鳄涤胸怀,罗浮在封域。

时当废弛后,万绪纷如织。公事有期程,案牍常充塞。

然膏继落晷,伏枕思嘉则。频年滋汗漫,一旦皆修饰。

驱车四百峰,聊以适吾适。维时建子月,落木飞淅沥。

野烧断复明,溪声浅犹激。南中冬向暖,雪下俄盈尺。

煮茗斫层冰,题诗坐孤石。韵窄语有神,杯寒酒无力。

夜宿就禅衣,朝行共山屐。兹山信奇秘,抱朴初来宅。

近揖鲍使君,远招浮丘伯。三十二代仙,并注长生籍。

家老野人黄,孙子真人白。相示有新铭,至理符玄易。

遂造飞云巅,夜半光赫赫。初日上空濛,重昏顿昭晰。

建亭名子日,用示丹砂的。至后一阳生,夜气中宵觌。

大道本目前,世人自沉溺。真机一似握,百感无不寂。

坦步任穷通,直心以行德。见义勇于为,与民共休息。

宏才旋气化,远略销奸慝。干旌孑四郊,羔裘丝五緎。

湖桥时命舫,郡阁频留客。风流古有人,文采今谁敌。

席门寄穷巷,往往劳熊轼。唱和靡不同,篇章渐盈百。

吾生丘壑志,赖以遣晨夕。内顾何所长,诸郎谬求益。

去岁雨为灾,及秋更其剧。野吏古亭西,书斋寸苔积。

一跌出不虞,右股几成躄。师资谅非据,造物来深责。

卧疾十馀旬,至今犹怵惕。送君川之南,远想萦肝膈。

洞庭四际天,巫峡双悬壁。扁舟溯浩渺,百丈行荆棘。

白帝古高城,竹王旧疆域。仍当度泸水,葛相曾于役。

使节此经临,所向皆名迹。边陲况少事,行迈多馀隙。

妙笔发幽妍,闲心恣摹画。文章自千古,物色增高格。

西蜀宦游人,杜陆为巨擘。花溪与剑南,鼎足看今昔。

弱冠事远游,中岁聊停策。河汉一沿洄,衡庐常艺植。

裹足太行西,北睇徒踧踖。峨嵋心所往,拟得同探索。

药石更精奇,仙灵留采摘。兔丝下有苓,乌头小为荝。

绝壑长空青,方流饶水碧。老态未龙钟,馀生况鸡肋。

去志乃勃然,儿曹阻行色。今晨届弧矢,几日移旌戟。

四座称万年,下民歌九罭。语别在须臾,重期莫能测。

各为南北人,复作东西隔。人生感知己,握手殊悯默。

何以赠仁言,高明尚柔克。

寄祝冉平川增城

清代 陈恭尹

罗浮东望郁苍苍,忆共神君数举觞。蝴蝶洞中梅又白,凤皇峰下菊仍黄。

不闻公事劳胥吏,但见人家足稻粱。父老跻堂称万寿,即今吾世是羲皇。

行路难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君不见天上之星坠为石,又不闻地中有雷生霹雳。

星有光芒犹可避,雷无定所谁能测。杀人岂必干与戈,尺地寸天皆局蹐。

重城高寝自谓安,中夜思之眠岂得。何能变化为蟭螟,飞入睫中人不识。

祝刘太翁

清代 陈恭尹

赤帝歌大风,横汾继其轨。中垒较群籍,七略奏于子。

由来放勋裔,文思有攸始。况乎漆沮间,西京原帝里。

夫子综古今,六经得源委。神龙潜且确,雏凤翔而起。

嘉遁既以贞,耄期亦伊迩。容颜迈少壮,视听无衰毁。

烛下作细书,千言盈寸纸。吾闻兹泉旁,姜牙有遗址。

石室足栖迟,垂钓应得鲤。鲤中有奇文,用介杯中旨。

赠大木上人经略芝冈熊公之孙

清代 陈恭尹

十年之前读国史,神熹皇间叹未已。吁嗟熊公经纶才,疆场同辜直而死。

曹沫三败犹有为,李广自刭岂数奇。当时是非且勿论,不知公死谁代之。

我怀此语未出齿,今日衡山见孙子。摧颓但有神骨存,僧衲不完冬不被。

旧家王谢自不同,少罹患难诗能工。小雏毛羽今已具,何不飞去淩长风。

