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柳永
满江红(四之三·仙吕调)
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燕归梁·轻蹑罗鞋掩绛绡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尾犯
晴烟羃羃。渐东郊芳草,染成轻碧。野塘风暖,游鱼动触,冰澌微坼。
几行断雁,旋次第、归霜碛。咏新诗,手捻江梅,故人赠我春色。
似此光阴催逼。念浮生、不满百。虽照人轩冕,润屋珠金,于身何益。
一种劳心力。图利禄,殆非长策。除是恁、点检笙歌,访寻罗绮消得。
其二
两同心(二之一·大石调)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
望汉月
瑞鹧鸪·吴会风流
木兰花(四之三·林钟商)
戚氏·晚秋天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西施(三之一·仙吕调)
少年游(十之七·林钟商)
女冠子(夏景)
祭天神(歇指调)
离别难(中吕调)
秋夜月·当初聚散
木兰花慢(三之三·南吕调)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67篇诗文
如鱼水·帝里疏散
临江仙引
看花回(二之二·大石调)
梁州令(中吕宫)
正宫
清平乐·繁华锦烂
破阵乐·露花倒影
其八
梦还京(大石调)
女冠子·淡烟飘薄
尉迟杯(双调)
留客住(林钟商)
其三
凤归云·向深秋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倾杯乐·皓月初圆
少年游(十之九·林钟商)
永遇乐(二之二·歇指调)
昼夜乐(二之二·中吕宫)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殢人娇(林钟商)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河传(二之一·仙吕调)
御街行(圣寿·二之一·双调)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倾杯·冻水消痕
宣清(林钟商)
倾杯乐·禁漏花深
受恩深(大石调)
法曲献仙音(小石调)
安公子(中吕调)
定风波慢
雨霖铃·寒蝉凄切
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八六子·如花貌
鹊桥仙(歇指调)
爪茉莉(秋夜)
减字木兰花(仙吕调)
望海潮·东南形胜
倾杯(黄钟羽)
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
女冠子·火云初布
女冠子(大石调)
临江仙(仙吕调)
送征衣·过韶阳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瑞鹧鸪·宝髻瑶簪
雪梅香
木兰花(四之四·林钟商)
其四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慢卷绸(双调)
望远行·绣帏睡起
满朝欢·花隔铜壶
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
望远行(仙吕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