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是集
鸟光山上旷怡亭,尔雅笺成墨起灵。传有江鱼能变黑,客来长啸试垂听。
清远峡酬别朱叔子
公然画手倚天开,贝阙淩空何自来。潭影峰峦清不了,松流梵呗群成堆。
欲酬好句裁云叶,更挹飞泉佐茗杯。胜侣胜游真快事,惜分临水重徘徊。
元宵后一日重饮友善堂赏珠灯复过伍国开年兄一醉呈黄纲存少宗伯 ...
聚首枌榆星一围,多情皓月尚赓辉。玄言乱坠珠仍缀,玉斝飞来花入帏。
过苏州访沈去疑年兄不果 其一
言寻大隐庐,铁瓮乃其居。榜子一何横,催人不肯舒。
未能酬季诺,思觅寄鸿书。远来频相问,姑苏或往诸。
五月廿日送黄二一乡丈先出都门兼寄南中知己
行行无计绾征轺,一片归心任寂寥。捣梦乡关和夜永,填胸悲愤向谁销。
桥门人去天仍宠,坐底香留韵自超。若到江南何所寄,孤臣今日暂恩徼。
仝许今喜冯载赓杜元洲郑圣符诸人酌郡寓别后有赋 其一
搔首问天天可呼,天与人意转相迂。年来苦海愁难帚,念里高阳遇形徒。
释我形骸非放浪,松伊造化可胡卢。平生心事和盘托,恕得狂奴态也无。
赠林肖愚
岂为冬砂学驻颜,樊笼脱却已神閒。庭前汗血非凡种,膝下兰芽继舞斑。
三益斋成敦夙好,八箴书就付名山。欲将型典推先哲,咫尺龙门自可攀。
巫山十二峰 其十二 圣泉峰
飞岩雪乳自湛碧,浩淼岷江俯万尺。不学匡庐瀑布声,慈云护洒灵湫脉。
抵夷陵志喜
黄陵庙口猿三咽,至喜亭前酒一杯。身向昭君看里渡,航从人鲊峡边来。
中岩纪事
玉泉洞下留仙谷,伏虎岩前遇吕仙。却怪长公无一字,偏将墨洒佛头边。
偕文铁庵老先生城陵矶发舟阻风相失
抛却君山半点青,石尤风起复竛竮。云帆空恋南楼月,槎路遥瞻太史星。
换得村醪强拨闷,拟开残帙当扬舲。溯洄舟子骄横甚,笑拥千樯入洞庭。
和孙硕肤病中对菊
独喜东篱不世情,霏黄绽紫亦分明。病容未肯因卿瘦,诗思遄飞仗若轻。
蕊隐月华随赏客,香闻天际惹鸣莺。雪霜何物能侵尔,烛浪先生细数英。
巫山十二峰 其七 净坛峰
榜子滩头唱竹枝,竹枝偏向石坛披。朝元礼斗仙家事,说与巴童知不知。
正月十三日同陈路若饮伍国开年兄寓中赏雪分得枝字
瑞色缤纷遍九逵,长安信是不争时。飞飞柳絮从空舞,朵朵梅花欲压枝。
匝地自然滋霈泽,假山犹尔露嵚崎。吾乡椰浆差相似,入酒赓吟沁着脾。
再赠叶景洲 其一
五指峰如簇,凭谁定白眉。谈天饶有舌,行地信称师。
湖海他生事,知交重诺时。游囊归自好,发箧启诸诗。
别黄履谦之惠州
昂藏自钜夫,落魄胡为乎。策献思酬主,髯掀欲破胡。
有人传剑术,无语不阴符。读易西湖去,凭君问长苏。
再赠叶景洲 其二
以我思亲泪,凭君哭弟心。阴阳岂曰术,神鬼或为斟。
鸟返悲何极,龙岐路可寻。赠君惟有铗,一望白云深。
狱中有感 其三
生当磨蠍可如何,命似燖鸡熬未过。目断南天惟梦绕,书陈北阙被自跎。
廉名自许身先辱,雠事无端累已波。独喜君心昭雪得,累臣泪尽望恩多。
和提厅石凤台先生韵
妒我诚何意,焉论影与风。睍消冤欲白,迂甚笑称翁。
自信冥鸿羽,何因到棘丛。于陵吾仲子,博得好奇穷。
过苏州访沈去疑年兄不果 其二
人言君亦贫,仇口忽成嗔。天道何曾远,谗夫不保身。
年来耽内典,早已悟前因。傲性无劳锄,甘之乃道邻。
挽林淑媪次林启抡韵 其三
屹然华表拥神姑,汉有髯公晋有壶。红粉一身勤死事,玉容万古哭长途。
魂倘化蝶终难尽,怒捲新涛应可孚。祇为贞心遥致拜,偷生海上笑非夫。
陈是集
陈是集,字虚斯(一作期),号筠似,别号双峰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琼山(今属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属海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书舍人,出使蜀粤诸王。既复命,被人嫁祸而入狱,会赦得免。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乡里。清兵占琼,绝粒而亡。著有《南溟诗集》、《中秘稿》。► 98篇诗文
立秋后一日登中岩寺步宋人张方韵
伍国开索烧料香余无以应以真沉堪入药者赠之因口占二绝 其二
济宁悼仆十首 其八
发江陵 其二
为林启薇赠字
和帝城春望
舟泊秭归吊三闾屈先生 其二
雁峰呈秀
济宁悼仆十首 其一
巫山十二峰 其十 栖凤峰
鹏侄试笔
泊嘉州拟游峨眉不果登九顶山州守郑君麟野招饮其上薄暮乃还舟次为 ...
仝冯载赓饮见心上人庵中忆及家难有感
巫山十二峰 其八 上升峰
寄林六君 其一
和林启抡席间茉莉韵 其二
济宁悼仆十首 其七
巫山十二峰 其二 翠屏峰
挽林淑媪次林启抡韵 其二
览陆君制义有赠
和林启抡席间茉莉韵 其一
锦江答贺南溟父母韵
沙市获舟
舟泊秭归吊三闾屈先生 其一
赏雪花分得青字
发江陵 其一
送周父母之泗洲
和林启抡席间茉莉韵 其三
仝许今喜冯载赓杜元洲郑圣符诸人酌郡寓别后有赋 其二
别卢寄园戍南宁
送冯志寰杭州府幕南归
巫山十二峰 其九 起云峰
过白兔亭
贺海康梁年伯寿
和伍国开年兄惠生日诗
答邱懋建见赠
楚江得方老师枚卜命下志喜
济宁悼仆十首 其三
济宁悼仆十首 其四
有以王瓜护烛者名为瓜烛赋之
巫山十二峰 其六 聚鹤峰
过林启抡伯仲醉归有赋
狱中有感 其一
巫山十二峰 其三 朝云峰
巫山十二峰 其一 望霞峰
寄林六君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