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从寇生求茶库纸

从寇生求茶库纸

宋代 陈师道

南朝官纸女儿肤,玉版云英比不如。
乞与此翁元不称,他年留待大苏书。

诗人陈师道的古诗

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

宋代 陈师道

十载都城客,孤身冒百艰。
一饥非死所,万里有生还。
去国吾何意,从人病不间。
共看双白鬓,似得半生闲。

和黄充实榴花

宋代 陈师道

春去花随尽,红榴暖欲然。
後时何所恨,处独不祈怜。
叶叶自相偶,重重久更鲜。
流珠沾暑雨,改色淡朝烟。
著子专寒酒,移根擅化权。
愧非无价手,刻画竟难传。

八月十日宿百丈山庆善院明日游松风庵谒震禅

宋代 陈师道

衾裘夜宿方丈屋,风灯微茫照溪谷。
杖屦朝行百丈山,林风清泠摇佩环。
道人八十更聪明,耳边犹爱松风声。
风前饱食松下卧,梦里光阴等闲过。
世间贵人八白头,未容白首送林丘。
左足拘挛右臂缓,荣华只得傍人看。
信知佛法有天乐,扫除疾痼何须药。
山林於我郤有因,愿言筑室为比邻。
不辞弃世伴幽独,犹恐山僧嫌近俗。

次韵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

宋代 陈师道

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
若个丹青里,犹须著此翁。

和吴子副知海斋

宋代 陈师道

法筵应供赖三车,堆案抽身辍算沙。
破暑好风开乐国,脱尘新句散余霞。
僧奁手汗空留迹,佛几堆红拂委花。
客舍黄粱未应熟,且容秋蝶梦南华。

杜侍郎挽词三首

宋代 陈师道

骥騄方怀远,松筠忽有秋。
雍容名士数,终始法家流。
凛凛惊千载,堂堂閟一丘。
能令羊季子,不肯过西州。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宋代 陈师道

祁氏号外府,藏室多异书。
自公有余力,一览意何如。
为学虽日益,受益不受诬。
正须高著眼,濠梁有游鱼。

九日与智叔鵰堂宴集夜归

宋代 陈师道

鵰堂从昔有恶客,酒尽不去仍复索。
欲留歌舞尽客意,风雨和更作三厄。
佳辰难得客更难,我穷无酒为君欢。
只欲泥行过白下,万一帘疏见一斑。

八月十日二首

宋代 陈师道

一梦人间四十年,只应炊灶固依然。
两官不办一丘费,五字虚随万里船。

秦少章见过

宋代 陈师道

淮南小山秦氏子,旧雨不来今雨来。
风席起尘晨突冷,坐看鸟迹破苍苔。

登冥山

宋代 陈师道

东山如覆盆,石塔仍数层。
昔人行乐处,时过名不称。
秋风变草木,樵径余薪蒸。
四顾一水间,不复知淄渑。
菰蒲万世利,烟火千人罾。
平生登山脚,岁晚如不胜。
求田君勿问,抚髀吾何能。
飞鸿将目远,秋水留心澄。
兹游岂不朽,作歌记吾曾。

残句:熊儿投□骥子扶

宋代 陈师道

熊儿投□骥子扶。

和颜生同游南山

宋代 陈师道

竹杖芒鞋取次行,琳琅触目路人惊。
常年此日仍为客,病目今来喜尚明。
筋力尚堪供是事,登临那得总无情。
已知名世徒为尔,可复缘渠太瘦生。

送江楚州

宋代 陈师道

濠梁初得意,阙里旧论诗。
晚岁何多难,经年始一辞。
淮人饥馑後,良吏拊循时。
欲托山阳簿,翁归不受私。

和豫章公黄梅二首

宋代 陈师道

寒里一枝春,白间千点黄。
道人不好色,行处若为香。

寄豫章公三首

宋代 陈师道

生须百斛买双鬟,水截龙章试虎斑。
老觉才粗浑不称,自携云月泻湲潺。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

宋代 陈师道

生世何用早,我已後此翁。
颇识门下士,略已闻其风。
中年见二子,已复岁一终。
呼我过其庐,所得非所蒙。
先朝群玉殿,冠佩环群公。
神文焕王度,喜色见天容。
御榻谁复登,帝书元自工。
黄绢两大字,一览涕无从。
似欲托其子,天意人与同。
历数况有归,敢有贪天功。
集古一千卷,明明并群雄。
谁为第一手,未有百世公。
庙器刻科斗,宝樽蟠华虫。
缅怀弁服士,酬献鸣瑽瑢。
插架一万轴,遗子以固穷。
素琴久绝弦,棋酒颇阙供。
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
世虽嫡孙行,名在恶子中。
斯人日已远,千岁幸一逢。
吾老不可待,草露湿寒蛩。

寄答颜长道 其一

宋代 陈师道

薄命犹多难,浮生未定居。故人忧已矣,千里问何如。

白发羞明镜,青灯怯细书。不曾知史馆,何用索枯鱼。

卜算子(三)

宋代 陈师道

雪暗岭头云,竹冷溪边树。还似潇湘缥缈人,玉骨笼香雾。
月下幽香度。梦里香魂驻。回首南枝酒半醺,寂寞无寻处。

南乡子·潮落去帆收

宋代 陈师道

潮落去帆收。沙涨江回旋作洲。侧帽独行斜照里,飕飕。卷地风前更掉头。语妙後难酬。回雁峰南未得秋。唤取佳人听旧曲,休休。瘴雨无花孰与愁。
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40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