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宿云际寺

宿云际寺

唐代 温庭筠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远声干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温庭筠宿云际寺译文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自云绕山山路幽深,禅门弟子远来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远声干鹿在林。
僧熟路踏苍苔归寺,鹿在林踩红远有声。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高阁燃清香生静境,夜堂鸣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自从紫桂岩前告别,不见南能直到如今。

温庭筠宿云际寺注释

①东峰弟子:犹言东山弟子,即禅门弟子。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黄梅东山,引接学人,故称东山法门。
②南能:指禅宗南宗惠能六祖。

温庭筠宿云际寺赏析

温飞卿本出身名门,又颇有才气,但由于他恃才逞气,喜讥刺权贵又不受羁束,一生坎坷,漂泊潦倒。在他的一生中,喜与禅僧来往,诗集中有不少这类诗作。温庭筠曾任襄阳巡官,并曾在江淮一带长期游处,使他颇受南宗禅的影响。在广东罗定县西南有云际山,该诗中所写之云际寺或坐落于该山之上。云际寺里有一位僧人,温庭筠以前曾结识过。分手之后,这位僧人回到了云际寺。或许是两人有深契,这次,温庭筠以一名禅门弟子的身份远远地寻他而来。尽管他已走了很远的路程、尽管他已爬了很高的山峰,但眼前的一幅幅美丽淡雅而又含蕴深远的图画,使他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苍苔上本没有路,但寺僧熟悉这里的一切,他踏着苍苔归去。落远本是无声,但由于山林静谧,小鹿嬉闹踏着落远发出了“沙沙”响声。这两个细节写出了寺僧、小鹿在这座寂静的山林里的自在。以一种自然的融洽为背景,作者写禅僧的参禅生涯:燃起清香、鸣起疏磬,由此而进入清静的禅境。见到这一切,作者不由将久不见面的这位南方禅师比作惠能。不过,该诗所写的是温庭筠这位才子眼中的禅僧,他与南宗慧能的禅风是有区别的。

诗人温庭筠的古诗

酬友人

唐代 温庭筠

辞荣亦素尚,倦游非夙心。宁复思金籍,独此卧烟林。
闲云复定貌,佳树有馀阴。坐久芰荷发,钓阑茭苇深。
游鱼自摇漾,浴鸟故浮沉。唯君清露夕,一为洒烦襟。

碧涧驿晓思

唐代 温庭筠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和周繇

唐代 温庭筠

齐马驰千驷,卢姬逞十三。玳筵方喜睐,金勒自走参走覃。
堕珥情初洽,鸣鞭战未酣。神交花冉冉,眉语柳毵毵。
却略青鸾镜,翘翻翠凤篸。专城有佳对,宁肯顾春蚕。

赠考功卢郎中

唐代 温庭筠

白首方辞满,荆扉对渚田。雪中无陋巷,醉后似当年。
一笈负山药,两瓶携涧泉。夜来风浪起,何处认渔船。

敕勒歌塞北

唐代 温庭筠

敕勒金隤壁,阴山无岁华。
帐外风飘雪,营前月照沙。
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
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

回中作

唐代 温庭筠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原隰荑绿柳

唐代 温庭筠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满堤。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
预恐狂夫折,迎牵逸客迷。
新莺将出谷,应借一枝栖。

题河中紫极宫

唐代 温庭筠

昔年曾伴玉真游,每到仙宫即是秋。
曼倩不归花落尽,满丛烟露月当楼。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唐代 温庭筠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更漏子 其四

唐代 温庭筠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照影曲

唐代 温庭筠

景阳妆罢琼窗暖,欲照澄明香步懒。桥上衣多抱彩云,
金鳞不动春塘满。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稚俱含嚬。
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经李处士杜城别业

唐代 温庭筠

忆昔几游集,今来倍叹伤。百花情易老,一笑事难忘。
白社已萧索,青楼空艳阳。不闲云雨梦,犹欲过高唐。

南湖

唐代 温庭筠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

唐代 温庭筠

王俭风华首,萧何社稷臣。丹阳布衣客,莲渚白头人。
铭勒燕山暮,碑沉汉水春。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
箭下妖星落,风前杀气回。国香荀令去,楼月庾公来。
玉玺终无虑,金縢意不开。空嗟荐贤路,芳草满燕台。

老君庙

唐代 温庭筠

紫气氤氲捧半岩,莲峰仙掌共巉巉.庙前晚色连寒水,
天外斜阳带远帆。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瑶缄。
自怜金骨无人识,知有飞龟在石函。

禁火日

唐代 温庭筠

骀荡清明日,储胥小苑东。舞衫萱草绿,春鬓杏花红。
马辔轻衔雪,车衣弱向风。□愁闻百舌,残睡正朦胧。

题丰安里王相林亭二首 其二

唐代 温庭筠

偶到乌衣巷,含情更惘然。西州曲堤柳,东府旧池莲。

星坼悲元老,云归送墨仙。谁知济川楫,今作野人船。

渚宫晚春寄秦地友人

唐代 温庭筠

风华已眇然,独立思江天。凫雁野塘水,牛羊春草烟。
秦原晓重叠,灞浪夜潺湲。今日思归客,愁容在镜悬。

鄠郊别墅寄所知

唐代 温庭筠

持颐望平绿,万景集所思。南塘遇新雨,百草生容姿。
幽鸟不相识,美人如何期。徒然委摇荡,惆怅春风时。

谢公墅歌

唐代 温庭筠

朱雀航南绕香陌,谢郎东墅连春碧。鸠眠高柳日方融,
绮榭飘飖紫庭客。文楸方罫花参差,心阵未成星满池。
四座无喧梧竹静,金蝉玉柄俱持颐。对局含情见千里,
都城已得长蛇尾。江南王气系疏襟,未许苻坚过淮水。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