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回风行

回风行

宋代 陈师道

悬流汹汹从天来,南风五日斗不开。
御风起柂虎著翼,冲风系缆颜死灰。
昨日逆风今日回,万人莫挽才浮杯。
篙牵相贺天意得,秋声满帆风倒桅。
去留异态逆一怒,造物可得无嫌猜。

诗人陈师道的古诗

送苏迨

宋代 陈师道

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真字飘扬今有种,清谈绝倒古无传。
出尘悟解多为路,随世功名小著鞭。
白首相逢恐无日,几时笔札到林泉。

宿柴城

宋代 陈师道

卧埋尘叶走风烟,齿豁头童不记年。
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冬冬鼓远三行夜,隐隐平湖四接天。
枕底涛波蓬上雨,故将羁老到愁边。

酬智叔见戏二首

宋代 陈师道

百念皆空习尚存,稍修香火踏空门。
槌腰摩腹非春事,割爱投闲覆玉樽。
白发情多犹可染,骖鸾兴尽郤乘鲲。
上界纷纷足官府,也容河鼓过天孙。

和谢公定雨行逢卖花

宋代 陈师道

逢花驻马尚多情,天不违人旋作晴。
不使近诗增纸价,得知春入凤凰城。

寄潭州张芸叟二首

宋代 陈师道

去国如前日,为邦得旧游。
霜甘先落手,春雁几回头。
只道风沙恶,宁知贾宋留。
赋诗真有助,吊古不同忧。

和和叟第课还自都下

宋代 陈师道

青云直上马如龙,来往泠然若御风。
高步只应天咫尺,旧游宁寄浙西东。
升沉道路从今异,邂逅比邻此日同。
相见可堪怀抱冷,需君健语破樊笼。

立春致语口号

宋代 陈师道

霏微腊雪不沾尘,收拾阳和作早春。
一坐尽倾归盛德,四时难得是佳辰。
鬓边彩胜年年好,樽下歌声日日新。
一笑难逢时易失,杯行到手莫辞频。

次韵苏公竹间亭小饮

宋代 陈师道

自昔有遗韵,小饮不尽觞。
坐待竹间月,奈此云影长。
起行林下路,散策踰平岗。
破眼一枝春,著意千叶黄。
暄寒会有分,蜂蝶来无央。
鸟语带余寒,竹风回妙香。
缅想两公子,作恶变清凉。
谁怜尘沙底,疲马踏朝阳。
斯人班马後,如圭复如璋。
相逢了无得,佳处每难忘。

送张蕲县

宋代 陈师道

接禄才馀岁,为邦近故园。案图三万户,镇静五千言。

雪尽春泥滑,风生沙水昏。犹须放琴客,坐席稍能温。

和郊户部宝集丈室二首

宋代 陈师道

贵有空王章,贫无置锥地。
冲风窗自语,涴壁虫成字。
向隅有知音,阖门接强对。
只道庭前柏,西来本无意。

和黄预感怀

宋代 陈师道

壁立无堪佐子贫,漫修简牒效殷懃。
起临明镜看生意,卧向晴檐共白云。
逸气不应供潦倒,刻谈脱或致纷纭。
但令苏晋禅妨醉,不患何山病故荤。

次韵答学者四首

宋代 陈师道

黄尘投老得何郎,准拟明年共我长。
熏沐不为杯酒污,飞扬未许老夫量。

拟汉宫词三首

宋代 陈师道

月与秋期特地圆,花随人意作春妍。
郤因姊弟争珠凤,更欲君王意外怜。

次韵回山人赠沈东老二首

宋代 陈师道

一杯领意不须沽,六字持身已有余。
痴子未知天上乐,先生今解世间书。

和寇十一同登寺山

宋代 陈师道

度暑无好怀,凭危略幽致。
衣冠蔚如林,从我才一二。
兹山昔深登,岁月谁得记。
尚有名胜流,不与金石悴。
孰知千载後,我与子复至。
烟昏倏见灯,洪发恐无地。
领略章句手,割据英雄志。
兴坏容一瞬,今昔当几喟。
围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
归怀纳清境,夜榻成良寐。
零落壁间诗,岂特彼所愧。
会逢南过适,不问西来意。

徐僊书三首

宋代 陈师道

金华牧羊小家子,西真攘桃何代儿。
诗著海山书落爪,向来那免世人疑。

何太中挽词二首

宋代 陈师道

课最三川守,名成万石君。
平生欠一识,声烈即多闻。
兜率真归处,琴台只断云。
伤心今夜月,忍便到初坟。

触目

宋代 陈师道

溪响饥鱼食,川明柱影斜。
惊禽穿密竹,噪鹊立浮查。
谷暗山藏雨,林喧雀啅蛇。
乡闾等行路,何向更为家。

寄题披云楼

宋代 陈师道

使君高会答清秋,增饰披云作胜游。
九日再逢堪一笑,终朝百过更深忧。
落霞孤鹜知才尽,疏雨微云怯语遒。
宾主纵贤终少在,只今未可压黄楼。

登彭祖楼

宋代 陈师道

城上危楼江上城,风流千载擅佳名。
水兼汴泗浮天阔,山入青齐焕下明。
乔木下泉余故国,黄鹂白鸟解人情。
须知壮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惊。
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40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