五十慈亲日西落,念子不归生靡乐,愿君毋为恋丘壑。

吁嗟乎,君不见岳王祠庙崇千秋,秦氏儿孙讳长脚。

为王云庵题知止轩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陶公止酒偶然歌,止观天台又若何。知止知君深得力,平生志本不求多。

题严九皋行乐图三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传经何处不登坛,三绝残编老尚看。画里须眉犹若此,莫将生事付严滩。

柏舟行为区母陈太君赋

清代 陈恭尹

柏舟两髦犹可仪,陶婴黄鹄曾双飞。夫人为妇已头白,眼中未识君容辉。

自言生长大夫女,经史胸襟炳如炬。父母有命儿有心,纵不言承已心许。

心期颉颃同一林,天教殊绝成辰参。人生意气贵一诺,妾宁负天不负心。

妾父有男妾有姊,君家大夫只一子。有妻于俗得立孤,无妻为殇终已矣。

素车白马入君门,繇来为义非为恩。身安分命甘若荠,半生衣枕无啼痕。

当年十五今五十,嗣子成立皆有孙。呜呼,男儿陷胸绝脰死容易,就义从容人所畏。

青闺冉冉盛年徂,谁能独宿终不渝。千金之剑赠墓树,至今谈者犹区区,何况赠以千金躯。

乃知未仕报韩者,古今所以为丈夫。

顾斌琬清琬兄弟过访有诗兼携其叔瑞长见贻之作相示次清琬韵兼答瑞 ...

清代 陈恭尹

冷花疏竹闭闲亭,煮茗烹泉自著经。论长以吾为一日,言诗期尔续先型。

溪山雪里堪移棹,兄弟行时合聚星。更颂乌衣三谢句,几人清逸得宁馨。

吴又札七十七举子诗以贺之

清代 陈恭尹

周武九十三,诸子皆象勺。尚父八十馀,有女登椒阁。

家国属当兴,瑞气因回薄。老蚌毓明珠,枯丛秀花萼。

君德厚且长,琴书久无托。同人咸注望,熊梦果不错。

于兹近八旬,得震才一索。揆之昔圣贤,兴符自今作。

足为寿考徵,岂独生儿乐。不见群飞雏,出自千年鹤。

走笔送家云石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南天积雨乱红飞,岭北山川绿尚希。莫恋长安为客乐,驷车须念过桥归。

送王令诒赴都补官

清代 陈恭尹

老不出门行蹩躠,只是年年送人别。白髭一别几茎生,老笔难人反成拙。

犹记去年春酒开,君驰驷马从西来。四方朋好日高会,玉笙银管宵中催。

是时君有潘州役,所至葱葱若遗迹。今年相送入罗浮,已谢为邦作嘉客。

丰鳄湖边山绕城,著书仍是旧经生。封章却自天曹下,车马还从帝里行。

珠江八月炎威解,数幅蒲帆向风挂。路迥唯凭叶县凫,舟轻欲笑坳堂芥。

往时朋旧各分飞,赋别江头老布衣。虽乏骊珠佐行色,犹当洗耳待金徽。

题子登感怀示弟诗后并为其尊人澹隐隐君寿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三峡山中有断猿,声声凄绝本何言。从来至性无文字,一任人间自忖论。

走笔送梁台佐赴粤西幕府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书记翩翩昔所闻,牂牁西去许从军。封侯本是书生事,铜柱高标在岭云。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93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