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眠云斋

眠云斋

宋代 陈师道

已是登临晚,长须爱惜春。
终当捐世事,来往卧云人。

诗人陈师道的古诗

南柯子/南歌子 其四

宋代 陈师道

银潢清浅填乌鹊。画檐急雨长河落。初月未成圆。明星惜此筵。

愁来无断绝。岁岁年年别。不用泪红滋。年年岁岁期。

还江上

宋代 陈师道

夜夜沧洲梦,归心剧旆悬。
呼童买轻舸,拂榻下平川。
遡浪潮如斗,凌风岸若牵。
江乡厌回首,行及练花天。

同苏不疑避暑法惠寺

宋代 陈师道

酷暑不可处,相将寻昼凉。
清谈廕广厦,甘寝就匡床。
莲剥明珠滑,瓜浮绀玉香。
因知北窗卧,自信出羲皇。

次韵黄无悔惜梅

宋代 陈师道

雪拥寒门鹊不来,江南春信小迟回。
遥知诗力生春早,一抹江梅趁眼开。

黄无悔挽词四首

宋代 陈师道

骨秀神仙数,诗清雅颂才。
识高悬日月,韵胜脱尘埃。
去就堪同事,摧残尽一哀。
了知天上去,不似世间来。

答寄魏衍

宋代 陈师道

往昔敦朋好,犹能成报书。
老衰浑得懒,疏密略相如。
名堕网中蝶,身随冰下鱼。
填门车马客,左席为君虚。

和酬魏衍

宋代 陈师道

阙然声问略相同,百里之间一水通。
春兴多多高纸价,愁怀一一逐归鸿。
不忧寒饿成吾老,稍喜朝廷记此公。
梦每见君心已了,不因新句觉情东。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

宋代 陈师道

生世何用早,我已後此翁。
颇识门下士,略已闻其风。
中年见二子,已复岁一终。
呼我过其庐,所得非所蒙。
先朝群玉殿,冠佩环群公。
神文焕王度,喜色见天容。
御榻谁复登,帝书元自工。
黄绢两大字,一览涕无从。
似欲托其子,天意人与同。
历数况有归,敢有贪天功。
集古一千卷,明明并群雄。
谁为第一手,未有百世公。
庙器刻科斗,宝樽蟠华虫。
缅怀弁服士,酬献鸣瑽瑢。
插架一万轴,遗子以固穷。
素琴久绝弦,棋酒颇阙供。
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
世虽嫡孙行,名在恶子中。
斯人日已远,千岁幸一逢。
吾老不可待,草露湿寒蛩。

送孝忠二首

宋代 陈师道

老眼元多泪,春风见此行。
又为贫贱别,更觉急难情。
斗食吾堪老,词场尔向荣。
未须怜野鹜,家法付宣城。

住雁

宋代 陈师道

断岸通横水,枯荷著早霜。
一陂堪度岁,数雁不成行。
市远无缯缴,年丰足稻粱。
中原有佳气,不必到衡阳。

和彦詹题远轩

宋代 陈师道

开窗得远意,兴出杳冥间。
芳草日边路,片云天外山。
好花和露斸,修竹夹藤删。
每许南邻伴,时来一寄闲。

菩萨蛮(和彭舍人留别)

宋代 陈师道

喧喧车马西郊道。临行更觉人情好。住有一年情。去留千载名。
离歌声欲尽。只作常时听。天上玉堂东。阳春是梦中。

读白乐天临水坐诗

宋代 陈师道

西方社里收身早,白发人中得计长。
不作北门东掖客,更无闲事可思量。

和富中容朝散雨中感怀

宋代 陈师道

节物惊心懒复嗟,罇中酒尽复谁赊。
风撩雨脚俄成阵,雪阁云头欲可花。
万里可堪长作客,一年将尽未还家。
自怜落落终难合,白首诗书谩五车。

西江月(咏榴花)

宋代 陈师道

叶叶枝枝绿暗,重重密密红滋。芳心应恨赏春迟。不面春工著意。
晚照酒生娇面,新妆睡污胭脂。凭将双叶寄相思。与看钗头何似。

满庭芳(咏茶)

宋代 陈师道

闽岭先春,琅函联璧,帝所分落人间。绮窗纤手,一缕破双团。云里游龙舞凤,香雾起、飞月轮边。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门阑。车马动,扶黄籍白,小袖高鬟。渐胸里轮囷,肺腑生寒。唤起谪仙醉倒,翻湖海、倾泻涛澜。笙歌散,风帘月幕,禅榻鬓丝斑。

智宝院後楼怀胡元茂

宋代 陈师道

晚渡呼舟疾,寒城著雾深。
昏鸥明鸟道,风叶乱霜林。
久客登临目,中年怀旧心。
犹须一长笛,领览自沾襟。

何复教授以事待理

宋代 陈师道

负俗宁能累哲人,昔贤由此致功名。
骥收盐坂车前足,琴得焦桐爨荆声。
三献荆山时未识,一鸣齐鸟众方惊。
传闻荆诏搜遗逸,劝讲方思用老成。

寄亳州何郎中二首

宋代 陈师道

西南日下共浮云,人事难群喜劝分。
已度城阴先得句,不应从俗未忘荤。
松篁有节元宜晚,桃李无蹊只自薰。
欲入帝城须帝力,且寻诗社著诗勋。

和郊户部宝集丈室二首

宋代 陈师道

贵有空王章,贫无置锥地。
冲风窗自语,涴壁虫成字。
向隅有知音,阖门接强对。
只道庭前柏,西来本无意。
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40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