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别黄侯归岳州青阳里 其二

别黄侯归岳州青阳里 其二

明代 陈谟

天地一虚舟,水烟相共浮。不随苍玉佩,未弊黑貂裘。

孝友涪翁传,才情谢朓楼。君山有仙子,吹笛待来游。

诗人陈谟的古诗

题四皓图

明代 陈谟

卧听松风行采芝,人间那记有秦时。安刘调笑高皇帝,何似山中一局棋。

题吴推官江山览图 其三

明代 陈谟

万竹沉沉山下屋,千波汎汎石根船。逢迎沙岸飘萧者,不是玄真定谪仙。

题吉文费太守卷

明代 陈谟

桁杨卧地庭无谒,禾黍连云里有歌。召父著声先岂弟,阳城不扰是华科。

神游华盖红云岛,兴在文江白雪波。试问三穷谁第一,莱芜转觉甑尘多。

怀泮池诸友

明代 陈谟

幽怀落泮池,古柏守朱户。美人秀疏髯,望望隔烟雾。

次参军偶赋韵 其三

明代 陈谟

老我犹堪屈宋衙,才名苦忆建安家。枯肠文字搜都涩,恨杀松花雪乳茶。

登峨嵋亭吊太白墓

明代 陈谟

神气归天上,江头徒认坟。花留宫锦色,星动翰林文。

过客多题壁,摛辞难逸群。祗应扫松雪,可以荐清芬。

辛亥元宵和王希颜韵 其一

明代 陈谟

隔窗风雨送元宵,自种花灯慰寂寥。邻舍已添榆社鼓,江亭却忆酒旗招。

闹蛾簇粉寒难整,浮蚁吹波暖易消。梅萼那分花市烛,云头虚度凤台箫。

次九日登武山韵 其二

明代 陈谟

丹梯高处是青山,曳杖无因一破颜。仙境不藏云有路,天游长阻虎当关。

悬崖果熟猿公笑,深洞花开武姥閒。寄语王君须再约,顽夫老矣更能顽。

答南雄刘别驾见寄

明代 陈谟

潇洒雄州别驾尊,公馀揽胜出松门。会稽山阴逢贺监,丁卯桥头寻何浑。

文豹何曾迷雾雨,苍龙应自长儿孙。何时容我来惊座,更看优人舞白猿。

人日登风度楼留题

明代 陈谟

凭高吊古想开元,风度谁知相国贤。八柱承天垂日月,千峰列戟拥貂蝉。

龙乘海气窗间过,鹏息天风雨下眠。忽忆重华增怅望,苍梧渺莽暗荒烟。

蕃塔寺

明代 陈谟

金天圣人面流沙,流苏帐暖飘金花。一从蕃僧起蕃塔,常言彼此为一家。

朝朝上塔呼天应,天门只在蕃塔顶。碧甸双睛白缠头,大师端坐如坚忍。

梵夹斜行只自识,蛮音鴂舌听不得。菩提树下学谈禅,弹指兰阇笑如吃。

塔上金鸡四面飞,可怜宛转无定栖。狂风吹落市人笑,何日飘萧渡海归。

王员外赴京

明代 陈谟

喜奉纶音至,遥瞻帝里归。秋风辞省掖,海气拂朝衣。

参相深分阃,员郎夙赞机。金汤身作固,蛮徼子来依。

欲遍群黎德,常勤四牡騑。兵氓同鼓舞,草木悉光辉。

留句题丹荔,看花想紫薇。雁从淮浦起,马傍越台飞。

未得承芝宇,应嗟锁棘闱。送君霄汉上,綵凤逐朝晖。

寄项如山伯仲

明代 陈谟

更无尘土到柴门,还爱疏髯点雪痕。鸥鹭江天新保社,桑麻春雨旧田园。

尧民击壤应同乐,鲁殿灵光让独尊。况复惠连群从好,诗怀浓处酒盈樽。

二日喜晴过采石次韵

明代 陈谟

推枕鸣鸦喜报晨,忽闻佳句倍怡神。雪迷采石浑如腊,日上天门早是春。

一斗青钱沽客酒,半簪华发减年人。二三禅友为知己,相对迂疏兴颇真。

因驿舟回寄清远令

明代 陈谟

晚泊清远驿,言怀仙李标。江光浮云树,潮信急兰桡。

单父弹琴夜,西山拄笏朝。怅然一凝伫,诗寄北风遥。

吴孝廉九皋归舒城

明代 陈谟

黄芦日萧瑟,宾鸿念长途。晨兴谢执友,欲发仍徐驱。

请为君子行,言送孝廉车。水有深潜鱼,林有返哺乌。

綵衣化为衰,落景伤倚闾。陟屺歌白华,飞云增郁纡。

凤凰有丹穴,窈窕临古舒。醴泉喷岩阿,竹实垂庭除。

饮啄爱羽毛,他年御瑞图。愿君崇令德,金玉坚不渝。

行年七十二

明代 陈谟

行年七十二,白发向人羞。肯羡梁江总,空怀齐楚丘。

绣衣题姓字,皂盖验春秋。一自周原猎,难为渭水叟。

落星石

明代 陈谟

星宫堕江化为石,作镇鲸波与蛟室。东西日月异昆崙,金碧楼台自兜率。

海枯尘起劫火飞,阳侯鼓波竟何术。大船驾海貔貅来,战罢湖中血波赤。

至今白骨堆山丘,此石虽顽泪应滴。君王扫除江海清,匡庐五老复精明。

南朝三百六十寺,安得乘云取次行。

溽暑作古意六首 其四

明代 陈谟

剪下菖蒲叶,换却流苏带。虽微纂组工,自是清净态。

画帘景迟迟,雕盘香霭霭。

简徐太守二十韵

明代 陈谟

牛女垂光远,番禺枕海长。藩宣开画省,抚字属黄堂。

铜虎未分牧,郎星暂敛芒。化行龙伯国,春动马人乡。

流徙归城邑,顽嚚弃斧斨。稻苗丰战地,潟卤盛兵粮。

化入明星烂,声容赤芾煌。衣浓薇苑露,冠重柏台霜。

两府联宾位,元戎解佩纕。已无鲸簸海,宜有凤鸣冈。

百货流泉溢,群蛮枕奠康。昔襦今又裤,肉藿酒如浆。

暇日同民乐,随时爱景光。摩挲九曜石,调笑五仙羊。

铁柱悲刘鋹,荒台吊越王。霸图童竖骏,客思海云凉。

此日殷勤接,仍看抱送祥。麒麟天上石,楯戟殿中郎。

倾倒情何极,吟哦兴不忘。公侯知衮衮,不数窦家芳。

陈谟

陈谟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18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